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对摄像景别知识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中学生课余时间观赏影视节目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大,大有超过阅读书籍的趋势。对这种现象很难作了简单的否定或肯定。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只能因势利导,如果能使语文教学与影视镜头相结合,倒是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语文教学的内涵与生活的外廷相等。语文教师必须密切注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前中学生课余时间观赏影视节目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大,大有超过阅读书籍的趋势。对这种现象很难作了简单的否定或肯定。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只能因势利导,如果能使语文教学与影视镜头相结合,倒是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把摄影艺术的景别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便既能提高学生对影视节目的欣赏水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语文整体素质教学的推进。[1]
景别是使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而产生的构图变化。在同一拍摄距离上,也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改变摄像机的视角而产生景别变化。由于电视屏幕的大小、有不定期一的局限,通过景别的变化,观众既可看到整体,又可欣赏局部。这种摄像技巧和文学的一些手法有十分相似之处,对之加以类比,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触类旁通,引发联想。
试以大家所熟悉的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为例加以说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这是一句典型的环境描写,从景别知识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典型的远景镜头。利用远景的画面能展示巨大的空间,表现的范围相当宽广,既可以用来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也可以用来表现辽阔的场面,抒发作者的感情。鲁迅先生写作《故乡》主旨是要引起人们对农村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思索,激发人们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所以作者在展现给读者这么一个远景画面后写到“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发现了“啊!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摄像艺术中运用远景镜头的妙处所在。同样道理,作者为了回忆对故乡的美好印象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也是一个远景画面,但是作者为了介绍人物与环境,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与环境的联系,紧接着写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个月光下农村少年的形象,如果从景别知识的角度看,它已是一个全景镜头。换句话说,画面已由远景转换为全景。交替使用不同的景别,可以使静态的画面富有变化,并强化情感。因为不同的景别会引起观众不同的情绪反应,加快节奏,加强视觉效果,实现场景的转换,因此在影视中被大量使用。这就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创造的被影视界奉为经典手法的景别转换方式。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景别转换方式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看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片就会发现,电视片一般都是采用景别转换方式拍摄的。它叙事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在《故乡》一文中尚有不少可以用景别知识加以分析之处。如“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为了突出少年闰土的可爱形象,从景别角度看,这完全可以把它拍摄成一个特写镜头,使少年闰土的肩至头部突出在整个画面上,让观众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表情。这种表情比语言更富于表现力,更能感染观众。当然为了能给观众十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把整个画面全部用来表现被摄体的某个部位或细节。这也就是景别知识中的大特写镜头。如中年闰土头上的破毡帽,像松树皮开裂的手。用大特写镜头,使重要的局部占有整个场面,通过这个无言的画面,观众就能深深地领会到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这样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摄像艺术景别知识以外,中学语文教学法还可引进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门类中的相关知识,这能使教师讲课更为生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参考书目:
[1]各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