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扶贫开发”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扶贫开发”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进入新世纪,农村贫困问题呈现新的特点,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效率逐步降低,返贫现象日趋严重,囿于生存环境、自身能力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贫困问题的产生有其新特点,如何认识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对于选择高效的扶贫政策取向有着很好的现实效用。

关键词:后扶贫开发;资源贫困;能力贫困;慈善销售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32-02

进入二十一世纪,解决贫困问题已经进入后扶贫开发时期,这个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1)脱贫速度下降。2001-2003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3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98万人;2004-200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年均减少250万人和689万人,(2)返贫现象日趋严重,在2003年,出现了贫困人口首次反弹的状况。(3)扶贫效益开始下降。“中国经济增长与穷人经济增长不同步 从国家扶贫资金投入的效益不断下降分析,1986-1996年,扶贫投入的效果较好,当年价格计算的扶贫投入总额平均每增加l亿元,贫困人口减少75.83万人。当年价格计算的扶贫投入总额平均每增加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17.36元。1997-2004年,当年价格计算的扶贫投入总额平均每增加1亿元,贫困人口仅减少8.44万人。当年价格计算的扶贫投入总额平均每增加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增加2.93元。所以,从扶贫投入对降低贫困人口数、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上来看,扶贫投入效益在不断下降。”

一、湖南农村贫困原因分析

2007年一季度,湖南省年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42万(不含45万五保对象和40万农村特困移民),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7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湘西、湘南地区。2005年和2006年因旱涝灾害,湖南省新增42万人返贫。从湖南省贫困群体结构及贫困群体分布情况来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贫困

对于资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马克思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同时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也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在贫困者的致贫原因中,资源的贫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包括:

生产资源贫困:农业生产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从湖南农村贫困情况来看,这种生产资源的贫困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其表现为: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主要在湖南西部等山区或者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缺乏,自然物种资源单一,同时地域偏远,从历史来看就一直处于落后状况,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设施、资金等较为紧缺,阻碍这些区域的农业生产发展,使之呈现为较为落后的自然经济。

人力资源贫困: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是贫困人口最重要的资本。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得益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我们称之“人口红利”和“教育红利”,最终产生和形成“减贫红利”。但是,伴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这种人口红利现象不复存在。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在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处在较低的劳力经济阶段。由于地处偏远,现代技术的影响较小,对多数资源来说,短缺问题并不突出,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力资源的占有来进行,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但是一些贫困家庭却因为缺乏劳动力而导致经济难以发展。

信息资源贫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信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经济运行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有“信息活动”介入。在市场经经济时代,农民的生产是否能实现其目标,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市场信息的获取和把握。多数贫困者家庭由于文化程度、信息获取途径以及对信息捕捉分析的影响,对市场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各种信息了解的迟缓,抑制了生产的发展和扩大。

(二)能力贫困

从贫困群体的自身来看,就整体而言,贫困者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又导致其能力的缺陷,继而导致贫困的发生。所以,贫困的发生与贫困者的能力有很大的关联。

后续发展能力欠缺。后续发展能力是指农民在获得国家政策、技术、资金扶持的基础上,能够维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能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但是在外部环境得以变化的情况下,部分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仅仅能做到依赖外部环境变革带来的直接效应获得发展,自身缺乏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扩大发展的能力,只能维持较低的生产水平,处在较低的生活状况,维持贫困的常态。

多样化生产能力欠缺导致生产的单一化。部分农村贫困者的贫困是因为多样化生产能力的单一性造成的,在生产经营方式、种类、手段以及组织形式上的单一性,使得其生产经营抵御自然变化、市场竞争的风险能力远远低于多样化经营在发方式,农业生产诸要素的综合投入难以达到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面对市场经济变革的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生产经营仍然停留在单一型经济方式上。

市场能力欠缺。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产业化的进程,农民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处在变革之中,农民的经济活动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产业分工(生产、收购、加工、贸易的发展等)、市场的扩大(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交易方式的变化开始明显影响农民的经济行为(生产决策、作物选择、销售等)和农民收入,已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民生。但是在贫困地区,缺乏有关的组织机构,农民更多的是以个体的力量参与议价、参与市场的博弈,位于价格链条的末端,显得力单势微,难以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

自主发展能力的欠缺。二元社会的隔阂,使得农民不但在经济、文化、社会地位上被边缘化,在精神上对农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边缘化、落后的经济、较低的社会地位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特别是已经处于贫困状况的农民群体,自卑情绪压抑了其他能力的发展,面对机遇,不敢奋力一搏;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变成了无法跨越的障碍,使许多事情功败垂成;造成人格和心理断层,不敢面对挑战。久而久之,失去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和志气,严重影响自身的发展。

二、贫困的持续情况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长期的不可逆转的贫困。这种贫困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以劳动力的缺乏为主,代表群体是老年和残疾贫困者,在生产活动中,致贫原因是因为缺乏生产发展的生产力,对于这个群体而言,劳动力的缺乏是不可变更的,如果缺乏外界的其他途径的手段和力量的介入,贫困问题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得以改变。这一类贫困群体,依靠造血式的开发式扶贫是不能实现其脱贫的目的的。

二是阶段性的或可逆转的贫困。此类贫困的产生是因为两种主要因素导致的:其一是因为资源性贫困(非劳动力资源缺乏)所导致,多半表现为自然环境、国家政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历史的贫穷而导致的生产资源的缺乏,如土地资源、基本生产资料(资金、设施)的欠缺,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再者是因为智力因素所导致的生产信息的滞后所导致的,由于对市场的产品需求变更、新技术信息等的认知程度的影响,导致能力的缺陷而引发生产的落后。这一类的贫困如果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可以得到解决,其贫困的维持呈现的是阶段性的。

三、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解决对策

1.建立统一的农村救助制度

在政策实施、资金注入上偏重脱贫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对于本身不具备脱贫能力的贫困者关注不够。尽管在农村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由于资金的匮乏,不能实现应保尽保,只能贫中选贫,并且保障水平较低,难以实现其功用。对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三大部分:农村扶贫工作、农村贫困保障和灾害救济。其中农村扶贫工作专门针对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民进行开发式扶贫;农村贫困保障则专门针对生产不具备扶贫开发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物质生活保障,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灾害救济则专门针对农村因自然灾害而失去生活保障的人员实施救济。

2.建立稳定的帮扶机制

开发式扶贫注重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来带动贫困群体的经济变化,在工作重点上偏向于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的改变,这对于具备一定能力的贫困者而言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在资源和能力存在一定缺陷的贫困者来说,其作用并不明显。对于这一部分贫困群体,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帮扶机制。可以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设置专门机构,在组织生产、经营、销售的过程中实行指导,通过引进公平贸易产品的慈善销售形式,引导社会成员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关注,发动社会成员伸出援助之手,解决贫困人口在生产、经营、销售中因市场“失灵”产生的不公平问题,开辟社会化民间扶贫的新途径。

3.完善配套救助政策

社会救济要实现再分配手段和最低生活保障双重功能,必须考虑到医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救助需求。对于贫困居民而言,在面临生活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与此相关的其他方面困难,例如就业困难、医疗困难、子女上学困难、住房困难以及心理和社交障碍等等。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贫困者就有可能陷入持续贫困并与主流社会疏离。因此,同时亦应尽快推进并实现社会救助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完善配套救助政策,丰富社会救助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龚晓宽、陈 云,中国扶贫资金投入效益的计量分析(1986-2004年),《理论与当代》〔J〕,2007年第3期。

[2]刘溢海、宋德勇,农民贫困问题探源,特区经济〔J〕,2006年第6期。

[3]骆祚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结构性扶贫对策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J〕,2006年第4期。

[4]杨国涛 孟令杰,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分析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5年第3期。

[5]胡鞍钢,《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专题论坛“消除贫困”文稿,2004年9月7日至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