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动中国”:淡化了的典型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时值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留下了眼泪。“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是不是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报道方式,而且也是中国媒体中常见的内容,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也是中国新闻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感动中国”是不是典型报道?
典型之所以称为典型,是指它是某一类型的代表,是指寓于共性中的个性。再看看感动着中国的人们:农民工魏青刚――三次跳入海中搭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他是助人为乐的典型;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十年磨一剑,占领国际科技前沿,报效祖国的典型;邮递员王顺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爱岗敬业的典型;残疾人舞蹈演员邰丽华――追求光明、战胜困难的的典型;青藏铁路建设者,乡村卫生员李春燕;当代孝子田世国;抗艾英雄桂希恩等等,一系列人物和团体,他们都是引领一个时代,昭示一种精神的典型。
但是,人们在观看“感动中国”时,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我们所看的是典型报道。原因何在?因为“感动中国”是一种淡化了的典型报道。
形式上的“隐藏术”
谈到典型报道,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先进、落后、中间等等政治概念。既然有先进、落后,那么就要有一种凌驾于先进、落后之上的力量来钦定,而媒体在人们的观念里就充当着这样的角色。典型报道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供人们学习的榜样。在报道过程中,媒体故意“拔高”、强扭角度、厚此薄彼、牵强附会的做法,使人们对典型报道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是抵触情绪。
“感动中国”,作为一种“改良型”的典型报道,它换去了传统的典型报道的外衣,特别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
1、平静产生震撼
“感动中国”没有拔高,对每一位候选人事迹的讲述都是用平静的语气。每一位被访者都是用平静的口吻叙述着他们所作的事情、他们肩上的责任,在这里你听不到豪言壮语,看不到轰轰烈烈,只有平静。例如对钟南山院士的报道,看到同事病倒下去的感觉――就像没有硝烟的战争,他把自己摆到了战士的位置上;他向卫生部提出请求,把最严重的患者送到呼研所来,这是他的责任,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面对SARS的肆虐,一位老人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的责任感,坚定的信念以平静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平静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刹那间,双重的平静叠加成一种震撼,震彻人的心灵。那是一种感动,源于平静。
2、真实才是源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更是典型报道的生命线。“感动中国”之所以让中国感动也源于真实,失去真实的“感动中国”只能叫做欺骗中国!厚此薄彼,牵强附会的做法是坚决杜绝的。另外,细节是表现真实的有力工具。如为了一个陌生人,农民工魏青刚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无惧无畏。然而在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面前,这位来自河南农村的小伙子却显得有些紧张,只是说:“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你,人家有困难你能不帮助别人?”纯朴的话语,细节的展示,等于真实的显现。这种毫无修饰的情景给观众绝对的真实,也给观众绝对的感动。每一份感动都来自对真实的展现。
3、精神感动中国
真正支撑“感动中国”的实际上是候选人的精神。每一位候选人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之后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感动中国”的灵魂,是这种精神深入人心,让中国感动。就像央视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选标准的解释一样:这些人可能身份各异,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有的可能曾经见诸媒体,有的也许还不为人知,但是,他们共同的特质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同时,这种让整个中国感动的精神,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对某一种个人行为,个人人格的赞颂,而是这个时代的选择,整个民族的选择。一次次感动中国的人们:桂希恩、刘姝威、田世国、徐本禹……从他们身上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价值标准,而是一个民族的价值标准,这是足以让整个中国感动的标准。
在社会变革中,引发了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人生价值思考。在经济杠杆特别是金钱作用明显增大的情况下,主流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在价值标准的选择上也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感动中国”所树立的价值标准正好给了彷徨中的人们一个及时的答案。社会的探索能够在他们身上找到答案。这就是感动中国的时代感,价值观认同不断引导着观众,就是典型的魅力所在。
用平静的方式表达,以平静的方式展示,源于生活的真实,凝聚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感动中国”的感动方式。
心理“按摩术”
“感动中国”让中国感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收视心理。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节目,或激动或平静,时喜时怒,时哀时乐,看似简单的收视行为,暗含了复杂的心理活动。电视观众的视听心理活动有意识无意识地遵循一些普遍性的心理法则,如对立原则、自主原则、和谐原则、平衡原则、自我实现原则、补偿原则。“感动中国”的报道就悄然契合了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为观众进行了一次次有效的心理按摩。
1、契合对立原则
对立原则指人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与通常的观念、情感、行为相对立的,非功利性的原则。“感动中国”的报道其对立原则里的非功利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歌唱演员丛飞,有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兼起了183名贫困孩子的“爸爸”。他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借贷。可是,一个支撑别人站起来的人,自己却重重摔倒了。
2、契合自主原则
在电视的视听行为中,自主原则表现为追求自觉自由,坚持自己的偏爱嗜好和选择取向。在整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过程中,给了观众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决定权就在你手中”,10位得奖人由观众投票选出,自主原则充分体现。这种选择的结果,牵动着观众的心,有效提升收视率。
3、契合自我实现原则
“决定权就在您手中”,这种适度的参与以及节目的互动,使“感动中国”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认同,满足了观众的潜在欲望,契合了观众的自我实现原则。
在内容上,“感动中国” 的候选人多数来自平民阶层,本身就是平民百姓, 在现实中很少有机会成为瞩目的焦点,然而在“感动中国”中有了这样的机会。每一个平民阶层的候选者的入围,对于普通的受众来讲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实现。
对立原则、自主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恰恰是现阶段受众最普遍的、最易受其影响的视听心理法则。原因是,我们曾居住于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思想都统一于唯一的真理性标准,这种统一压制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自我与自我实现便成了现阶段这个变动的时代中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从视听心理和社会心理上讲,“感动中国”悄无声息地取得了成功。
强大的媒介推广阵容
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1月3日到1月15日,网友、观众和读者的总投票数达到九十余万张。这样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来自强大的媒介推广阵容,而且在连续四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过程中,“感动中国”四个字中似乎已经透出一丝丝商业运作的味道来。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2年10月,由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在当时所有的宣传渠道中,其公信力是最大的;另外,在覆盖面以及传播速度上,中央电视台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003年3月,《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一书出版发行。这可以看作是节目衍生品的开发。这本书的发行既得到了经济效益,又延伸了“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的影响力,同时也延伸了“感动中国”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03年11月18日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评选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在世纪坛召开了隆重的新闻会,国内上百家媒体参加了会。会上了活动相关信息和组委会推荐的25位人物的详细资料。这次的会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架势,“感动中国”在为自己造势,“注意即是被消费”。
在“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选过程中,中央电视台指定30家地方合作媒体,共同寻找感动,传播感动。多家媒体联动产生“和声效应”,这种宣传效果远远超过了央视一家演“独角戏”的宣传效果。同时,2004年2月1日,央视国际网站20位候选人资料,开始网上选举投票,网络的力量加入到了“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选中。
在“感动中国”的媒介推广中,央视不但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力量,同时还借助了地方媒体的助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个也没有少。“感动中国”之所以让中国感动,媒介推广的力量不可小觑。而今《感动中国》也因为节目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了1450万元。这样可喜的成绩会让“感动中国”更加感动。
笔者认为,“感动中国”不仅是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为典型报道换上了新的外衣,而且树立了新的报道运作模式,为典型报道开辟了新的道路,是与时俱进了的典型报道。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