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会理县油橄榄发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理县油橄榄发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指出了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和会理县的引种栽培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在会理县发展油橄榄的优势、油橄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油橄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5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2003

1引言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阿列布,属木犀科油橄榄属(Olea europaea Linn.)常绿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我国大规模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尤其在总理亲自关怀下,于1964年进行了大规模栽培试验,在初步引种成功区域,逐步发展成栽培品种。

2油橄榄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果含油率35%~70%,果肉常高于75%,油橄榄油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易吸收,是世界上唯一天然状态下可食用的植物油,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等,常食用可降低胆固醇、血脂,并明显延缓人体衰老,延长寿命。提纯后的油泥还可提制肥皂、油,油渣可作饲料及肥料等。其木材坚硬、纹理细致,是器具和手工艺品的优良用材。

油橄榄作为一种食用、工业、药用油的原料,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按现行市场价格,进入盛果期后,每公顷可产鲜果15000kg以上,农民每公顷收益可达120000元以上。经加工后,企业每公顷可获增加值300000元以上,仅增值税一项政府每公顷可创税收30000元以上。在地中海地区国家广泛种植,并以高营养的植物油输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我国等广大国家和地区。全球对橄榄油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发展油橄榄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过去,会理县由于受自然经济观念的束缚,加上当时油橄榄市场销售不畅、价格低,油橄榄产业开发基本停留在试种阶段,种植基地建设进展缓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外橄榄油的消费急剧增长,市场需求很大,从而带动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油橄榄产业的市场前景日益明晰,开发条件基本具备。

3会理县具有发展油橄榄的独特优势

油橄榄为喜光树种,最宜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为6~7.5的沙壤土,喜石灰质土。稍耐干旱、侧根发达。发枝能力强,在一般情况下,腋芽均可形成侧枝,潜伏芽和不定芽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抽生枝条。播种、嫁接、扦插及压条等法均可繁殖。

中国油橄榄种植区域从数米的东海海滨到1800m的云贵高原昆明,都是油橄榄的宜林地选择区域。在川西南栽培区,通常以海拔1800m以下,年均气温15~20℃、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3500~ 4000℃以上、年降雨量400~1000mm,土壤通透性良好、呈微碱性、地下水位低(1~1.5m)或排水良好、地形开阔、背风向阳的低山缓坡或斜坡地,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均为适宜栽培区。通常情况下,2年苗龄的小树定植后3年开花试果,6年进入盛果期。正常管理下,油橄榄树的盛果期可持续百年以上。

会理县属南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年均日照2388h,多达2688h,10℃以上年有效积温4746℃。气候温和,热量条件较好,年均气温15℃,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700~1100 mm,其气候优势是我国其它区域所不可比拟的; 海拔最高的贝母山为3919.8m,金沙江边最低点为839m,相对高差3080.8m;全县自然土壤有9个土类,20个亚类,33个亚层,100多个土种;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地形、气候、土壤条件的综合影响,使植被垂直地带性典型、完整。过去引种栽培保留下来的油橄榄座果率在80%以上,产量和油料品质完全能和欧洲油橄榄主产国的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相媲美。从会理县气候条件、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引种保存情况看,油橄榄适生区分布范围广,交通方便,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具有发展油橄榄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4会理县栽培油橄榄的历史及现状

4.1引种栽培历史

会理县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在州林业局的指导下引种栽培油橄榄,主要栽植地有该县黎溪经营所、鹿厂林场、通安林场和新发乡,全县共栽植油橄榄6.7万株。油橄榄引种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及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未能迅速形成产业化发展。据1990年调查,保存12000株(对其中989株调查,其中一类树9株,二类树178株,三类树812株)。到1993年全县仅保存油橄榄5200株(其中通安林场4000株,黎溪经营所860株,鹿厂林场340株),2005年对全县过去所有种植油橄榄地进行调查,仅通安林场保存1200余株,由于无人管理,已多年不开花结果或结果很少;遗存于该县新发乡、彰冠乡(万红林场)、木古乡及黎溪镇的油橄榄单株生长发育良好,树体健壮,结实正常。

4.2引种品种分析

会理县过去引种栽培油橄榄的品种主要为佛奥、莱星、皮肖利、配多灵等10余个品种。其中佛奥在该县栽培最为适合,曾单株产量有达10kg,全县鲜果产量最高年达1000kg,主要来自于佛奥的产量。

4.3近年开展集约化经营情况

2006年,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凉山丰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通过租赁方式在木古乡牛筋树村取得266.7hm2宜林地50a使用权,分别于2006年种植20.0hm2、2007年种植58.2hm2、2011年种植133.3hm2油橄榄并纳入了林业产业惠民行动项目,实施以公司为龙头、项目为支撑、农户为实体的油橄榄产业集约化经营栽培试验。

4.3.1前期造林情况

该试验区种植株行距4m×4m,穴状整地,规格:80cm×80cm×80cm,630株/hm2,穴施农家肥25kg为基肥。定植1年-2年生苗,以秋季9月-10月栽植最佳,造林地海拔为1720~1800m。主栽品种为佛奥、皮雪利、卡林、配多灵等。一期投入整地、栽植、苗木费及灌水配套设施约45000元/hm2。

4.3.2前三年的管理情况

凉山丰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经果林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运行管理,前三年平均每年需施农家肥25kg/株,氮肥0.25kg/株,磷肥2~2.5kg/株;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需灌水3次,每次灌水约25kg/株。平均每公顷每年需投入肥料及人工费1200~15000元。按此种管理模式,定植1年生苗,3年开始试花挂果,定植2年生苗,2年开始试花挂果。一般第三年每公顷产量可达1500~22500kg,尤其是2010年会理县南部区域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试验区油橄榄仍能正常开花结果。目前鲜果收购价10元/kg,3年期果园每公顷产值可达15000~22500元。

4.3.3集约化经营辐射情况

丰达公司开展油橄榄集约化栽培实验的区域人口相对稀少,包产到户后,农民通过开垦荒山种植粮食作物,使土地面积有较大增加,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33~0.53hm2,多的0.67hm2,当地农民除种植粮食作物外,拥有部分剩余土地。公司通过建设油橄榄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种植,通过与农户建立种植合作协议,由公司提供苗木、资金和技术支持,公司负责回购农户生产的油橄榄产品,为公司提供原料保证,已有120余户农民和公司签订了油橄榄种植合同,协议面积200hm2。公司负责长期回收农户生产的油橄榄鲜果用于深加工,保底价不低于3.00元/kg,最大限度保证农户的利益。

5存在的问题

5.1适合本地栽培的良种匮乏

受小环境影响,一些栽植地气候因子、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水平与原产地有一定的差异,使某些品种没有能保持住原有的优良性状,虽然营养器官茎、叶发育正常,长势旺盛,但繁殖器官发育不良,开花少,结果差,产果量低。另外,在油橄榄大发展时期,急于扩大栽培面积,不顾品种优劣,只要是油橄榄枝条就扦插育苗,是油橄榄树苗就栽植,致使劣质品种充斥栽培地。

5.2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栽培不尽科学

主要是初植密度过大,成林后又舍不得疏伐,形成树冠交错,光照不足,影响产量。

5.3缺乏市场营销体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油橄榄种植地离加工点偏远,果实不能及时加工,甚至不能加工。在大量发展时期,零星栽培较多,集中连片较少,产果量分散,种植者不愿采收,影响了收入。从而放松对橄榄园管理,让其自生自灭。

5.4科技含量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集体橄榄园承包到户,由于承包期限、奖惩方式等诸方面不配套,致使承包者追逐个人收益,投入少,甚至不投资,对橄榄园少修剪,不修剪,不施肥,不灌水,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得力,致使橄榄园生产力低下。

5.5缺乏扶持经费

缺乏经费,使橄榄园的更新改造,低产树复壮无力进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年复一年,产量逐渐下降。

6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会理县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引种栽培及近年来木古乡牛筋树村实施集约化经营栽培试验证明,油橄榄在我县城河流域,海拔1800m以下的木古等乡(镇)为适宜栽培区,可以木古乡为示范区扩大发展规模,率先启动油橄榄产业化发展。但油橄榄属高投入、管理技术性强的经果作物,欲实施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6.1建设基地,培育良种

根据木古乡栽培种植所选用的品种,选取优良母本建设苗木基地,自行培育会理县产业化发展所需苗木。适当引进适合环境特点的有不同加工用途的特色品种,开发油橄榄特色产品。

6.2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受过去油橄榄失败的影响,农户对发展油橄榄持怀疑态度,建议先搞一定面积的示范片,抓出成效,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对油橄榄栽培适生区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做出详细控制性规划,做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对符合栽培种植条件的乡(镇),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宜采取先行小规模引种,再逐步扩大建设规模的方法推进。

6.3创新体制,带动发展

坚持走政府引导、项目支撑、企业带动、林农参与的产业发展道路。明确经营主体、产销关系。因各农户土地面积少,多的0.67hm2,少的不足0.07hm2,加之各农户对油橄榄的认识不同,投入和管理上会参差不齐,部分农户只栽不管,只为享受国家扶持而栽树。建议引进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或团体和个体投资承包造林,实现统一实施管理,集约经营,实行以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为主体,政府与龙头企业签订果品收购保护价,以确保种植农户的收益。不宜普遍开花,由农户、社队自由发展。

6.4依靠科技,促进发展

和科研院所合作,请专家培训,解决产业化发展中的栽培技术问题。明确技术培训主体,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种植区农民技术员,进行必要的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对油橄榄可能出现的病害(孔雀斑病、炭疽病、幼苗立枯病、青枯病、溃疡病)和虫害(金龟子、天蛾幼虫、绵蚧)要有充分认识,及早开展防治。由科研院所负责油橄榄的高产、高油品种选肓,集约栽培和良种良法技术研究,组装配套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的研究,使发展油橄榄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周围农户种植油橄榄的积极性,企业与农户签订油橄榄种植合同,由企业提供苗木、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户发展油橄榄种植,企业负责长期回收农户生产的油橄榄鲜果用于深加工。形成 “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科研院所、农户共赢。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土地、技术和原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基地的建设为科研院所提供技术平台;农户获得直接经济利益。

6.5多方筹资,推动发展

会理县油橄榄产业展刚刚起步,在前期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地改造、灌溉设施安装、苗木的引进与培育、人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投入,没有回报,资金周转困难。

6.5.1争取政策扶持,拓宽资金渠道

争取在政府服务、资金投入、贷款贴息、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种苗供应、果品回购等方面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将支农资金向引导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倾斜,为龙头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建设上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种植基地的投入。同时出台优惠和扶持政策,捆梆项目投入,鼓励吸纳全社会参与投资,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油橄榄产业建设。

6.5.2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油橄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油橄榄种植适宜株行距4m×4m,在中幼林阶段,非常适合发展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的林下经济。可以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林草、林药、林牧、林禽等林下经济项目,以缩短经济周期,增加产业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油橄榄产业发展。

7结语

近年来会理县油橄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涌现出许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和发展新模式、新思路。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企业领航,依托科技支撑,基地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参与,一定能推动全县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会理县林业局.会理县林业志[R].会理:会理县林业局,2005.

[3]会理县林业局.会理县油橄榄种植基地外业调查报告[R].会理:会理县林业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