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首先分析了“两能型”物流人才的内涵,然后剖析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求及特色构建思路。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创业教育;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12)01-0028-04

翻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就业教育长期是居于主体地位的,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吻合的。21世纪以前,我国政府提出的高等教育规划以及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上均是剑指就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衡量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主要标准。但是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壮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年紧张,再加上国外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创业教育正式被提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程上来,并肩负着重要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1 “两能型”物流人才的内涵

所谓“两能型”人才即是指人才素质要求所具备的综合型特质,这类人才不仅拥有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就业能力,而且还显示出突出的创业能力,前者体现为人才通过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对现有社会各类岗位的适应能力,后者则强调人才勇于承担风险、善于掌控大局和敢于不断创新突破自我的能力。

此类人才通常的做法有3种情况:一是大学刚一毕业随即踏上创业之路;二是在不具备创业条件的情况下,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作为基本要求,先行选择一个岗位被动就业,待到时机成熟时能迅速主动转换角色,选择合适的行业领域进行创业;三是本打算先就业再创业的,但由于就业过程中发现岗位条件、工资待遇、发展平台等情况超出预期,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情愿再冒很大风险去创业。无论创业与否,以上3种人其共同的特点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基本能力、思维方式、道德修养等都呈明显的复合型特征,使得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可以视情况在就业与创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2 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早在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举办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便已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以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为主要任务,而不仅仅是满足于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求职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也提出了“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此后世界上多个国家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创业教育热潮,我国也不例外,自教育部2002年4月确定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便就拉开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帷幕。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重,以创业促就业在众高校形成共识,更加彰显创业教育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地位。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就曾指出:

“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力争实现2010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昭示着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在2011年6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关于物流业健康发展的8条标准(简称“物流国八条”),其中就明示要放宽对物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提高审批效率,而且强调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这预示着未来物流业的创业环境将得到不断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机会将大大增加。

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创业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和时机尚不够成熟,实现普遍性创业难度较大,创业教育还不能占据主导甚至是主体地位,只能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形式,在打好就业教育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创业教育,这才是当下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正确选择。

3 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模式的比较

在“两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理清并处理好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就教育模式而言,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3.1 教育内容上的差别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社会现有物流岗位的需要而设置的,我国当前的物流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加各类物流专业课课程,课程设置有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而且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还因学校条件和教师等因素而有所侧重,此种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各类运输、仓储等方面的物流专业普适性人才,针对性不强。而创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则重点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课程设置也常以模块化设置为主,除了原有的就业课程模块外,还有体现创业性质的课程模块,在创业模块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同时以实践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此种教育可达到培养大学生在特定物流领域的个性化创业素养和能力。

3.2 教育形式和手段上的差别

就业教育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作为主要形式,接近我国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授课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和信息,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育大多数均停留在这个层面。但在物流创业教育中,除了必要的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外,还应安排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时间,强调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创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案例知识,也讲究以学生为主导完成教学任务,重点采用问题讨论、主题演讲、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方案设计、影像观摩、专业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经常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讲坛,为学生现身说法传授创业经验。

3.3 考核方式的差别

高等教育的无数事实表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状况是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考核过程的严格严密程度以及采用何种考核方式,将会引导甚至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也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当前我国各高校物流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一般都会根据各门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程度及关联程度对之进行性质划分,即分为所谓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然后依此规定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有考试和考查等形式,这种人为的设置在客观上使学生对各门课程产生厚此薄彼的态度,而且现在很多高校的所谓考试对学生的考核受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影响太大,造成主观随意性和功利性太强,考试往往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流于表面形式,具有很大的水分,达不到对学生全面深入考核的目的。而物流创业教育形式及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求较强,在专业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面经常需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案例归纳分析能力、方案优化及创新能力等,所以考核方式相对而言应更加灵活多样,尤以能力型考试内容及相应形式为主,真正达到以考导学和以考促学的效果。

4 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求及特色构建思路

4.1 协调好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不足1%,创业成功率不超过10%,所以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不会脱离就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很多学校处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关系的策略,可以将其形象的比喻成“树苗成长”过程,就业教育形同树苗培育过程中的扎根与树干成长过程,而创业教育只是小树成型后的枝叶繁茂及修剪过程,创业教育只是就业教育的补充和外在形式的完善,创业教育只是形象工程,达不到真正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但二者也不是绝对的并列关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二者在教育规律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梳理好二者关系至关重要,应该根据各自的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在培养计划安排、课程模块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既要对二者进行区别对待,也要处理好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交叉甚至是融合的部分。

4.2 以质量工程建设特色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安庆师范学院在省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遵循能力为本、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认识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围绕着“两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进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首先,改变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将《创业导论》、《商业计划书写作》等创业基础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中,另外增设了部分能提升大学生物流管理能力和创业知识拓展的选修课程,如《风险投资管理》、《物流行业创业》、《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等。其次,重视实验实训课。本着理论管用够用的原则,减少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课程中实验与实训课时,特别是增加就业模拟和模拟创业实战课时,并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就业和创业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另外,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第二课堂、教学平台等方面也针对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统筹规划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目的。

4.3 以培养模式特色为导向,打造精品教师团队

“两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点建设的亮点,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两能型”人才也是衡量本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基于此,我们在打造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时,也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师的发展导向问题。首先,通过整合内部师资力量,加大对各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塑造力度。在内部教师个人发展过程中,按照“两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模块化设置,提出不同的子培养模块,据此对各个专业教师提出不同的教育教学及研究目标,从而引导每个教师对个人的专业发展领域进行定位,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师在“两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如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去相关物流企业参观考察,尤其是观摩学习创业成功企业的先进做法,并派送教师参与相关组织机构举办的物流实验实训学习,不定期参加各种物流专业教研学术研讨会等。其次,建立非本校专业人才外聘的长效机制。学院会定期邀请知名学者、物流企业人员、物流专业在岗校友举行“物流讲坛”,以拓展物流专业学生关于就业和创业方面的知识面和视野,并把有关校外人士发展为学院的客座教师,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师资力量和水平,打造精品教师团队。

4.4 以深化专业内涵特色为着力点,提升办学品位

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5年开始正式招生,在发展基础薄弱、师资配备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起点上,经过院系各位同仁克服诸多困难、迎难而上、不断追求和不懈努力下,本专业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呈飞跃式发展态势,现已被批准为成安徽省省属本科高校当中仅有的两个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另外一所高校为安徽大学)。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又提出了以深化专业内涵特色为着力点和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为目标,把目光瞄向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以争取早日获批为全省甚至是全国的示范专业建设点,从而使“两能型”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发挥更大的引领效应。

4.5 以服务地方经济特色为宗旨,扩大社会影响力

作为地方性省属本科院校的一个年轻专业,安庆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立足点,以满足安徽省和安庆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准和宗旨,每年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物流类人才,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注意同安徽省尤其同安庆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开展全方位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产、学、研、政四方紧密合作式高等教育模式,如本专业同安庆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部分骨干教师受邀参与制定修缮安庆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安庆港远航(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南翔集团、安庆幸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邮政物流中心等当地知名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以安庆幸运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冠名的校内物流设计大赛已举办过三届,以此为依托,2011年学校选送的学生作品参加第三届“顺丰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经过重重选拔和考验,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本次大赛的最高奖――一等奖,也是安徽省所有高校历次参赛取得的唯一的一等奖,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所结硕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