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欧艺术节 平凡英雄的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门附近的大外廊营胡同最近比往日热闹得多,从夏天开始,这片曾生产反馈线圈的继电厂为中心的小区域涌入了大量陌生的面孔,从穿衣打扮上来看,他们太潮了,很明显不是这里的居住者。让老胡同涌入新面孔的,是NOTCH北欧艺术节。
大栅栏里的创意展
北欧艺术节在华举办已有六年,最初名为北欧音乐节,注重推介北欧原创音乐,在京沪广举办现场演出,经过逐年发展,现在则拓展为涵盖音乐、艺术和设计的多维展览,参与到艺术节之中的除了北欧诸国艺术家之外,也包括有原创力量的国内年轻人。
今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支持下,北欧艺术节把据点设在北京旧城区的腹地―大栅栏地区。从8月开始,主办方便组织青年创意人深入到这片胡同中,通过拍摄寻找无名大师的设计留痕、经典设计的生活原型和民间创意的智慧,收集创作灵感,作为稍后“开放工作营”的素材。在持续的工作中,老城区如何“有机更新”成了最让人感兴趣的题目,于是本届北欧艺术节的主题正式定为“反馈”。
在创意总监陈伯康看来:“文化的保存,并不只在寺庙宫殿和书籍画卷中,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时间的痕迹里可以找到真实,在不完美中可以找到美。在这个意义上,大栅栏地区作为展览地点恰如其分。”
在这条历史悠久、一度繁华的老胡同中,北欧艺术节的项目有两个,“痕迹再线”大栅栏发现之旅和“开放工作应及成果展”分别开花。尽管一个月的接触并不算短,但区域里的绝大多数居民并不太懂这些年轻人、外国人在忙碌什么,而对于展览上的一件件作品,也基本上是茫然的表情,事实上一个对艺术展览接触有限的人都会在这样的展览中迷失。
比如一个老外骑在一辆改装过的小三轮车上,后座上有两个类似大桶纯净水的瓶子,在三轮车的龙头上还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老外不时骑着三轮在并不宽敞的胡同里转悠着,一旦停下就被团团围住,但是很多观览者是回到家看了新闻才知道,这个三轮是个“水书法器”,行驶的过程中会在地上以水为墨在地上写字,这是加拿大艺术家Nicholas Hanna的作品,灵感来自于中国人在公共空间用大毛笔练习书法的场景。
来自衢州的时光之旅
整个艺术节里最打动人心的,却是一个由演员周迅参与创作的多媒体作品。《无声英雄:物,讲述者周迅》理念简洁、手法直接,创作者陈伯康是周迅多年的好朋友,很久之前,周迅曾给他看过一些浙江衢州老家旧物件的照片,这成为陈伯康此次作品的灵感。
《无声英雄》由十多件从周迅老家运来的日常用品,组成一个个空间,观者一旦进入特定区域,感应装置启动后,周迅略带沙哑的声音就出现了,她以第一人称和大家分享这些充满童年记忆的普通物件。“我对翠绿有一种特别的偏好,现在想起来可能因为这个地板革。地板革在我小的时候,是我的游乐场……”
这些充满旧时光气息的物件包括:两把曾经属于太婆的坐椅;一套写有外公姓名“梦球”的蒸笼;一个象征了亲情与爱情的脸盆架;周迅和弟弟儿时用过的站桶,以及一张承载了周迅“最初的梦想”的小床,贴在墙上的三好学生奖状……它还原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也还原了一个时代,它温情脉脉,简单、直接,能迅速让所有的观者感觉亲切,这一点对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也不例外。展览的最后几件展品,特意选取了一些来自生活在大栅栏地区居民家中的物件,每一件背后也同样有着一段精彩的故事。
“从外表上看,这些展品似乎并无特殊之处。然而透过周迅真诚而动情的讲述,观众可以感受到来自其内部的丰富。”陈伯康成长在芝加哥,有丰富的海外策展经验,也曾为多家海外媒体撰稿,对当下中国的变化,他比身处其中的人更为敏锐。“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新事物的追求,一些东西正在消失。我们希望这个展览可以鼓励大家珍惜、感念这些旧的物件,无论它们第一眼看上去是多么不起眼。”
对话创意总监陈伯康
用中国设计取代中国制造
FAMOUS:除了《无声英雄》这个作品,我们知道你还有一个身份,也是你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创意总监,能否介绍一下,它和其他国际设计活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陈伯康:首先我们不是围绕一场贸易展来搞的活动,北京国际设计周从最初开始,就是一个以文化定位的活动。来自30个国家的2000多件作品,从751时尚设计广场、三里屯街区到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可以说横贯北京,也凸显了中国立志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决心。正如那句很老套的话所说,我们要用‘中国设计’取代‘中国制造’。我已经看到这种可能和希望,因为在北京,各个阶层都表现出,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渴望和巨大能量。当然,设计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相当新鲜的行业,我们的目标是一面使设计成为乐事,一面促进思想酝酿。我们的主要的宗旨之一就是寻找促进城市发展的方法,不仅仅是对创意产业的支持,还要通过设计周为城市做出实际贡献。
FAMOUS:北欧艺术节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会选择大栅栏作为背景和创作元素,展览设在那里好像有种特别大的差异冲突。
陈伯康:大栅栏是北京设计周非常有趣的一个展场。七八百年前,它是北京重要的商业中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栅栏渐渐损毁、破败。幸运的是,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开始接管大栅栏的开发,并与北京设计周合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空场地用来举办展览和活动。通过合作,我们希望能在这一区域创造一个更加有机、富有历史感的社区发展模式。除了“设计之旅”的展览之外,北京最好的独立精品店和伦敦的高端店铺也将被引入大栅栏地区,这些临时店铺与古老街区相融合,将会展示一系列充满创意的设计产品。我们不想改变大栅栏总体的建筑风貌;我们想做的是引入一个现代感性思想,让人们能更好的保护这一传统历史街区。
FAMOUS:你有在美国、中国策展的经历,你觉得在这两个国家工作上的差异是什么?
陈伯康:美国有着很长的办展史,展览行业非常成熟,看展的观众也很多。在美国办展很容易,但是要达到这样大的效果就难很多,因为已经有很多限制和约定俗成的做法,难免会失去了让人激动的感觉。而中国在展览行业方面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很多事情没有常规性的东西可循,操作起来难度会大很多,观众群也不是很稳定。在中国办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会很辛苦,但这是一片新的领域,少很多束缚,而且机会很多。如果认真去做一件事,产生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将会非常大。
FAMOUS: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你觉得在观众的趣味和喜好上是怎么呈现的?
陈伯康:我有华人血统,所以对这种文化的根源性的东西会有一种知觉上的感受。比如中国的餐饮,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中国的哲学。我了解到中国人喜欢看上去很热闹、有戏剧性、容易让人兴奋起来的大场面的感觉。西方人会特别在乎事情的过程,要去知道这中间是怎么想的,怎么得到这些结论的。而中国人更加注重一件事情的结果。从作品上说,西方设计师是insideout,由内而外的喷发。先有核心的内容,然后再去建构血肉、外皮,发展出外在的形象。中国设计师的方式正好相反,我想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说,诗人感受大自然,在外在物体的启发下去追寻其中的含义。在一个已经存在的外在之下,渐渐收拢,然后达到那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