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色素痣的切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色素痣的切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针对色素痣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2月于我院烧伤整形外科进行色素痣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电离子治疗法,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法。统计患者一次性根治的个数,观察发生萎缩性、增生性瘢痕的情况,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根治个数高达47个(100%),远高于对照组的22个(44.9%),观察组发生增生性、萎缩性瘢痕的概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切除手术;疗效观察;色素痣;瘢痕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52-01

多数色素痣患者受到外观的影响会产生自卑、消极心理,且担心少数痣会产生恶变,增加致癌的概率,而进行祛痣处理无疑是帮助患者消减心理障碍和降低恶变概率的最佳手段。现阶段临床治疗色素痣多数采取多功能电离子机来处理,极少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模式。本院选取了2009年7月~2012年12月于烧伤整形外科进行色素痣治疗的患者35例,对其采取切除手术模式,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2月于我院烧伤整形外科进行色素痣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全部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4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维持在8~61岁之间,平均年龄36.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维持在9~60岁之间,平均年龄36.3岁。针对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电离子治疗法,针对观察组35例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法。入选患者色素痣大小和绿豆、黄豆、蚕豆差不多,多数分布在面部和颈部。观察组35例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法处理了47个色素痣,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电离子治疗法处理了49个色素痣。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色素痣情况、性别等因素,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切除法

引导观察组患者暴露色素痣位置,按照常规流程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铺巾,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手术位置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处理,等待麻醉生效后寻找色素痣周围顺皮纹的方向,以梭性方式将色素痣切除干净。针对创面张力较大的患者使用规格为5-0的可吸收线、7-0尼龙线来缝合切口,使其缝合出来的分层清晰,针对无张力创面的患者只需要使用7-0尼龙线,采取全层缝合模式,等待创口边缘已经接正、整齐后即可对其进行清洗处理,保证切口包扎的时间有1d,第二日即可进行创面换药工作,同时采取暴露治疗方法,手术完毕后5―7d即可将缝合线拆除。术后到拆线期间禁止创口接触水等液体,可通过口服抗生素或创面外用抗生素软膏来预防感染,连续用3d即可。

1.2.2 电离子治疗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型号为GX-III的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来祛除色素痣,首先将治疗机调至短火状态,保持12V的强度,准确判断皮肤色素痣的面积大小,同时考虑患者对疼痛的忍受情况,可使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处理。找准手术位置后使用半径为0.1mm的金属触头来碳化色素痣,尽量使用浅扫描方式来处理,手术完毕后使用浓度为0.6%的红霉素眼膏来涂抹碳化创面,在术后的30h内禁止接触液体,等待一周左右后凝结痂皮会自然脱落掉,一旦有患者出现痂皮未脱落的情况,在30天后即可进行第二次电离子治疗。

1.3 疗效标准

等待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半年后即可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和比较。当患者术后皮疹现象已经完全消失,且手术留下的创面已经恢复正常肤色即可判断为治疗痊愈;当患者术后皮疹消失无迹,创面留下了不太显著的萎缩性、增生性瘢痕,或还存在线性切口痕迹,即可判断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次数超过三次,皮疹仍未得到解决,即可判断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3 讨论

传统模式中治疗色素痣都是使用多功能电离子机,但采取电灼烧、腐蚀的方式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且很难达到根治,而针对半径大于0.5mm的色素痣患者尽量采取手术治疗模式,降低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概率。手术切除法治疗色素痣效果显著,按照组织顺皮纹方向进行梭性切除,使得创口能按照平整、自然的方向愈合和生长,保留患者皮肤美观的一面。该手术方法一次根治性高,术后发生萎缩性、增生性瘢痕的概率极小,只需要半年手术位置即可无痕迹,是治疗色素痣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冬梅,杨镓宁,陈明懿,潘宁.面部色素痣分次手术切除策略及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113-115.

[2] 梁志华,晏鸿,安波,李奇军.圆形切除色素痣5l例效果观察[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1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