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综合题的审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综合题的审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综合题的解答中,很多同学会出现读题后一片茫然,无从下笔或者答非所问等现象,导致得分不高。但是给出答案时,又会懊悔不已:答案所给内容都是自己很熟悉的!这是由于审题不清,不能读出试题中所给出的隐含提示和问题要求所造成的,导致失分或得分不高。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审题技巧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试题从结构上看一般由题干(情境材料)和试题设问两部分组成。审题时,首先搜索题目中心词,必要时可采用标记法(如添加着重号)来提醒自己应围绕着中心词和要求答题;其次审条件限定词,依据条件限定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最终形成符合题意的答案。

一、做好题干的审查

试题的情境常由文字和各种图表构成,一般它会对题目时空范围和情境内涵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规定。由于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常常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且提供的信息也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考生对每一条信息既要有准确的把握,又要有对信息提炼、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1. 图表材料的审查

地图考查的内容覆盖范围广泛,图形设计新颖,主要考查考生对图的判读、迁移等能力。在判读图表时,考生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失误,所以要想对试题进行正确解答,就要遵循判读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要认真仔细审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设问指向;二要看清图名,明确图名中包含的地区、时间、图示要素等关键信息;三要仔细研读图例和坐标,要注意不同图例反映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四要判读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 ( 包括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等 ) 并思考成因,在分析数值大小时,特别要注意数值的峰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并思考其成因,如果是复合图,要注意判读不同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五要根据试题设问要求正确读数,进行适当的计算,并联系相关知识,找出地理事物的规律,解释或分析、描述地理现象,正确作答。

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答题时要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

2.文字材料的审查

阅读文字材料时应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中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会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二、试题设问的审查

最重要的是把握题目设问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命题方向,有的放矢。答题时要明确设问的指向与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词语,把握好答题的角度和层次。常见的的地理综合题关键词及答题一般答题思路如下:

“描述” ——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 ——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

“阐述”

——要有分析和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 ——

要举出实例并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或“分析” ——

要回答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比较” ——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不能只答一个。

“意义” ——要注意正反两方面作答,既有正面意义又有负面意义,既有本地区(事物)意义还要答其他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回答要全面,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和其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 。

“措施” ——一般答出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管理措施。

“判断”——明确给出结论并写出理由。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上升、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等关系。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等。

“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2011海南卷)

解析:材料中给出北方局部区域图,图中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大小和数量及其分布,以及公路、铁路交通线的分布。设问的关键词为“城市密集原因”,限制词为“东南部”、“结合所学知识”(当然要结合的是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并要求为“简述”,所以概要描写出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即可。所以答案要点为: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