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枣树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枣树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彤彤、甜滋滋的,这便是邻居三奶奶家的红枣。想起了那好吃的红枣,就记起了三奶奶家的红枣树

老枣树每到春末便郁郁葱葱,焕发出勃勃生机,可她的皮肤仍旧干瘪得很,和三奶奶的皮肤没什么两样,枝桠婆娑多姿,个子嘛,跟三奶奶家的茅草房也差不多,至于岁数嘛,听三奶奶讲,与她自己的年龄差不多。

老枣树,没有红装素裹的桃花姑娘好看,也没有亭亭玉立的荷花少女那样风度翩翩……在我的心窝里,她和慈善的三奶奶一样,整天佝偻着身子,默默地生存着……

邻居三奶奶,面容十分清瘦,额上被岁月无情地刻上的皱纹,密密的,深深的;整个脸庞,像她家的那株老枣树的树皮,她稀疏的银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小髻;她穿着青灰色衣服,扣子是小疙瘩样子的;腿扎着黑色的绑腿;锥子形的小脚迈着小碎步;柱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拐杖,佝偻着迈步,可半天也走不了多远;看上去,总是一副仁慈、质朴的样子。

儿时,春秋季节,那枣树底下便成了我和伙伴们的乐园,坐在树底下的大石头上,爽风一吹,夹杂着枣的清香,十分惬意。靠枣树根“住”着一块矮于其他石头的方石头,是供三奶奶专坐的,只要有人看见上面搁上了“蒲团”,这时,就能听到有伙伴稚拙地吆喝声道:“三奶奶吃饱了,快来听拉呱。”三奶奶很善于讲故事。这在我们乡下称拉呱。一听到这吆喝声,我就拿着煎饼,光着脚丫飞出屋门,来听三奶奶拉呱。只见,三奶奶慢慢地把拐杖倚在枣树上,慢慢地坐下来,悠悠地拉着呱。拉呱时,可以看出,三奶奶没有一颗牙齿,可她讲得那样认真,那样诱人,那样自如,我每次都听得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一切……

那时,三奶奶的拉呱,对我们是有很大诱惑力的。可以说三奶奶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拉的呱中的道理,教育了我怎样做人。她讲的故事是那样普通:有地主、有穷人、有神仙、有恶人、有善人……伴随着三奶奶讲的故事,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啊,那故事像枣儿一样甜!

山里人是大方的,三奶奶更不例外。

一到秋天,青青的大枣渐渐被秋风吹红,馋得我们垂涎三尺,整天在枣树下转悠,实在等不及了,我们便用石块去打,有时干脆几个人持一根长杆子打。三奶奶从不生气,从不打骂我们,反嘱咐我们别让石块砸着头。然而,有一次三奶奶的拐杖差点打在了我的头上,可结果,我分明听到她那拐杖“噌”的打到了地上。那是因为,我们用石块打枣,不小心把三奶奶的瓦罐打破了,伙伴们都窜了,只有我没跑。那次我哭了,怕父亲知道此事后会打我。三奶奶把我送回家,对父亲说:“没事,你可千万别打孩子,千万……”唉!三奶奶总是这么爱我们。这和魏巍的蔡芸芝老师又是多么地相似啊!中秋节到了,三奶奶便把收下来的枣晒好了,一嘟噜一嘟噜串起来,挨家挨户地送给我们,而我们又都去看三奶奶,给她送月饼,并在那老枣树下听她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三奶奶家枣树上的红枣比村里任何一家的都好吃。老枣树给了我们好吃的枣,给了我们很多营养……而三奶奶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我心里,三奶奶就是那棵老枣树!

啊,三奶奶――老枣树!

(指导教师陈荣昌)

主题点评

文章以“老枣树”为题,看似写树,实际上是以物写人。句句不离树,事事不离人,人树两呼应,相得益彰。作者这种人与物相互关照的写作手法,真是别具匠心。他借助老枣树,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三奶奶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而无声地赞扬了其仁慈、质朴、宽容的高尚品德。

结构点评

文章一开始就写红枣和枣树,呼应标题,同时明示读者枣树是老奶奶家的,它有着许多与老奶奶共通的特征,自然过渡到人物描写,干净利落。

中间部分述说人物故事,以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夹叙夹议,但也未脱离老枣树,奶奶的故事就像枣儿一样甜,奶奶默默地奉献自己就像枣树默默奉献果实。突显人物朴实无华。

结尾,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三奶奶的爱戴之情,首尾呼应,表达主题:三奶奶就是那棵老枣树。

写作建议

以具体的物象特征来映衬人物的刻画,两者交相生辉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我们在处理写人的作品时,如能娴熟的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技巧,人物的刻画会更显张力。

选材点评

这篇文章在选材上并无高明之处,材料无非是“三奶奶”讲故事、说道理、宽容孩子的过错等小事,但作者懂得选择“老枣树”这一物象来映衬、烘托人的形象,从而,使平实的人更显其特殊的内质,别有一番韵味。

语言点评

语言质朴、流畅。善于使用过渡的句子来稳固文章结构。如在描写叙述三奶奶讲故事之前先铺设一个场景,然后小朋友一声吆喝“三奶奶吃饱了……”自然地引出下文。再如:“山里人是大方的,三奶奶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典型的过渡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