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溢油事故敲响海洋环保警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溢油事故敲响海洋环保警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备受关注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肇事的是国内最大的海上油田,此次溢油事故也再次敲响渤海环境保护的警钟。

渤海上承海河、黄河、辽河三大流域,下接黄海、东海海域,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也一直是环境质量最恶劣的海区。由于环渤海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关乎人民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基础,再难也要“治渤”,这是一个不争的共识。

与此同时,渤海溢油、海冰、赤潮、水母等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威胁着渤海海域生态安全和公众用海需求。频繁发生的重大环境灾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溢油灾害,近年来发生的规模和趋势都呈上升状态。

溢油风险猛于虎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之后,周边海域的居民特别是养殖户―直胆战心惊。

“渤海油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溢油风险正在加大。”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表示。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数量不多,但一次蓬莱19--3油田溢油,其规模和危害已超出人们的想象。

专家认为,根据近年我国近岸海域发生的溢油污染事件统计资料,船舶泄漏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是造成海上溢油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入海船舶数量迅猛增加,渤海已成为我国沿海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高风险水域,特别是重特大船舶溢油污染的风险增大。

同时,渤海目前已投产海洋油气田24个,海上油气生产平台209个,海底输油管道1000余公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设施逐年增多,部分设备老化,溢油事故发生概率也有所提高。

环境保护部的专家指出,实际上,正是近年来炼油、石化等产业在渤海海岸带高度聚集,船舶数量和原油运输量迅猛增加,海洋油气开发规模持续扩大,才导致海上溢油事故频发,连年出现重大溢油事故。“这些化工,炼油厂,一个个都像定时炸弹。”

污染物增加

从最新的数据看,渤海的环境确实正从积重难返的泥淖中走出来,但走得小心翼翼,有时环境质量仍出现波动。

据参加此次省部际联席会议的专家介绍,目前渤海中部海域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海洋功能区基本满足要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专家也指出,渤海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尚未稳定改善,2010年I类和Ⅱ类海水仅占55.1%,比2009年下降16.3令百分点。

国家海洋局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评估了各类污染物入海量,结果表明:渤海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有可能被低估,各类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入海总量可能达300万吨以上。虽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比2005年明显减少,但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总体呈波动变化。

王斌说,近年来渤海环境污染呈现新的特点,即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趋稳,但局部海域重污染、复合污染形势严峻。

近年来,渤海沿岸河流入海径流量总体减少,成为导致渤海盐度升高、河口生态环境改变、海洋生物产卵场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渤海在2008年8月的低盐区面积比2004年同期减少了70%。低盐区面积减小将影响海洋生物种群的补充能力,对水交换能力弱的半封闭渤海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滩涂湿地被吞噬

渤海―直是我国赤潮灾害高发区,近年来又出现新型海洋环境灾害――水母暴发,这些都昭示着渤海海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导致渤海生态环境退化、环境事件多发的主要原因,除陆源排污以外,当属海岸带超负荷开发和围填海。与水环境对渤海生态的伤害相比,围填海更快、更直接也更彻底地让自然岸线和滩涂湿地大量丧失。近年来,渤海海域围填海面积不断增加,滨海湿地面积锐减,近岸海域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围海造地、环海公路建设、盐田和养殖池塘修建等开发活动,渤海大量滨海湿地永久丧失其自然功能,或者成为生物群落较为单一、生态功能较为低下的人工湿地,湿地生态功能、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渤海近岸污染加剧,渔业资源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均与湿地面积萎缩存在一定联系。

从大背景看,环渤海区域海洋开发规模加大,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日益凸显。目前相继有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沧州渤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等区域开发正在大规模推进,向海要地欲望十分强烈。资料显示,渤海近期规划填海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岸线约占总岸线长度的2/3。大规模的区域开发,将给渤海海域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多龙闹海”告终结

此次的省部际联席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_委总结出了三条渤海环境转稳的经验,可大致概括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省部联动;海陆统筹,综合管理。

在《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出台前,渤海治污被称为“多龙闹海”,各部委、流域上下游省市都根据各自职能各行其是,导致渤海治污空喊多年而未见成效。这一规划出台后,除召开省部际联席会议,从2009年到2011年,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等9部门开展海洋环保联合执法检查,促进了地方联合执法,取得较好成效。

海洋环境保护专家指出,越是在海洋开发热度高涨时,越要坚决防止人为割裂陆海间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功能定位的内在联系,避免不计代价片面开发海洋的行为。要积极推动海洋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首先要守住环保门槛,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比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围填海计划,开展规划环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海洋环境保护准入条件的海洋工程项目一律不批。

王斌表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提醒人们,加强渤海海域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渤海环境监测、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及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海洋重大环境突发事件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及信息共享机制。

(摘自2011年8月22日《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