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国爱肝日:肝病专家赠四条“爱肝”忠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国爱肝日:肝病专家赠四条“爱肝”忠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的3.18是全国爱肝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依靠科学,防治肝病”。本刊特邀四位国内肝病界的权威分别就目前最常见的四种肝病――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病,提出四条“爱肝”忠告,希望能帮助健康人远离肝病,帮助肝病患者战胜肝病。

姚光弼:乙肝防治两大法宝――打疫苗、抗病毒

专家简介

姚光弼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临床免疫中心教授,历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及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肝病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肝病、胃肠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

我国目前约1亿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15%~25%的人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承重负担。虽然近年来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药的相继问世给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如今市面上、广告中铺天盖地的“保肝药”“降酶药”,却让不少求医心切、希望彻底治愈乙肝的患者看花了眼、用光了钱,却治不好病。

大家必须明确: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只有两个措施被证实对防治乙肝有效,一是打乙肝疫苗,二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乙肝预防胜于治疗。自1985年至今,我国已有1000多万人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了乙肝的感染。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列为免费的计划免疫程序,每个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第1天、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接受一次疫苗注射,其有效保护率可达90%。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助病情长期稳定。虽然目前市场上治疗乙肝的药物很多,保肝的、降酶的、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力的,有中药、西药,也有保健品,但对乙肝患者而言,最有效的治疗是抗病毒。唯有通过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才能达到保护肝细胞和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抗病毒治疗若运用得当,患者的病情可获得长期缓解和稳定。

“世上没有真正的保肝药,所谓保肝、降酶的中西药物并不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无法延缓病情进展,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范建高:腰围越粗,体重增长越快,越容易患脂肪肝

专家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副组长

医疗专长:擅长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合并肝病,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性脂肪肝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如今,脂肪肝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富裕阶层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已高达20%以上。虽然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在体检中被发现,患者通常没什么感觉,但其危害却决不亚于任何一种肝病,并且还与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腰围增粗、近期体重迅速增加、长期肥胖被认为是三大主因。日本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半年内体重增加2千克,一年内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增长1千克/米2,就有可能发生脂肪肝。反之,脂肪肝患者若能在一年内将BMI降低1千克/米2,就能使肝内脂肪浸润减轻甚至消退。由此可见,时刻关注腰围、体重,并尽量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对防治脂肪肝非常重要。

当你被告知得了脂肪肝以后,不妨坦然地接受它,不要寻找各种理由来质疑医生的诊断。虽然目前的检查手段(如B超、CT)确实存在假阳性(诊断为脂肪肝,实际上没有)可能,但这种“假阳性”对你而言,并不一定是坏事。试想,如果你确实患了脂肪肝,被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减肥治疗,再合适不过。如果你目前还够不上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但已经有点胖或者体重增长挺快,这个看似“误诊”的诊断倒是能及早“提醒”你要减肥了,以杜绝脂肪肝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脂肪肝是一种典型的不良生活方式病,只要适当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少点应酬,多点运动,它就会远离你。”

贾继东:无论什么酒,只要过量,都会伤肝

专家简介

贾继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组成员

医疗专长:擅长各种肝病的诊治,对各种少见和疑难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或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以及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内科学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虽然目前我国尚无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但就临床观察来看,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酒精性肝病起病非常隐匿,在病情不很严重的时候,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感觉。也正因为如此,酒精肝的早期诊断率很低。不少酒精性肝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有肝硬化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肝病。

在“喝酒”问题上,老百姓中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有些人认为喝白酒对肝脏伤害较重,喝啤酒或红酒对肝脏伤害较轻,因此对后两种酒不必限量,畅饮无妨;有些人听说喝红酒能预防心血管病,便把红酒当成了保健品,每天都要喝上半瓶一瓶;还有些人喜欢在喝酒之前先吃些解酒药或护肝药,以为这样就“保护了肝脏”,可以放心喝酒。实际上,不论什么酒,只要喝多了,都会危害肝脏。至于所谓的护肝药、解酒药,更预防不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那么,多大的饮酒量算安全呢?对个体而言,这个数字差异很大。一般认为,每天摄入酒精40~60克,每周摄入酒精120~180克,持续5年以上,就有可能会发生酒精性肝病。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我们医院,每年都会遇到几个因一次大量饮酒而发生急性酒精性肝炎的病例,有几个特别严重的,最终因肝衰竭而死亡。所谓“喝酒喝死人”,确有其事。

劝告平时喜欢喝酒的朋友:“喝酒能助兴,喝酒也伤肝,少喝一杯或争取戒酒是最好的保肝良方。”

Tips

酒精与酒的换算:

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0.8(比重)

比如40克的酒精,约相当于50°的白酒100毫升,10°的啤酒500毫升,12°红酒的420毫升。

陈成伟:中草药也有毒性,也会导致肝脏损害

专家简介

陈成伟

中国人民85分院感染科、上海肝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临床肝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肝脏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慢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其中包括3万余种药品和保健品,3万余种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多在肝脏代谢、肾脏排出。肝脏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因而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屡见不鲜,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药物性肝损害约占黄疸住院患者的2%~5%,占所谓“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在老年肝病患者中,可达20%以上)。在欧美国家,药物性肝损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30%~40%。在美国,每年约有2000余例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50%以上由药物引起。

长期以来,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一直存在困惑。一方面,其发病时间存在很大差异,临床表现与用药的关系也常较隐蔽,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另一方面,当消化科医生遇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均习惯以“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将患者转至感染科,而感染科医生也常忽视药物性肝炎的存在。

当前,应特别强调注意中草药、植物性药及其身、保健制剂引起的肝脏损害。长期以来,我国老百姓中普遍存在中草药无害、自然植物无毒的错误观念。其实,人们对草药的认识很不足,片面地认可草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忽视其存在或潜在的毒性是非常危险的。到目前为止,至少有60余种中草药(如雷公藤、艾叶、蓖麻子、野百合、黄药子、合欢皮、番泻叶、薄荷、冬青叶、阿片、萱草根、肉豆蔻等)被发现能引起肝脏损害。当然,中草药导致的肝脏损害大多是特异质性的,仅在少数患者中发生。当前,还应特别注意中药成分复杂的减肥药引起的肝脏损害。

“用中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肝病患者尤应尽量避免使用已报道的可能损害肝脏的中草药或其他植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