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以杭州市为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点进行调研,了解并掌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此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了;长效服务;机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50-04

为使浙江省全民健身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由健身宣传系统、健身路径工程系统、科学指导系统、锻炼监测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目标明确、结构完整、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体系[1]。各构成因素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浙江省全民健身的发展[2]。健身宣传系统提供全民健身的观念基础,强化全民健身意识,有效地调动与激发参与健身的需求;健身路径工程系统提供全民健身的物质基础,是实施全民健身服务的物质载体,是构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保证;科学指导系统提供全民健身的保障基础,是科学健身的前提,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锻炼监测系统提供全民健身的科学基础,通过体质测试,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全民的体质状况,保证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组织管理体系提供全民健身的纽带基础,高效的组织管理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对我省全民健身的发展起导向和保障作用[3]。

“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点,“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完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体系。而浙江省体育局在《全民健身条例》及新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颁布实施之后,对国务院颁布的《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部分内容和条款进行了修订,从浙江实际出发,变为更具体和细化的规定[4],在继续强调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的同时将高度重视其长效服务机制体系,使其能真正为民所用。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已建立完善的长效服务机制体系[5-6],该体系的实现依赖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的民主政治体系为西方国家顺利推进其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政治保障。而我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环境都与长效服务机制体系的完善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存在着差距,因此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相关文献不够全面和深入,并且由于省份的不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也有所不同,要区别进行对待。因此,课题以浙江省(以杭州市为例)新老城区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长效服务机制体系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以拓宽我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投资渠道,平衡新老城区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浙江省体育行政执法提供实践依据,提升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拱塑区、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和江干区各取2个典型社区的健身路径工程点)和新城区(下沙和滨江各取2个典型社区的健身路径工程点)为调查对象,以各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现状(有针对性对街道和社区管理者的问卷设计1和对各健身居民的问卷设计2)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研究及文献资料并分类归纳与整理分析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构成因素,为课题的问卷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对浙江省体育局、杭州市体育局等群体部门的领导和长期从事此工作的专家及有关体育界知名人士l5人次进行了访问和咨询,随机对街道和社区管理者以及健身居民就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现状进行了200余人次访问,为有针对性对街道和社区管理者的问卷设计1和对各健身居民的问卷设计2奠定了基础。

1.2.3问卷调查法对各路径工程所属社区和街道的基层管理人员就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现状进行问卷1调查,对各健身路径工程点的健身居民就其利用路径情况进行问卷2的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完成、现场收回的办法进行。

对老城区发放50份问卷1(其中每个区各10份),回收48份,回收率96.0%,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3.8%。发放400份问卷2(每个区各80份,其中2个典型社区的健身路径工程点各40份),回收率94.0%,其中有效问卷370,有效率98.4%。

对新城区发放20份问卷1(其中每个区1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90.0%。发放200份问卷2(每个区100份,其中2个典型社区的健身路径工程点各50份),回收率99.0%,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9.0%。研究还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1.2.4实地考察法先后到杭州市的新老城区7个不同区域、不同场所、不同规模的全民健身路径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的现实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点的基本现状

问卷1调查显示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点建设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省市体育局、区县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建设单位经费共同组成。其具体开展工作由杭州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具体落实到各街道和社区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没有固定的维修维护专项经费模式。问卷2调查和实地访问了解到全民健身路径点存在负责管理与维护部门不明,管办不分的现象,各管理和实施部门对健身路径的宣传力度不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系统有规模的进行组织培训,亦没有普及科学锻炼方法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还显示,维护管理、产品质量、使用功能和安装质量是健身路径亟待依次提高的几个方面(见表1)。由于在维护及维修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致使出现许多诸如器材损坏无人修理等现象,产品质量,安装等问题则是生产厂家把关不够严格。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点的基本现状说明目前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缺少比较完整的管理机构与健全的管理机制所致。

表1健身路径亟待依次提高的几个方面比例(%)

2.2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使用和管理情况

健身路径器材使用率是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社会效益的直接反映。问卷2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健身路径器材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春夏交接的季节和早晚的时令利用率较高,而且其大部分选址较符合社区健身居民的切实需求的,具备造福于民的社会公益性功效。处于闲置状态是由于选址太偏或器材损坏严重造成的。而太空漫步机和太极揉推器、单杠和双杠、秋千和呼啦圈分别是老年人、中年男性和中年女性最喜欢和锻炼效果最好的健身路径器材(见表2)。且这三类人在强身健体的健身动机的选择上是基本一致的,而减肥在所有健身动机中选择差异性最大,中年女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中年男性和老年人,这是更注重追求形体美的缘故。但目前健身路径器材数量少、类型单一、质量不过关和设计不合理是当前杭州市健身路径器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新老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差异性比较

2.3.1健身宣传系统问卷2调查显示新老城区健身居民选择对该健身路径工程点对“路径”锻炼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宣传资料的比例分别为5%和13%,调查还显示新老城区的健身居民选择社区利用该全民健身路径点组织相关的体育活动的比例分别为7%和15%(见表3),虽然老城区在健身宣传方面比新城区做的好,但新老城区在这方面都有待提高。

2.3.2健身路径工程系统在新老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完好情况的问卷2调查中显示健身器材完好无损各占70%和40%,部分损坏各达29%和50%,全部损坏各为1%和10%(见表4),而且新老城区多数全民健身路径分别为塑胶和水泥地面。因此,老城区健身器材的维修与更新已迫在眉睫,而部分已损坏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新城区器材损坏率不高,这与其是新建小区的配套设施有关,器材与设备都还比较新颖有关,健身环境相对不错。

2.3.3科学指导系统新老城区分别以核心家庭和老年人居多的居住人群组成,差异决定了其对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获取途径分别以看使用说明和效仿他人为主(见表5)。

说明老城区健身居民在使用健身路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新城区健身居民是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的锻炼途径。这与社区对健身锻炼的宣传组织和社区居民自身的健身意识等因素有关。因此,老城区体育主管部门更应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培训,通过他们帮助老年健身居民群众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在锻炼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3.4锻炼监测系统问卷1调查显示杭州市在定期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管理、维修、效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构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上做的还不够系统和具体化,新城区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评价机制情况更为严重。

2.3.5组织管理系统问卷1调查显示和实地访谈了解到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人员存在身兼数职、社区对健身路径工程点没有制定专门的路径管理条例、对健身路径工程点没有投入资金用于已经过保修期“路径”的管理和保养维护、大部分健身路径工程点所属街道或社区与上级部门虽有签订“全民健身工程(点)协议书”,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规定具体可操作性的违背承诺责任的现象,新城区的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通过新老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差异性比较,加上新城区新小区的房产商都会有对小区内部健身路径工程点进行规划,新社区的健身路径工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应跟老社区区别对待,使其资源共享效益达到最大化,以拓宽我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投资渠道,平衡新老城区建设。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据调研分析认为浙江省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长效服务机制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健身宣传系统欠全面、健身路径工程系统欠充分、科学指导系统欠深入、锻炼监测系统欠科学、组织管理系统欠细化的结论,特别是在组织管理系统方面的领导小组的加强、路径管理维护的强化、器材质量标准的把握和维修保养专项基金的建立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据此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2建议

3.2.1健身宣传系统体育主管部门应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积极创建社区、街道体育俱乐部、某一内容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创新全民健身路径活动形式,由自发的基层体育组织带动全民健身路径健身点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社区各种体育活动中去。

3.2.2健身路径工程系统器材内容配置应充分兼顾功能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器械的设计上,应考虑到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款式和组合的整体效果、锻炼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创新性上有所突破。3.2.3科学指导系统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培训;应在现有路径的健身指南导向牌上通俗易懂说明“练什么,怎样练”;应定期举办路径培训班和趣味性比赛以提高科学化水平。

3.2.4锻炼监测系统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管理、维修、效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其牵头组织检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构建全民健身路径评价指标体系。

3.2.5组织管理系统

(1)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社区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组织协调,并确定一两名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

(2)强化管理维护:健身路径工程受益单位应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场地和器材能够正常使用。各省市体育局、街道和社区应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

(3)把握质量标准:健身器材应是正规产品,确保群众健身安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有关标准要求,做好指导和调度工作。

(4)建立维修保养专项基金:应建立维修保养专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的机制。经费使用应由市或区县体育局进行审批,具体由街道或乡镇负责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侯令忠.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10-14.

[2]石峰,郭建荣.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14-16.

[3]王翠芳,史国生.南京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2010(9):15-18.

[4]于善旭.论《全民健身条例》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推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4): 45-49.

[5]秦小平.中西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24-28.

[6]刘玉.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16-19.编辑尹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