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个性化 探究多角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个性化 探究多角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新增了一种能力要求――探究。什么是探究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2009年《高考大纲》则指出,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探究能力,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由此可见,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层级。

那么探究题会在哪些题目中出现呢?2009年的安徽《考试说明》只要求“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但从2007年开始,这种探究类的能力考查并不像安徽的考试说明说的那样,只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出现,而是既设置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设置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题中。有的地区,这一考点会设置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题中。这类考题不但逐渐成了必考的考点,而且赋分值很高(每题大都在6到8分)。那么,从三年来的各地高考试题可以基本确定,探究题一般会在文学类和实用类的阅读题的最后一个问答题中。

下面就2009年新课标区高考语文阅读中的探究题来谈谈探究类考题的考查内容、形式和相关的备考策略。

一、探究类考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类考题一般有下面三种考查内容与形式:

1.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09年安徽卷的第14题“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的第2问: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止一种。这就要求考生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来。比如“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也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还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等等。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009年辽宁卷第11题的第4问: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问题虽然是“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却要从故事情节、主题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去探究其情理上、艺术逻辑和现实可能的合理与否。当然答案应该是多元的。比如认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那么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城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而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再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另一种观点也可以认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因为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地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再从现实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念。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09年全国卷Ⅲ的第11题第4问: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读时,你无论认为让人感动还是有些做作,都要说明自己的理由,而理由其实是带有个性的甚至是有创意的文本解读。比如“这样写让人感动”的理由可以解读为: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这样写有些做作”的理由可以解读为: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类考题一般有下面三种考查内容与形式:

1.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09年山东卷第22题: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问题涉及语言的纯洁度这一社会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探究。在对文本内容的审读之后,考生可以得出自己的认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又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009年江苏卷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这是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3.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09年福建卷第14题: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深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这是从时代与产生大师之间的关系角度探究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探究的要点可以有: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二、探究类考题的备考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能力并不是仅仅靠复习备考的几次训练就能形成的,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不断培养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走进文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逐步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也可以努力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注重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逐步走向探究。还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的有一定文化品位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写名著读后感,举办读书交流会等,以分享阅读乐趣与阅读成果。

(二)复习备考中强化探究题的训练。

在复习备考时,要对探究题作专门的强化训练。训练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强调文本意识。要指导学生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虽然探究属于个性化阅读,但同样也要尊重文本。因为个性化认识,并非只是对文本作粗略肤浅的浏览,更不是对文本乱作分析,乱下判断。而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答好探究题的重要一步。

2.熟悉题型并掌握与题目有关的知识。关于题型,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至于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则比较宽泛。比如文体知识,文学类像散文、小说,都有各自的文体特征,实用类的文本,自然也有与内容相联系的写作特点,这些都要在训练中加以强调。

3.了解答案特点,指导答题技巧。

指导学生参看往年的高考探究题答案,了解这类题的答案特点。比如探究题的答案往往是拓展性的,要学生从文本出发,作符合题目要求的文本之外的拓展;探究题的答案是个性化的,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意解读;探究题的答案是多元化的,近几年探究题的评分细则都有“言之成理即可”,所以只要能根据文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就是可以得分的;探究题的答案是论述性的,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个议论性的段落,其结构应包括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三部分。

探究性的题目,问题的设计通常是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答题时,先应题,可以用“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在分析时最好能分条按序号写出;分析完成后,可以总结一下,也可以不用总结,可根据字数来定。

探究题虽然是一个新的题型,但纵观近三年来的高考题目,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的说来,只要我们把握住个性化和多角度这两个原则,经过适量的训练,掌握其答题技巧应该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