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现代集中供热的节能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现代集中供热的节能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舒适的住房条件日益成为人们的必须要求。而集中供热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上将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其具有节能、环保和供热质量好等优点,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设施。因此,集中供热节能与否对于我国节能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供热系统目前运行水平其节能的潜力是比较大的。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从节能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优化;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8-02

目前,我国能源浪费已非常严重。其中,采暖能耗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采暖能耗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而导致的,另一部分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随着二十一世纪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行,节约能源成为了供热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但要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及经济的运行方式。因此,在节能环保要求高的城市采暖供热中,将严格限制使用燃煤锅炉房或燃煤炉灶,主要被集中供热的电锅炉、大型电动热泵和燃气锅炉房以及分散在用户房间内的家用燃气炉、电暖器等供热设施所取代。

1 我国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经过70多年不断发展,我国集中供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都有了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与集中供热的程式化发展角度来看,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还较为落后。运行方式不合理,供热质量差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合理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问题。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存在问题很多,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第一,我国大多数地区集中供热城市的供热设备老化,技术相对落后,管网敷设方式和技术严重不足。导致北方多数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耗相对过高,而且供热管网敷设方式基本均采用管沟式,管沟式虽然铺设简单,费用相对较低,但是这种方式占地比较多,在城市规划管线设置建造上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城市中心会遇到大量的线路交叉,与其他设施如光缆等形成交叉,甚至需要拆迁,增加了大量的投资。另外,运行的室外管网多为枝状管网,二次系统缺乏必要的调节手段,水力平衡失调严重。

第二,供热管网检修技术落后。供热管网检修的效果直接影响集中供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冬季,一旦管网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居民供热,甚至导致,而且在热网运行期间,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热网瘫痪,修复热网后投运工作将受到低温等考验。所以说供热网的检修效果至关重要。

第三,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制度相对不健全。由于我国集中供热起步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健全,其结果是制约了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尤其在热费收缴问题上,部分群众不及时缴纳热费,供热单位职工与群众缴费分离,甚至不缴纳供热费。致使供热企业连年亏损,职工收入过低,最终结果是恶性循环。供热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工作进展缓慢,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2 集中供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看到集中供热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集中供热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为集中供热发展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政府职能部门要对集中供热发展和推行全力以赴,社团组织和有关企业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事实证明,多方参与的宣传引导,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相关意识,还提高了人们对供热节能知识、技术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从而更好的贯彻实施工作,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与供热部门一起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要做好供热计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未实行热量分户计量,供热实行“大锅饭”,这样便出现热网前段供热较好,明显高于标准供热温度,而热网末端即使加装换热站,也达不到标准温度的现象,而热费且按住房面积收缴,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当前,热工技术迅速发展,热计量工作却止步不前,我国规定从2000年10月起,新建住宅室内供暖系统要按分户安装热计量仪表设计和建设,推行按热量收费,原有住宅要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改造,虽然推行起来困难较大,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分户计量的好处,减轻了因温度差异而导致热费相同的弊端。

第二,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热力出厂价格应与煤炭价格联动。当前煤价较高,供热企业面临燃料成本过高,而热费不动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能源的逐渐枯竭,燃料运输交通压力等因素使本来就不景气的供热单位增加了巨大压力。所以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在燃料居高不下的现在,是否应考虑煤热联动机制,以缓解供热单位的压力。

第三,必须看到能源价格需要国家操纵大盘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燃油和煤炭的价格管理必须理顺,政府部门要帮助能源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同时带动供热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供热企业逐步走向正轨,保持服务型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另外,煤炭价格已经同市场接轨,热价实行政府定价,这是极其不合理的。热价也应与市场接轨,试行热价与能源价格捆绑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各供热企业要与火力发电厂等大的能源型企业公司联合,享受同等的价格优惠与煤炭质量。同时,供热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控制煤耗等关键指标,快速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四,国家相关监审部门应加速建立供热成本监审制度。现在的供热企业相对于正规的电力公司的燃料成本大,供热煤耗偏大是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煤炭的低位发热量不够,达不到标准值,进货渠道成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监审部门要履行责任,加强对供热企业供热成本的监审力度,不能麻痹大意,走捷径。严格执行《城市供热成本监审办法》,每年度由国家物价部门牵头,审计、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对供热企业供热成本情况,尤其是燃料成本进行不定期监审,并将考察结果向社会公告,加强对供热企业的财务监督,推进供热成本监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证监督无盲区,财务透明化。

第五,要从供热企业自身入手,建立健全供热指标考核制度。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整套供热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热网损耗率、单位面积耗热率等,对各供热企业的平均供热温度、供热企业下属各单位进行对比、考核,对供热成本控制较好、供热温度达标者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并且供热企业经营管理部室要明确责任,彻底理顺和简化配套费的收取和拨付程序,财务部、审计部、纪检监察部要紧抓账目公开、公平、公正,确定一个机构对配套费的收缴使用、供热工程建设等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规的规定,杜绝供热企业私自收取费用的现象。

第六,企业责任人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资金管理。对设备的这就为评估实行全线监理,不能麻痹大意,保证折旧费不被占用,因为供热企业的供热设施折旧费数额巨大。

第七,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均为单热源运行,只有少数城市实现多热源联合运行,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当在一个城市有若干个热源时,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该考虑采用联网运行。各供热系统应该建立热网监控中心,以实现全线监控,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

3 节能优化方案

第一,做好供热工程系统规划,把好建设关。随着目前国内楼宇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类用户采暖需求及采暖量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做好供热系统规划设计成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所以,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需要在城市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供热分户计量问题,各级职能部门要严把审批和监督关,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要坚决不予审批。同时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为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打好基础。

第二,完善相关机制,节约能源成本。以煤炭为燃料的集中供热方式是目前我国的主要形式,但众所周知,煤炭为不可再生资源,长期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使用成本也呈现出持续攀升的状态。那么,建立完善的供热规划和供热审批手续,并在实施供热工程的过程中逐步改善供热系统以及采用更为环保的方式节约煤炭能源的使用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避免供热项目盲目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于优化规划,保证各地区供热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采用节能新技术,建立智能控制系统。结合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进度,较为先进的节能方式主要是利用热电冷联产,采用地表水以及地热能等自然资源是现今我国进行节能减排,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像北京亚运村,上海浦东新区的供热工程多都采用这种形式。多热源联网联合的供热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运用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以及供热量的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自然资源优势进行运用调节之外,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在供热工程上的运用,已逐步从设计和简单计算机辅助向智能式与交互式方向发展。智能控制的供热系统方案与传统供热系统方案有明显的区别,各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采暖时间以及进行室温调节。并且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的结构能够使处于同一供热网中的多热源相互配合,以适应供热负荷的不断变化,因而降低了运行费用并且,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春鹏.集中供热节能降耗的分析和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9,(6).

[2] 陈永强.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3] 刘家起.集中供热运行管理与节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4] 潘雅坤.从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谈节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5] 杨宏科.对供热锅炉节能减排的探索[J].山西建筑,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