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江学者”一年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江学者”一年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盛夏,以色列工学院。

诺贝尔奖得主阿龙・西查诺瓦博士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重庆的邮件。

邮件中,重庆诚邀阿龙赴渝,参加10月举行的“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

“哦,重庆。”阿龙眼前一亮,“那是宋博士工作的城市!”

这位医学泰斗欣然应邀。

和他一样,十多位国际医学大师受邀后都表示:愿赴重庆!

这就是“两江学者”宋伟宏的号召力。

成为“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的一年中,宋伟宏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引进了一支世界顶尖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唐氏综合症”资料库,促成一批大师级学者来渝交流……

在这些成绩背后,一个承载着重庆人才梦想的宏伟计划,正彰显出强大的活力。

求贤若渴

2010年初春时节,重庆市儿童医院院长办公室。

加拿大UBC大学校长助理、重庆重量级医学专家宋伟宏推门而入。

“经医院党委决定,推荐你竞聘首期‘两江学者’!”院长李廷玉笑容满面,递过一张申报表,“这可是我们重庆的‘院士工程’!”

“重庆的‘院士工程’?”宋伟宏心中一热。

这是2010年3月,重庆“两江学者”首期岗位申报工作正在全球推开,众多顶尖人才争相报名竞聘。

如此大张旗鼓的背后,投射出重庆对高端人才的渴望。

“北京有1000多名院士,上海有200多名,天津也有30多名。”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谢辛说,“重庆只有十名!”

雪上加霜的是,从2003年以来,重庆在“两院”院士评选中连连落败,八年间未产生一名院士。

这座科研院校和企业密布的城市,为何遭遇如此尴尬?

“重庆虽有一定人才基础,却缺乏整合和培养机制。”谢辛说,机制缺位,使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形成体系,导致学术成果轻、人才成长慢、品牌影响小,难以催生大师级人才。

2009年下半年,市委组织部人才处投入一场大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重庆量身打造一套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选拔一批“院士种子”。

同年底,《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实施办法》出台,“两江学者”特聘专家(教授)计划正式启动。

“‘两江学者’计划是我市最高层次的人才专项工程。”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平说,“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建立适应重庆需求的高端人才梯队。”

为此,计划立足重庆之需,评选出首期25个特聘岗位,涵盖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制造、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

一场针对顶尖人才的招聘,随即在全球展开。

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宋伟宏递交了申请表。

2010年8月,经过严格评审,他从133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期“两江学者”特聘专家。和他一同晋级的,还有来自各学科的15名学界大腕。

倾情相待

2011年盛夏,重庆交通设计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家柴贺军,正在全力开发一种科研软件。

“两江学者”特聘专家的身份,为他解决了这个项目的全部经费。

“既然是‘院士工程’,就必须有最好的硬件配套!”姜平说,不管是资金、项目还是其他待遇,重庆都堪称一流:每年,市财政会给予专家团队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每月,特聘专家会获得岗位津贴5000元;此外,设岗单位还将提供两倍于此的配套经费……这样,特聘专家获得的科研启动经费,每年至少在60万元以上。这几乎相当于院士的待遇。

2010年底,市卫生局。

这些天,局里连开了好几个会,内容只有一个――讨论16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的投放。

“按老规矩办。”有人说,每个项目分一点,这样最公平。

“不行!”局党组书记夏永鹏当即反驳,“像那样撒胡椒面,算什么重点培养?”

最后,局党组决定,优先投放给重点人才项目。

作为投放第一梯队,四名医疗领域的“两江学者”获得了这笔经费的50%。

从市卫生局到市科委,从市经信委到市教委……每一个参与计划的部门都倾尽全力,为“两江学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然而,一个顶尖人才的诞生,仅靠这些还不够。

联动服务

深秋,一场“头脑风暴”席卷重庆。

这天,16名“两江学者”聚集一处,自由交流。

“你的铝材料研究,结合我的新型汽车项目,定能珠联璧合!”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副院长詹樟松一脸期待地说。

他对面,西南铝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林林面带微笑,不停地点头。

相谈甚欢间,智慧的灵感跨越学科界限,频频闪现。

“这样的‘头脑风暴’,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林林说,“享受如此服务,让我甚为感动。”

“引进人才靠硬件,留住和培养人才就要靠服务。”谢辛说,“没有优质服务,就没有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最终会导致人才流失。”

他和同事们正在做的,就是打造这样一种联动服务机制。

2010年9月,首期“两江学者”一上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的干部们便逐一造访16名专家,征求他们对“两江学者”计划的要求、建议和意见。

像这样的走访,每隔几个月就会进行一次。

项目申报、职称评定、成果评奖、子女入学……走访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被逐一汇总,并规定时限解决。随后,人才处召开协调会,邀请人力、教育、经济、科技、卫生等部门参加,根据特事特办、周到服务的原则,通过多部门联动予以解决。

这就是“大部门”服务机制。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部门各干各的事,一遇到跨部门的问题,大家就没办法了。”谢辛说,“大部门”服务机制克服了这个弊端――通过多部门联动,行政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形成了“面对点”的服务体系。

机制的健全,带来了人才成长环境的明显改善。

巨擘摇篮

2011年8月12日,重庆市儿童医院科技楼。

会议室里,一场“两江学者”年度考核会即将开始。

面对来自人力、教育、科技等部门的考核组成员,宋伟宏一身正装,开始述职。

他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日子。

一年前,他刚到重庆,就成为“两江学者”中的一员。

一年来,这座并不富庶的西部山城,竭尽所能为他构建梦想平台。

从那时起,他立志要让重庆成为世界痴呆症研究的最前沿。

他没有食言。

聆听着“两江学者”的述职,谢辛和同事们感到由衷的喜悦:一年来,首期16名“两江学者”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五个,发表学术论文56篇,编著学术专著七部,申请专利16项,开发新产品11个,创新技术体系五个,实现经济效益两亿多元……

今年6月,黄跃生、杨培增、夏庆友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同年9月,宋伟宏作为扎根重庆的外籍专家,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并受到了总理的接见。

对重庆而言,冲击“两院”院士的第一梯队已基本成形。“作为重庆构建内陆人才高地的第一梯队,‘两江学者’计划将成为未来院士的摇篮。”姜平说,“按计划,我们每年会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两江学者’,推荐参评‘两院’院士。”

在培养顶尖人才的同时,“两江学者”也在改造着重庆的人才结构。

一年来,16名专家引进海内外学者70人,参与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上百人。每一名专家身后,都催生出一个茁壮成长的人才团队。未来四年,重庆的“两江学者”将达到100名。届时,他们将为重庆培养数以千计的科研人才。

“两江学者”效应初显,重庆的扶助力度也在增强――对考核获评优秀的“两江学者”,重庆计划给予30万元科研经费作为奖励,奖励额度甚至超过了“两江学者”岗位经费。

一座冲击顶尖人才、培养高端人才、挖掘新生人才的“金字塔”,正崛起于两江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