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隐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开发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开发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5-0025-02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主要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又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等特征。作为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隐性课程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如何开发隐性课程呢?

一、隐性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课程论价值

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完整的课程体系应该由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且总是以合力的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中进行的,他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显性课程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骨骼框架,主要对人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因素产生影响;隐性课程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它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的兴趣、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产生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来说,非认知因素和认知因素同样重要。因此,可以说,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或者说是残缺不全的教育。

(二)德育论价值

在德育工作中,隐性课程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道德认识上的导向功能。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其次是道德情感上的陶冶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能起到“以境陶情”、“以境育情”的目的。再次是道德意志上的磨炼作用。隐性课程在学生道德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班风等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二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促使学生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最后是道德行为上的规范作用。学校的物质环境、组织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模仿、暗示、感应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三)心理学价值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隐性课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校园的自然美、教室的环境美、师生的语言美、人际交往的和谐美以及组织制度的人性美,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内容丰富的作品展览等隐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有利于学生学会爱人、学会合作,减少心理疾病。国外研究也表明,积极的学校氛围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产生深层动机,把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反之,不良的学校氛围将导致学生害怕失败、记忆知识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1]。

(四)社会学价值

青少年学生是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发展空间大、是非观念模糊,加上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不高,在日常行为中会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行为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测性。隐性课程正是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情操、行为规范、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发地控制与调整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隐性课程还通过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组织制度形成一种强制力,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不得不受到规范。隐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不只是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文化传递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等等。

二、隐性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以人为本,加强学校组织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地有效开展与落实。学校组织制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一种是直接的方式,即把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强制性的条例、规定、规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规范人的行为;另一种是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制度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观念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融科学性、民主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组织规章制度。通过这些组织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渗透到教师和学生行为当中,将外在的制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信念并将其纳入到个体的实践活动之中。

(二)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具有神奇的效果。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贾可布森(Jacobson)在一项研究中证明,凡教师寄予高期望的学生,经一段时间后,其学习成绩均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期望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因为人都具有可暗示性[2]。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暗示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见解,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鼓励、引导与支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塑造灵魂,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内核”,包括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想、学风、教风、校风等,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这类隐性课程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磨合、交流,经过办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提炼而积淀成型的,它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健康的校园文化,如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勤俭的学风、积极向上的班风等,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创造一种积极的育人环境。为此,学校应致力于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和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

(四)美化校园,加强学校物质环境建设

师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空间环境,学校物质空间环境的配置、结构、性能如何,会影响到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科学合理的建筑、规范整齐的校园规划、别致的花坛、宽阔的活动广场、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等会给人美的享乐和情感的熏陶,因为它们物化了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要合理设计学校的物质空间环境,首先要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要合理安排校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和谐、有秩序的审美效果。其次要美化教室物质环境。教室墙壁的颜色、通风光线、温度等要符合心理卫生要求,课桌椅的摆放要便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学校应当统一安排、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如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器材、体育器材等,避免出现闲置现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Ramsdon,P.(ed.),School Environment and Sixth Form Pupils Approaches to Learning[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59):129-142.

[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9.

(作者单位:南阳市二中,河南,南阳 47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