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为什么总是回答“不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为什么总是回答“不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东东今年6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进入大班后的几个星期里,老师问他很多问题,他都回答“不知道”,父母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因此带他来咨询。

出生后,他的生长发育均正常,1岁前后就会说话和走路了,似乎比同龄孩子还要聪明;3岁时就可以背诵不少唐诗和儿歌。父母认为孩子的智力比较高,曾将他送到绘画班、素描班、“小荧星”艺术团学习,平时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讲话要流利,对人要有礼貌,回答问题要快而准确。升入大班以前,幼儿园曾经对报名的孩子进行过一次面试,面试时,东东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表现不理想,回家后妈妈斥责他说:“你怎么那么笨呀,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将来到幼儿园,谁会喜欢你呢?”“要会说话,不要呆头呆脑。”以后,东东经常因为回答问题而受到妈妈的批评。进入幼儿园大班后,他就变得从来不主动讲话,即使被动回答问题也非常简单,常用“不知道”来作答。

那么,造成他总是回答不知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1.语言障碍:3-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大量新鲜的名词会出现在孩子的嘴边。如果在此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如:言语发育迟缓、口吃、先天性构音障碍等,导致儿童语言发育受到影响,那么孩子为了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讥笑,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方式,不愿意在他人面前多讲话。

2.性格特点使然:有些孩子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讲话,听多于讲,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在人多的情况下,就会表现为以最简单的语言回答别人的问题。这种性格并非缺点,只是特点而已。

3.教育方法失当:这里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高,所提的问题超过了孩子的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范围;二是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了过多的否定或谴责,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使他在新问题面前表现出自卑,于是采取了回避的行为;三是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孩子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不是去动脑筋,思考它的来龙去脉,而是直接等待大人的答案。

一般来讲,人与人的沟通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对婴幼儿来说,非语言沟通如面部表情、手势、姿态、抚摸、微笑、搂抱等更容易被他们理解,也显得非常重要。对学龄前儿童或者学龄期儿童来说,语言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不仅可以理解别人问话的意思,而且还能根据问话给予适当的回答,甚至还可以是修饰性的回答,这样就起到了相互沟通的作用。

对这些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

1.对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家长要找出语言障碍的原因。口吃,就要针对口吃进行有关的训练,稳定情绪,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讲话节律;构音不清或言语发育障碍,要通过各种言语训练来纠正,不可讥笑或模仿孩子的错误言语,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2.对性格内向而不善于表达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多讲,给他们提供较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在家中多让孩子谈一谈每天上学的感受,讲讲学校里的见闻,主动与来访的客人打招呼等等;在学校,可请求老师有意识地向他提问题,让喜欢讲话的同学起表率作用,教他与人交往的技巧。

3.要改变教育方式。首先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降低问题的难度,不提过高、过难的问题,孩子回答出来后要进行鼓励。即使孩子回答不出来,也不能斥责、贬低、讽刺或挖苦。其次,要正确引导孩子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使所回答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错误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步树立孩子回答问题的信心。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孩子多沟通,提一些孩子有兴趣的问题,或者由问题引发孩子的兴趣,与父母共同讨论话题,不要强迫孩子去谈他不感兴趣的问题。

(作者系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