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六月――船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六月――船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钢琴套曲《四季》是柴可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作品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使音乐独具特色。套曲共十二首,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有规则的节拍、新颖的和声运用、复调创作思维的融入等特征都使这首钢琴小品在舒缓优美的同时又很有音乐的流动性,使听者极具画面感。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曲式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其音乐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要表达的画面与情感。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六月船歌;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83-01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1875年冬,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的编辑H・M・贝纳德邀请柴可夫斯基为该杂志的音乐副刊谱曲。要求作品以俄罗斯著名诗人的诗歌为题,每月一首,每首作品都要表达出当月的天气特征,从而表达俄罗斯人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钢琴套曲《四季》就这样产生了,这是柴可夫斯基创作初期的代表作。《四季》为作品的总标题,包含的十二首小品也各有其小标题,每首作品都生动形象,仿佛就是一幅幅俄罗斯风景画。

《六月――船歌》可以说是《四季》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作品。由于当时的柴可夫斯基正直创作盛年,创作工作非常繁多,为了能够及时为《四季》交稿,他吩咐仆人每个月月底提醒自己写一首钢作品,写完便立即寄给编辑。写作一直很顺利,只有在六月和十一月无法激发起创作灵感,只好用手头已完成的作品《船歌》和《雪橇》来替代。没想到这两首作品非常受欢迎,还成了《四季》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六月――船歌》主要描写了: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人们坐着小船摇曳荡漾的情景,忧伤的旋律与大自然渐渐相融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更深刻的表达了在一个战火连连的时代里,俄罗斯人民对家园对生长的这片土地的热爱。

二、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中分析其音乐特征

该作品整体结构是一个复三部曲式,主调为g 小调,这种小调作品给人一种低沉的忧伤与平静的安逸,仿佛六月俄罗斯静静的夜晚。

(一)引子(1-2小节)

乐曲1-2小节为引子,两个连续的g小调主和弦让我们体会到音乐中所要表达的那种摇船似的动感,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二)呈示部(3-32小节)

A 乐段(3-12 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个乐句a(3-6小节),这是整首曲子的核心主题。第二个乐句a1(7-12小节),以a乐句的主题开始并加两小节扩充,在11、12小节出现的K46-D-T和声进行后结束;B乐段(12-22小节),同样为4小节加六小节的两乐句。乐段开始调性转为bB大调,大调的出现让作品情感得到转变,由阴转晴变的明朗起来,这部分也是呈示部的高潮,调性在18小节处回到g小调。这也是浪漫派音乐与俄罗斯民族音乐中常用的从大调开始以小调结束的写作手法;A1段(23-32 小节),这部分是对A段的静止再现。

(三)中部(33-51小节)

这部分是一个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两部分组成,C乐段(33-40小节),D乐段(40-51小节)。调性从g小调转入了同主音大调G大调上,节拍也由4/4拍转为3/4拍,这里出现的调性与节拍的变化均体现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中部是全曲的高潮,尤其是D乐段,我们可以用多变来形容。出现了各种离调、摸进等和声进行,力度逐渐加强,速度也有所加快,就连最后结束也结束在了不稳定的重属导五六和弦上,将浪漫派的创作手法沿用到极致。然而这种不稳定并没有给听者带来突兀的感觉,反而让人们觉得这就是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完美呈现。

谱例:

(四)再现部(54-83小节)

52-53小节是一个小连接,经过一个过渡到达再现部,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了轻舟摇曳的浪漫情境。再现部是一个装饰性再现,伴奏丰富了复调的内声部,呈现出了一个柔和的二重奏。这样的处理使再现部更为流动,音乐更加伸展,情感表达也更为饱满、充实。

(五)尾声(84-99小节)

第83 小节右手高音声部是尾声的引入,真正的尾声从第84小节正式开始的,直至全曲结束,这是一个长达16小节具有乐段规模的尾声。尾声部分总结了前面的材料,并用持续音、模进、呼应、和弦交替巩固等手法使画面时隐时现。音乐最后结束在一段连续的琶音中,仿佛小船在一片波浪中渐渐消失在远方。

《船歌》这首作品篇幅虽很短小,我们却能看到许多浪漫派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如:半音摸进、大小调交替等等。柴可夫斯基用浪漫派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具有俄罗斯风情的油画,让人们感受到了俄罗斯民间乐派与浪漫派音乐的内在联系,是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的典范。作品一方面体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一方面又透出细腻忧伤的真情实感,用朴实的描写性手法体现出了时代性的音乐风格。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