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21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收集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1例剖宫产患者切口轻度愈合不良者77例(63.64%),中度41例(33.88%),重度3例(2.48%)。经治疗后,分别在术后7-22d治愈出院。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增强医护人员、孕妇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非常重要。重视产前检查的各个环节以及孕期保健的正确与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及时明确的诊断,对于切口的及时治疗和早期愈合十分关键。另外,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了解治疗中的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诊断;超声检查;治疗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它是指剖宫产术后,由于子宫切口缺血或感染所致愈合缺陷,进而损伤血管、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切口裂开等导致的子宫切口不良愈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3.0%-10.0%之间,平均为5.0%[1]。本文收集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就剖宫产术后切口不良的发生因素、如何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住院者,术后至出院后1周,表现有发热、切口局部症状及体征,或切口裂开、脓性分泌物渗出、局部红肿热痛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2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26.3±3.6)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8±1.2)周。妊娠次数2-4次,平均2.8次。横切口112例,纵切口9例。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的诊断,均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2.1 切口感染 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切口部位红肿,疼痛,部分患者切口有黄色脓性的分泌物,细菌培养呈阳性。
1.2.2 脂肪液化 手术切口轻微疼痛,按压切口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溢出,并见脂肪滴,细菌培养多呈阳性,无明显发热症状,白细胞计数正常。
1.3 分度标准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分为三度[3]:
1.3.1 轻度 切口部位皮肤红肿、疼痛,切口处有少量水样分泌物。
1.3.2 中度 切口部位皮肤红肿、疼痛,范围
1.3.3 重度 患者切口部位皮肤红肿、疼痛,范围>5.0cm,切口处有较多的黄色分泌物流出,手术切口裂开至筋膜层。
1.4 方法 统计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等,胎膜早破,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操作方面等。
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GE voluson E8、GE voluson 730 pro v、GE voluson 730 expert、GE 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
超声检查前嘱患者适量充盈膀胱,于下腹部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观察子宫位置、大小、形态,肌层回声,宫内有无异常回声,以及双侧附件区的情况,对子宫前壁下段子宫切口部位进行重点观察,有异常者记录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状况,以及血供情况。
本组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切口部位皮肤疼痛、红肿,或有硬结者,均可给予微波理疗。对于有液体渗出者,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对皮下组织进行探查,或行清创术,局部用过氧化氢冲洗,每天换药一次,清除不新鲜的坏死组织及异物,用0.1%雷佛奴尔纱条引流,待切口无异常分泌物流出,并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为止。部分血肿、脓肿病例,采取空针抽出,并抗菌药物治疗。
2 结 果
121例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统计,妊娠高血压疾病15例,体形肥胖13例,糖尿病12例,贫血7例。胎膜早破21例。121例患者均于术前30min或术中静点抗生素,以防切口感染。手术方面,患者手术正常时间完成者96例,时间延长者15例。
本组121例中,切口感染患者28例,切口血肿27例,切口脂肪液化66例。伤口轻度愈合不良者77例(63.64%),中度41例(33.88%),重度3例(2.48%)。
121例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大肠杆菌58例,链球菌10例,葡萄球菌21例,32例无细菌生长。
12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声像图表现,超声显示为切口局部隆起,浆膜层增厚毛糙,但是尚连续,肌层内见异常回声区,呈实质性、混合性或呈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粘膜回声尚可。严重者,肌层内出现大片状液性区,甚至切口裂开。本组病例中,有71例超声表现为切口部位实性非均质回声区,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局部子宫壁不规则增厚、毛糙,呈弧形向前隆起。有44例超声表现为切口部位混合性回声,呈不规则低或无回声区,局部向前突起,轮廓毛糙。有6例超声表现为切口部位局限性无回声区,类圆形,大小不等,局部隆起,边缘不规则,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经治疗后,121例患者分别在术后7-22d治愈出院。
3 讨 论
3.1 影响因素 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的有关研究,目前已经有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产妇身体方面的原因,包括产妇营养不良、过度肥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贫血等,都直接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本组病例中,就有妊娠高血压疾病15例,体形肥胖13例,糖尿病12例,贫血7例。这部分孕妇,应该给予营养支持和针对疾病对应治疗。
3.1.2 产妇心理方面的原因,一些产妇手术后情绪低落,担心子宫恢复及手术切口愈合状况等。这部分患者可进行心理沟通,加强思想工作,使其减轻负担、放下包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1.3 无菌操作不够严格,可导致切口感染。
3.1.4 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也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3.1.5 生产过程中,阴道检查会使生殖道正常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致使某些病菌乘虚而入,进入宫腔、胎盘、切口等部位,引起感染[4]。
3.1.6 手术时间过长,使创面组织长时间暴露与干燥,以及组织牵拉损伤,必然致创面上的缝线、凝出血点增加,这样会使局部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加,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加。长时间的手术操作,手术钳对切口组织的挤压、创伤等因素,可致脂肪层发生氧化分解,发生无菌性炎症,影响着切口愈合[5]。本组患者手术正常时间完成者96例,时间延长者15例,两者比为6.4:1。
3.1.7 虽然手术间的环境、手术视野的准备、器械的消毒等方面,导致切口感染的机会较少,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
3.2 诊断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容易诊断,重要的是在剖宫产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特别是要在早期注意切口恢复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
超声检查是发现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观察术后子宫恢复情况,并且能够明确切口局部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为实质性、还是混合性或液性区,而且还能观察子宫周围有无异常等,超声检查也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3.3 治疗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氏菌、化脓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性感染。本组中,大肠杆菌58例,链球菌10例,葡萄球菌21例,32例无细菌生长。因此,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加抗厌氧菌类。庆大霉素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抗菌效果。抗厌氧菌感染可采用甲硝唑治疗。在治疗时,我们除了及时应用抗菌药物以外,对于切口部位皮肤疼痛、红肿,或有硬结者,均给予微波理疗等物理疗法。对于有液体渗出者,对皮下组织进行探查或行清创术,局部用过氧化氢冲洗,每天换药一次,用0.1%雷佛奴尔纱条引流。部分病例血肿、脓肿较为局限时,我们采取空针抽出液体,帮助其恢复。
3.4 预防 产前阶段预防,孕期应适当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以增强身体素质,纠正或治疗孕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患,孕妇慢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可给予高蛋白及高糖饮食,并补给各种维生素。产程阶段预防,进入产程后,特别是已破膜者,应不做或少做阴道检查、导尿和肛查,确实需阴道检查,需保证无菌操作,需要行剖宫产者要及时进行,不要延误时间,以免造成产程延长。要做好产妇心理指导。还要加强手术间的环境、手术视野的准备、器械的消毒等方面工作,手术方式也是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产后阶段预防,重点是产妇身体、心理状况的调整,以及抗生素的应用。
总之,增强医护人员、孕妇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非常重要。重视产前检查的各个环节以及孕期保健的正确与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及时明确的诊断,对于切口的及时治疗和早期愈合十分关键。另外,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了解治疗中的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春,李燕.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64-1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2001.
[3] 王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9(2):72.
[4] Liabsuetrakul T,Lumbiganon P,Chongsuvivatwong V.Prophylac-tic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for cesarean section[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2,14(6):503-508.
[5] 王莉莉.剖宫产术后发生的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