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和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和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四点思考,从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习惯培养、规则的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构奖励、客观的科学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规则习惯科学评价一、小组合作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有竞争型学习、个体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三种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其他两种学习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需要互动,配合和支持,有利于成员之间拓展视野,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成员们处在一种利人利己的学习情境。

虽然小组合作优势明显,但是目前教育一线教师从小所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竞争型学习、个体型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并且在工作后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缺乏相应的培训,以至于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出现课堂很热闹,却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目前中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规则、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分析得比较少,实用性较差。本文根据有关文献以及自己从事课堂教学经验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进行探索,具体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基本习惯的培养、小组合作奖励结构、客观的科学评价进行分析。

讨论这些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和谐、更加有效率地参与课堂中,发挥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

二、目的和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甚至是相互作用,生生之间的合作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身心发展的影响都更有力。

1.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相比,生生互动更加亲切,学生更能通过互动熟悉各种社会角色,培养沟通与合作的技巧和对事情有更好的应变能力.

2.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的合作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尤其是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学习让生生直接交流频繁,可以从某个方面预示着学生未来的人格发展,如果小学阶段就出现不合群,那么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在未来的心理和人格方面的变态.

3.生生互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观点将碰撞产生创意的火花,相互间的观点能受到启迪,而学生之间原有对事物的理解差异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更加丰富的理解。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习惯的培养

合作互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色,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首先要体现合作互动原则。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1.学会倾听。首先,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的要求,了解任务的步骤和目的。其次,还要学会倾听同学的语言,理解同学的语言,进而提出赞同、补充甚至是反对意见。

2.学会分工。在现有的常规课堂当中,一般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根据座次就近原则进行分组,那以这种混搭形式的分组,就存在分工的问题。由于小学3~6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完成科学实验,操作员这个角色最受欢迎,大多数小组接到任务以后,都愿意充当操作员这个角色,造成不合理分工,由谁去分工。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采用轮换负责的方法,先由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分工。活动结束后让各小组负责人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分工的,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进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

3.学会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都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综合全组的意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本组的结论,并且小组讨论也应该是有组织者的讨论,这样小组讨论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二)规则的制定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经常是教师刚出示任务,教室里马上就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而老师就得立即在此前提是学生先思考,再讨论。

一般科学实验课需要到专门的实验室去上课,6人组成一个小组的圆桌,共8个小组,学生平时在教室上习惯了,一般1-2周会换到实验室去上课,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会比较好奇,面对器材和新的小组同伴,自然就没有在课堂上那样坐得住,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与同伴发生争执。

因此,除了习惯的培养以外,规则的制订就比较重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科学课上要制定规则:首先,是实验课前的座位的安排,先根据学生的人缘、兴趣相近的自愿自行组合成一个小组,如果小组内出现不合作的成员,小组可进行投票踢人,直至小组成员能互相合作为止。其次,是实验课中的要求:(1)进入实验室后都应该面向教室黑板坐好,而不是讨论甚至是触摸器材。(2)先知道要做什么实验,再制订实验方案。(3)在老师发出指令后(铃铛响)开始或者暂停实验。(4)实验完成后由老师指定一个人代替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结果。再次,是实验课后,老师要求小组把所有器材都收拾整齐干净,静坐在位置上,等老师检查合格的情况下方可离开。

此外,有些实验课是可以在教室里分组,这时一般根据座位来组建小组,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安排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内事物。

(三)小组合作奖励结构

小组合作奖励结构,奖励结构是指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行为的方式,主要包括:①奖励类型,如分数、表扬或物质性鼓励;②奖励频数,如奖励间隔时间的长短、奖励数量的大小等;③奖励的可接受性,如直接奖励或间接奖励;④奖励的对象,如面向全班、面向小组或面向个人。

小组合作学习从传统的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有奖励应该以小组为对象,并以小组成员的总体成绩为奖励标准,这样既可奖励小组又可兼顾个人成绩。促使学生们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四)客观的科学评价

在小组汇报交流中,我们常听到“我认为”“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认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而不是“你们的”。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偏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对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首先,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其次,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也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于乐颂,张天宝.试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08,(03):40-44.

[2]谭宏梅.小组合作学习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4):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