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日本传统文化对隈研吾建筑创作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日本传统文化对隈研吾建筑创作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介绍,分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自然生态观、传统建筑空间观和日本美学精神对隈研吾建筑创作的影响,解释了隈研吾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隈研吾;传统文化;自然;建筑创作

隈研吾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79年获得东京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90年在东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惯用竹子、木材、石材、和纸等自然建材,建筑风格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曾经,他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服膺和追随者,然而,日本泡沫经济以后他自身的经历,却让他的建筑理念从此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从《十宅论》到《新建筑入门》,到《反造型》,到《负建筑》,他的建筑理念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和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背道而驰,逐渐凝结成了他现在建筑创作的思想 “负建筑”。力争让建筑从消失,达到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这种探索贯穿在他近年来的作品之中。追问他这一思想产生的渊源可以发现日本的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1985年,隈研吾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来到美国。“作为一个日本人,你在美国设计的超高型建筑,很难超过他们自己的摩天大楼。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自己本国文化、并能将本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并加以发展的建筑师,美国人一定会尊重你,敬佩你。”隈研吾在接受某采访时如是说。在那段旅居异国的日子里,他深感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国际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就必须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1、日本文化与隈研吾

就日本文化来说,对本土传统的改造和对外来因素的吸收贯穿其整个发展过程,日本文化史就是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日本化的历史。禅宗原本是中国化的佛教派系,由到中国求法取道的僧侣带回日本,虽然日本禅宗的历史比中国短得多,但由于禅与日本人的性格十分吻合,经过数百年的浸染,现如今禅文化已沁透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禅宗精神的影响下的日本传统建筑,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与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这些无不与他们的美学传统相对应。日本当代建筑师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孜孜不倦的进行探索,在一座座融传统神韵于现代建筑空间的作品中,人们能体味到浓郁的日本文化气息。隈研吾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传统文化对他来讲是根,是养育其建筑思想的摇篮。隈研吾在设计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日本传统的文化气息,并且将这种文化内涵及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隈研吾首先十分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注重继承日本传统和式空间表达,以及“”、“寂”的美学原则等,这与禅宗思想和禅宗理念对日本民族的影响有很深的关系。

2、与自然相融合――传统的自然观

日本是一个领土南北狭长的岛国,四面环海,有着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并有3/4的海岸受暖流影响,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形成了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导致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此外,日本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激发了日本人对季节时令变化的敏感,也促成他们追求自然天成的思想。禅宗不注重形式,讲究抱有一颗平常心,也就是“顺其自然”。反映在日本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就是顺应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以自然为美。日本建筑的理念在于将建筑视为自然景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利用水平的线条和朴素的材料(木材、纸、茅草和稻草等),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至和谐共处[1]。

隈研吾勇于突破传统,但他不全然抛弃传统;相反地,他是一个很关注传统,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对传统材料、传统工艺的执着,是隈研吾创作中一贯的特色。在建筑设计实践中,隈研吾极力避免混凝土,却对自然材料的研究与创新充满热情,木、石、竹这些传统材料是隈研吾建筑永远的主角。日本现在的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居多,但在西方建筑技术传入日本之前,建筑全部是木材建造。作为日本最为传统的建筑材料,木材也受到隈研吾的偏爱。对于隈研吾来说,木材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传统文化底蕴,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在木建筑的创作上隈研吾表现地尤为活跃,无论是像路易威登、蒂凡尼这样时尚品牌的专卖店,还是像安藤广重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无论是在英伦的时尚禅风餐厅,还是在日本原町的政府办公大楼,随处都可以见到隈研吾用“木”那极具存在感的身影。这些建筑作品即表现出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扬,又表现出隈研吾在建筑设计中对木材的运用所做的探索与努力,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微粒化”的创新思维。其中安藤广重美术馆,是隈研吾完全依赖“微粒化”方法来设计和建造的作品。隈研吾把屋顶、墙壁、隔断、家具等建筑上绝大部分的因素都用杉木制成的百叶窗来实现,通过百叶窗作为影响整个建筑的“微粒”,使建筑和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隈研吾继承了日本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观,但又不拘泥于其中。隈研吾对自然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隈研吾认为在自然界很脆弱,在既有的生态环境中插入建筑,其伤害是很大的,必须格外谨慎,将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隈研吾说,“我不会设计一个孤立的物体,因为这样做是反自然的”。他认为,现代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建筑的消逝,建筑应成为融合在自然中的有机体。隈研吾在建筑创作中强调让建筑消失,是力求最大限度地通过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使建筑以一种“消失”的状态呈现,同时使建筑和自然两者的优点都充分得以展现。隈研吾在龟老山展望台一案中有了想让建筑消失的念头,于是有了看不见的展望台的构想。展望台仿佛彻底和岛屿“长”在了一起,建筑的形态被抹消了,成功地“消失”在了周围的自然中。

3、静谧、温馨――传统的和式空间氛围

隈研吾认为明治维新以后的现代日本人已经不会主动去想“我们如何居住”了,房屋外形上说西式不西式,说和式也不和式,一点都不自然。对隈研吾来说,当代的讯息沟通与交通科技毁坏了存在事物的距离,于是整个城市变形成巨大的室内空间,在这个大房子中有许多走廊和餐厅,然而却有令人放松的日本和室。所谓日本和室就是这样的舒适空间:地面上铺着榻榻米(日本人铺在室内地板上的稻草垫),人们能在上面休息放松,应该说是日本传统中最放松最温馨的环境[2]。

他在中国设计的长城脚下公社“竹屋”项目受到了传统和式建筑空间设计的启发。虽然大量采用了中国文化中的典型符号--竹子作为装饰要素,但是其组合方法和光影设计,都是日本和式空间的移植,素雅、清幽、简朴而有野趣。建筑本身特别朴素,结构与装饰完全分开,所有装饰都围绕竹子展开。隈研吾最用心之笔就是这个竹茶室,悬于水上,极具禅意。隈研吾设计的三得利美术馆外墙排列精美的白瓷竖百页,一种似乎可看穿却又被遮蔽的表现,体现了日本含蓄而简约的文化气质。这种条状的意象,被大量融入室内的空间,大量原木的运用,为整体空间带来温暖的质感,而墙面采用了一种相当特殊的材料:传统日本和纸,纸与木的相互配合,在充满自然气息的色系中,带给人平静的力量。身处在日本和室的空间中,当时间缓慢地流动,却也发生着人们彼此熟悉的交谈。因此,「一间静谧的日本和室是隈研吾三得利美术馆设计的原初概念。

4、“”、“寂”――日本传统审美原则

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这种土生土长特有的美学意识,深层次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人的客厅里只挂一幅画或字,花瓶里只插一枝花。谈论日本设计,不管它是清水混凝土、钢架玻璃的现代设计,还是天然质朴的传统建筑,都必然会接触到日本特有的美学意识“”和“寂”[3]。“、寂”(Wabi-sabi)虽然是两个分开的字,但是经常是连在一起用的,二者的综合是日本文化的审美观的整体表述,现今一般也可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也可以用“禅寂”来代替。在“”、“寂”的传统审美原则下的日本建筑所拥有的轻盈、透明、简洁精致的构成、素材感、细部的精美处理等特质,在隈研吾的作品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隈研吾在设计石材美术馆时,打破了石材用来砌筑或是用来进行石材贴面的建造方式,而采取了一种更轻盈的形态来完成建筑的建造。隈研吾只用石头一种材料,构筑了两种不同形态的石墙,一种就是石材做成的石格栅,另一种是传统砌筑方法变形成的多孔型结构组砌墙。而在石格栅的细部处理上也尽可能的简洁。这个格栅细部的关键是在方石柱上有150mm的切口,40mm×120mm的石格栅构件就是插入这个切口安装起来的[4]。经过反复的实验,确定的石格栅是由40mm×120mm截面的石材构件,横向贯穿在1500mm间距的石柱之间构筑而成的。室内采光也只用最简单的手法――用石砌出一排排的孔洞,让自然光从这些孔洞进入室内。这种设计令建筑视觉简练,功能实现也自然平静。这种简素的美学主张则是将日本美学传统中“寂”的意境做了现代的发挥。

5、结语

日本无论是老一代建筑师还是中青年建筑师,都不约而同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在了建筑中,我们一看就觉得很日本,但是我们很少在国内看到很中国的东西。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历史上的文化渊源很深。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日本建筑师的经验,将我们中国的建筑文化和优秀传统延续下去。日本的建筑师对待传统文化,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浩.日本建筑的设计理念 [ J].城乡建设,2009.3

[2] 李园. 回归自然[J]. 建筑知识,2008.3

[3] 常常. 游走日本[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4.4

[4]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6隈研吾/建筑构造细部[M] 卢春生,沈庆,苏怡,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