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习题课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基本而又可行的教学手段,是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概念,进一步掌握基本规律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现阶段教师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教师以习题册上的习题为主,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习题课上成了教师的讲题课;二是教师超前提示多,学生等待思考少,滋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起不到习题课应有的作用;三是就题论题多,方法指导少,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泛泛而教,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我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物理习题课提出自己的看法。

1.狠抓基础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2.科学有效地选择试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上好习题课,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有好的习题。教师只有经过认真选择,甄选出适宜自己的学生做的习题,才能真正地上好习题课。这要求教师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钻研新课标,分析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命题走向,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进行选题。选好题不是选难题,我们选择的试题,要突出对教材基础的巩固,有利于暴露学生在学习中的漏洞,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回归生活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学好物理。要沟通物理习题与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要使学生建立习题与物理现象的直觉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设计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小红的妈妈新买了一条金项链,质量为20克,你能用所学知识帮助她妈妈判断一下,这个首饰是否是纯金的吗?这样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了这样一道题:学校新买了一批铅球,已知球的质量为3千克,体积为0.4立方分米,试判断该铅球是否是实心的?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3kg铅体积的方法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体积为0.4立方分米铅的质量是多少,这个球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申拓展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开拓学生思路

教师出示的题目要精选精编,并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既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又要便于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做出多种变化,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和方法有更深层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压强之后,有这样一题:将一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重为200牛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桌面所受的压强?如果竖放,则桌面所受压强多大?如果侧放呢?如果两块叠加起来放置,则桌面所受压强又是多大?如果截掉一半,则桌面所受压强又是多大?如果截掉一半,两块叠加起来放置,则桌面所受压强又是多大?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3.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我国中学教育过程中,除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知识,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对于习题课教学往往不得其法,常采用题海战术。只注重学生自己的练习,而忽略了教师在习题课中的分析、启发、引导和总结的作用,容易出现事倍而功半的情况。由此笔者呼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必须将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放在习题课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教师要争取做到通过讲解一道习题,使学生掌握解一类习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在学过二力平衡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在求密度时有这样一个例题,质量为68克的空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4克。向瓶中放入一个金属块,再将瓶中的水加满,发现总质量是218克。求金属块密度时,可设置先求放入金属块后,瓶中水的体积,再求金属块的体积,最后求密度。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