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宣城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宣城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该文全面总结了宣城市2013年稻飞虱发生情况及特点,同时从水稻种植结构、稻飞虱迁入量、灾害性天气影响、防治水平不平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防治对策;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84-03

2013年宣城市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9.11万hm2次,比2010年、2011年分别高24.6%、88.5%,比偏重发生的2012年低26.5%,比大发生的2007年低44.1%,造成实际损失1.04万t,挽回损失5.46万t。

1 发生特点

1.1 灯下初见白背飞虱偏早、褐飞虱偏迟 白背飞虱各地5月18日至6月20日初见,总体为2005年以来偏早发生年份,与绝大部分年份相比,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绩溪早3~20d。褐飞虱各地6月17日至7月26日初见,总体为2008年以来偏迟发生年份,其中宣州比2009-2012年迟2~12d,与2008年相当;泾县比2008-2011年迟8~14d,比2012年早3d;旌德比2008-2012年迟11~34d。

1.2 灯下峰次多,但峰日虫量不高 三(1)代共出现2个虫峰,峰日虫量,5月27日至6月1日宁国、绩溪为188~206头;6月17~19日宁国、绩溪、旌德256~640头。虫峰早、峰次多,为历年同期少见。四(2)代共出现4个虫峰,峰次较2012年同期多2个,与2007年相当;主峰日为6月30日至7月2日,峰日虫量宁国、旌德、绩溪为256~1 760头。五(3)代各地出现3个虫峰,峰次比2012年同期多2个,比2007年同期少1个;主峰日为7月25~28日,峰日虫量宣州、宁国、泾县、绩溪为108~640头。六(4)代各地出现4个虫峰,峰次比2012年同期多2个,与2007年同期相当;主峰日为8月27~30日,峰日虫量宣州、郎溪、绩溪为120~986头,宁国、泾县为1 168~3 232头。

1.3 灯下累计诱虫量总体偏低 截至7月20日,宁国、旌德、绩溪为2 477~14 337头,其他县区为136~997头,与近3a同期均值相比,除绩溪高44.3%外,其他县市区低48.7%~98.7%;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各地低63.2%~99.6%。7月21日至8月20日,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为1 222~3 562头,其他县区为41~834头,与近3a同期均值相比,郎溪、广德、泾县低27.9%~89.8%,其他县市区高50.0%~88.8%;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各地低25.9%~97.3%。8月21日至9月20日,宣州、宁国、泾县、旌德、绩溪为2 394~1 3914头,郎溪、广德分别为713头、130头,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郎溪、广德、旌德、绩溪低3.1%~88.5%,宁国、泾县高15.4%~94.6%;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比,除宁国、绩溪分别高67.4%、5.3%,其他县区低42.6%~99.3%。

1.4 田间总体中等发生,泾县、绩溪略重于其他地区 四(2)代、五(3)代、六(4)代产卵高峰期调查,百丛卵量泾县、绩溪为1 670~2 849粒、1 560~3 288粒、2 500~4 632粒,均显著高于其他县市区的73~1 080粒、342~780粒、40~965粒。成若虫高峰期调查,百丛虫量,四(2)代各地为119~650头,比2012年同期低35.0~79.5%;五(3)代、六(4)代泾县、绩溪为995~1 235头、981~1 383头,显著高于其他县市区的49~766头、369~472.9头;七(5)代双季晚稻宣州、泾县为164~808头,其中泾县分别比2012年同期、近5年同期均值低43.5%、56.9%。

1.5 褐飞虱短翅初见早,部分地区发生重 褐飞虱短翅成虫初见日广德、宁国、泾县、绩溪分别为7月10日、15日、18日、22日,其中,广德比2012年早30d;泾县分别比2012同期、近5年均值、大发生的2007年早6d、12d、2d;绩溪较常年早13~18d。泾县双晚田8月20日已查见,比近5年均值早8.6d。8月下旬至9月初,一季中稻田泾县、绩溪百丛分别为85.0头、40.8头(最高240头),其中泾县比2007年同期、近5a同期均值分别高7.6%、57.4%,比2012年同期低20.0%;绩溪百丛达50头的田块占20%左右。双晚田泾县百丛52.1头。9月底至10月初,双晚田泾县百丛55.0头,分别比2012年同期、2007年同期高62.7%、5.8%,比近5年同期均值低33.5%。

1.6 褐飞虱所占比例上升快 灯下累计诱虫,截至7月18日,宣州、绩溪为12.2%~37.4%,其他县市均在2.0%以下;7月21日至8月20日,郎溪、宁国、广德为0~58.5%,其他县区已达80.2%~97.4%,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广德低10.9个百分点,其他县市区高19.8~75.0个百分点。田间调查,7月16日以前各地均在6.0%以下。至8月6日,除郎溪(3.9%)外,其他县市区已达40.5%~95.9%,其中广德、泾县、绩溪分别为2012年同期的8.3倍、2.8倍、2.0倍,宣州与2012年同期相当。8月27日各地达89.8%~100%(郎溪20.3%除外)。9月3日郎溪为78.7%,其他县市区为94.0%~100%。

2 原因分析

2.1 水稻的种植结构复杂 我市早稻、一季稻(包括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包括烟后稻、瓜后稻)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7%、72.4%、14.9%,混栽状况突出,“桥梁田”多,丰富了稻飞虱的食物链,有利于其取食繁殖、辗转为害。同时,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结构复杂,如糯稻、优质稻、杂交稻等,一方面丰富了稻飞虱的食饲资源,另一方面致使水稻生育期极不整齐,为稻飞虱世代更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