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国文人画之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国文人画之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为文重在论述文人画的艺术精神,结合古今文人画之特点和要素分类阐述之,文人画自古重人品轻技能,重学问思想轻形式,文人画艺术之精神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的浪漫主义情怀。同时亦为多重人格之组合,反映更加具体丰富真切之人生,文人画在当今科技现代化之际仍不失为最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之一。

关键词:精神;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何谓文人画?《辞海》中解释为:“‘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

董其昌云:“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即为历史界定而未述文人画之概念和意义。评论文人画之概念与意义者,晚清陈衡恪《文人画之价值》其中意义明晰:(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谓“文人画”。又云,文人画重精神,不尚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

文人画重精神,何谓重精神,何谓精神(精神优美者),精神即为人之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简言之,意识形之于态也,意识形态之特征。为文重在论述文人画之精神,故需先论文人画家之意识形态之特征,陈衡恪又云,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现分别而论之。

人品者何,人之品格等地,亦谓品格之高下也,盖吾国论艺甚早既有书品即人品,画品亦人品,甚而至于文品即人品之说也。但凡历代留名于史册之文人画家,人品皆不至低下卑劣焉,人品高尚者即人格高尚者也,王维,坡,米芾,元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清四王四僧、近现代如黄宾虹、齐白石皆人品高尚者也。以上诸文人画家或许有疑唐伯虎风流成性奈何人品高尚,余谓六如居士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实为人格美,再者如其诗云,不耕地来不种田,不炼金丹不羡仙。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又,其友推荐为杭州某地为官,唐谢绝之,因其时政治腐败,不愿同流合污也,且唐六如诗书画皆擅。

陈寅恪尝谓,真正知识分子要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人格不独立,亦无自由之精神,人格之独立亦谓人品之高尚,独立之人格实乃伟大之人格,伟大之人格亦为儒家文化称道的正人君子矣。是君子则独立不惧,群而不党,先天下之忧而有,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人品即以高矣,气韵不得不至。可谓,艺术修养之高下与人品人格之高低有一定之关联,法国文豪罗曼·罗兰亦谓,没有伟大之人格,就没有伟大之艺术家,伟大之行动者。

学问,实为文人画家之基础,没有学问的画家仅是画匠,水平再高其影响也微,对社会家国之贡献亦小矣。且不为本文论述之内容。历代文人画家,学问精深,几无与匹之,不一而足,再者,绘画固为学问,甚而至于,文人画家皆诗书画印俱佳且相得益彰也欤。

才情者,实为感情之丰富加之才华之卓越,多情是佛心,留恋于世间万事万物,触之者皆易生情,于是乎,文人画题材之广,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几乎世生万物皆入画,即如佛法,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粟见沧海。张彦远总结云:“是知书画之艺,皆需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又,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意气所到。其皆为才情也。

思想者,概绘事之构思,创意,想法,或思维修养,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就艺术创作而论,无构思、创意皆不类艺术更非为杰作,其人亦平庸,平庸者无足论也。

以上诸论述为文人画精神之具体耳,如就中国绘画之本体而论,文人画重写意传神,重表现,重抽象,尚内美;就中国绘画创作论,文人画体尊人品,尚学问;依中国绘画之存在方式论,文人画体重过程;按美学形态来看,文人画体简率冲淡,有荒寒野逸之美。

一、文人画语境下之——逸

逸笔最早由宋代刘道醇提出,刘道醇在评石恪“减笔画”时写道:“喜作诡怪,自擅逸笔。”后由黄休复、倪瓒等文人画家传承并发展为文人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逸”愿意指人之品格,《论语·微子》曰:“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论,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何晏就孔子言论作注解曰:“逸民者,节行超逸也”又,徐复观先生论逸有三类,高逸,清逸,超逸,即人品之逸也。故文人画品皆逸品矣。逸品之难,黄休复于《益州名画录》云“画之逸格,最难其俦。卓规矩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彭修银先生就逸之语意转换分论逸之审美特征,如:魏晋之壮逸,唐代之俊逸,宋代之淡逸,元代之高逸,亦与“逸”论述详尽无余。

徐复观先生从神与形之辩证关系,对魏晋时之“逸”进行了分析,谓,神不离乎形;但由形而见神,这形已从品藻者的观照中升华了上去,既已经是升华了上去,则此时所把握的形,便不可能是形的全貌。升华得愈高,原来的形,便保留得愈少,神的呈现也便愈真切……升华升得最高时的形相,即是“逸”的形相。严格的说,“逸”是神的最高表现。即“逸”之落实于绘画技法便是写意手法,甚或至于水墨写意手法也。

二、文人画写意精神

“写意”作为文人画美学传统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既有内在的逻辑结构,也有着严格的历史规定性。作为其逻辑结构,它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而是,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且,不求形似,水墨渲淡,即在所描绘之物象中寄托个人之情怀意绪,写既有书法用笔之技法亦有抒发,发泄情怀之意,意即意象,是艺术家对所观客体之升华和抽象之结果。意象思维是中国文人画家重要的思维方式。就艺术本质而论,意象比具象更本质更直接,正如董欣宾先生说:“中国画追求的是无数时空段中类相的本质性复合,西方画追求的是个别时空段中自相的表象再现。即西方人画你的肖像,只画你此时此刻瞬间的色相,中国人却要求画你永恒的形象,即把你一生浓缩到一幅肖像之中。你一生所表现的色相当然就是无数色相的复合了,众彩复合为黑,众光复合为白,复合的最大量和最高层次便是黑白。”

所以文人画重水墨表现,不仅是传统之水墨为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需要。

文人画的时代精神无不体现画家的主观性,偏重于表现画家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亦即浪漫主义。正如黑格尔所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人画从宋代开始已经强调个人意趣之自由抒发,元代追求“心手相忘,纵意所如”。倪瓒之“仆之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些都是浪漫主义的审美特点。

三、文人画当代语境下之精神与现状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不同领域都产生了一定之影响,绘画之发展亦无例外,照相技术的普及与快捷,使得传统写实手法的绘画受到挑战。当然,写实绘画亦有照相技术不能代替之功用。这给中国文人画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时代契机与思考。

首先,传统中国文人画就不太考究绘画技法之功夫,而更多的是表达主观情感,重在绘画过程而不计较结果,其次,现代的画家,由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就传统绘画基础和文化修养,包括用于绘画专业的时间分配远不及古人,故技能与文化底蕴亦逊于古人。但如今是信息化社会,交通便捷,交流频繁。每个人接受的信息皆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就给当代的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为中国的文人画家虽然于绘事极具浪漫主义倾向,但绝大多数画家皆落实于具体的现实人生,即于人生却真切的思考,又具有现实主义生活观倾向。现实人生是文人画家创作源泉与成长之基。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关注与思考就不会有超越现实、追求意象世界之升华。

所以说,中国的文人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超越皆非一般艺术家和其他行业之可比也。如:近现代之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当代之吴冠中等皆优秀之文人画家。

总之,中国的文人画家从文化范畴来说,兼有儒道释三家文化之长,从艺术精神来论又兼禅宗与道家文化之优。文人画仅是落实于人生思考的一种美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