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及产权的多元化,资本市场日益完善,会计目标也逐步向决策有用的方向转化,为我国逐步推行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条件。公允价值的发展和运用已是大势所趋,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与应用受诸多会计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本身还存在缺陷与难题急待解决。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不足,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取得的公允价值成本偏高的情况下,盲目推行公允价值会计是不明智的,需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增强财务报告决策的有用性。研究表明,对计量方法的引用可以增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历史成本所能提供的只能是交易发生时即过去的会计信息,在经济环境变化迅速的今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很难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公允价值所表现的是资产和负债的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其以现在为基础,弥补了历史成本只能提供过去会计信息的缺陷,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其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入、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尽管收入、成本和费用都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计量属性却不配比。因为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却是建立在账面价值基础上,这就使最终计算得出的收益缺乏准确性;而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以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既符合配比原则要求,又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也符合会计的稳健性、一致性等原则。

第三,能适应不断出现的新业务需要。我国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正在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金融工具的创新也迅速发展。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下只能得到初始确认却得不到后续确认,因而在这些业务中隐藏着巨大风险。采用公允价值不仅能对其进行初始确认,还能进行后续确认,能够揭示企业蕴藏的潜在风险,便于使用者作出恰当决策。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在现实经济环境下难以实现公平交易。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确定的,但现实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交易的公平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缺乏活跃的市场,证券市场不发达,证券市场监管不力,流动性不强;要素市场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低,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公司治理不完善,导致公允价值很难把握。

其次是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有违成本效益原则。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完善、交易活跃,金融工具的使用较普遍,因此容易取得公允市价,即使不存在公允市价也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获得资产的公允价值。而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交易不活跃,很难取得有关的公允市价。因此,我国目前采用公允价值的收益不足以抵补其使用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再次是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等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早在1998年公允价值就已出现于“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因而在2001年修订的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又将公允价值再次推出,其是否会再次成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工具值得探讨。此外,企业经营者比所有者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从而在实务中出现了大量利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公允价值伪造会计信息的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

三、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已经较为广泛,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缺陷,使这种运用又是有条件的、谨慎的。为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下,由于交易活跃和不存在私人信息,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能很好地反映出其真实价值,这种真实的价值即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市场体制,通过市场条件使会计人员较容易地获得按公允价值定义所需的各种具体计量属性形式,从而在会计外部环境上创造有利于公允价值全面推广的外部条件。

第二,降低会计计量成本。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获得的计量成本尽量降低;要全面推广、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计量信息获得成本应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要不断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并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特别是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很容易地取得,以期合理地获得成本,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应用。

第三,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最直接的障碍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不高,导致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大肆造假,从而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最迫切的要求就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理论客观量化的研究,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框架,包含对计量目标的明确阐述、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经济要素的界定、对利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原则的说明和对利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的技术描述。具体准则中应结合稳健性原则,对运用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作出尽可能详尽的规定或说明。具体讲,应在有关准则中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法,何者为备选方法;采用公允价值时,对不同的资产、负债应具体选用何种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后因账面价值调整而形成的差额如何处理,是计入损益还是调整资产减值准备,计人正常损益还是非正常损益,是涨跌均调还是调跌不调涨等等。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交易类型应采用不同的具体计量方法:对于一般商品交易可以直接采用当时当笔交易价格或市价作为公允价值;而对偶然易,如大额的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非货币易,则应通过充分竞争的交易方式获得其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