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是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理论基础上,通过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两次融合,实现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和完善,从而解决学生岗位工作中出现的学用脱节、知识储备陈旧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27-04
近年来,在高职行动导向、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所在学院会计专业对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构建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新模式,实现了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功能优化,并进一步丰富了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理论和方法。[1]
一、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基本框架
(一)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实一体课程模式,源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理论,主张以企业“行动体系”作为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的参照,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中的任务行动,通过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同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在内容和结构上,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2]。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李普斯迈尔在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理论探索中,将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课程结构归结为“主题——同心圆”形式,以区分于传统“连续——线性”课程结构形式,即以学科知识的内在序化内容来组织学习领域。两者的区别如图1所示。
从图1可明显看出,理实一体课程的学习领域是由一个个平行的“主题”构成,每个主题都是一个独立单元,是一个由“目标界定、学习内容和学时标准共同描述”(KMK)的复合性课程模块。[3]每个主题都包含有一个阶段性目标,各个主题的目标与最终的岗位能力目标不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此相反,传统课程严格按照学科内在逻辑来序化知识结构,学习领域布设有严格的实践序列,忽略或跳跃式安排学习领域,将难以达成终极的知识能力目标。
(二)理实一体课程的实施
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1:理实一体课程开发。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理论,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以岗位分析为起点,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典型任务提炼、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创设五个步骤来完成课程结构体系的架构,[4]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阶段2:项目化课堂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之为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它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堂上的实践和应用,是将岗位工作场景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再现。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通过目标任务引领,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某个学习情境的企业工作任务,从而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与目标岗位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二、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设计
(一)现有理实一体课程模式亟待优化
为检验、评估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实施效果,课题组先后于2012年下半年走访了昆山、上海两家校企定向合作单位,通过与财务部主要负责人、部分岗位人员座谈,听取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任职能力的评价意见。从反馈意见看,调研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如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现金收付核算等基本满意,但银行票据业务办理、发票开具、报表编制等综合性业务处理存在问题较多,显示出学生较少涉及此类训练。经深入交流,调研单位将原因归结为五大类,按照访谈中各原因被提及的次数,课题组成员对其进行了重要排序,详见表1。
从上表来看,学用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被用人单位提及最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课题组成员经讨论、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缺乏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机制。从上图2可以看出,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路径是单向的,指导理念是实现“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的迁移。因此,随着时间的递延,它无法解决两个问题:岗位工作任务是动态变化的,如何保证课堂场景的典型任务与实际工作场景高度契合?如何对课堂场景工作任务更新、完善,以体现工作任务的时效性与典型性特征?[5]因此,现有理实一体课程模式亟待优化。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设计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业课题组认为需对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进一步完善。由于企业与学校是两个独立个体,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分布于不同时空,如果只依靠“工作场景——课堂场景”(即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一次融合,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势必不能保证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保持高度契合。这也是本次调研中,用人单位反映“课堂教学未能反映企业任务现状及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理实一体课程模式需要构建自我更新与完善机制,需要构建与一线企业的二次联系,需要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即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该模式基本框架如图4所示。
该课程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目的在于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为项目化课堂教学提供企业典型任务素材。开发的过程与理实一体课程模式基本一致,以岗位分析为起点,以学习情境创设为终点。第二个阶段从“课堂场景”到“工作场景”,一般选取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顶岗实习、现场走访、企业访谈等途径,对课堂企业工作任务的有效性、典型性进行检验,对陈旧性内容予以删除,对岗位操作中出现的新趋势、新内容予以更新,从而使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保持高度一致。与此过程相对应,项目化课堂教学也实现同步更新,具体如图5所示。
三、“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优势和特色
(一)两种课程模式的比较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意在谋求“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全方面、深度融合。它在理实一体模式的基础上,对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赋予了更高灵活性,避免了由于单项联系、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详见表2。
两种模式都借鉴了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理论,在知识参照系上,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强调任务导向、行动引领,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却又各不相同。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实施路径是单项的,校企合作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线岗位典型任务,通过专门教学加工,创设出可在课堂利用的学习情境;与此相对应,“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施路径是封闭、循环的,校企合作终极目的是培养出胜任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创设学习情境不是终点,而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因此要通过定期的典型任务更新、完善机制,来保证人才能力结构与岗位要求的高度匹配。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对传统“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的改革和拓展。如上图2所示,传统理实一体课程模式由“工作岗位分析”开始,至“学习情境创设”结束。它的设计路径是单向的,指导理念是实现“工作场景”到“课堂场景”的迁移。因此,在实践中它无法解决两个问题: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分处不同时空,且工作场景的岗位内容不受拘于学科内容体系,而是动态变化和调整的,如何保证课堂实景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场景高度契合?为了保证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要求密切匹配,如何对课堂实景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更新和完善?
因此,从行动导向课程本质出发,客观上要求学习领域内容需与岗位要求保持一致。在“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下,课程实施没有止于“学习情境开发”步骤,而是由此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通过定岗实习走访、企业访谈等途径,来对典型任务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和完善,如图4、图5虚线箭头部分所示。这样,便实现了课程实施由单向路径向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环状路径转换,课程设计者可动态了解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应用性,并及时对工作任务进行更新和完善,将工作和学习交叉融合,强化了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联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而这也正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5]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
[2][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4]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The Theory-practic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 Design for School-enterprise Bidirectional Real Scenes Integration
XU Tian-qiang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21541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stemized curriculum structure theories in the working process, the theory-practic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 for school-enterprise bidirectional real scenes integration, through mixing working and classroom scenes twice, helps develop curriculum, and renews and improves typical working tasks in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the gap between knowledge obtained in schools and skills required in jobs, and old-fashioned knowledge storag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bidirectional real scenes integration; theory-practical integration; curriculum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