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趣引质疑,探索悟解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标准》中多次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也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和惊奇,才可能做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得到了些许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看到了数学就在身边,认可数学的实际价值后,才会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又害怕。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先决条件。
所谓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估算》时,在出示的探究例子中,故意没出现个位数字是5的数,当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了接近整十数的数就估成整十数计算。我故意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就有一个学生提出:如果这个数是25是估成20呢?还是30?我大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怎么老师没想到呀!”同学们开始有点困惑了。但看得出,个个都在动脑筋。一个怀疑的学生说:“我想是看成20算!”又有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地站起来说:“我认为可以当 20,也可以当30。”还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看成30比较合理。因为我们买东西时经常就是那样算的。”这时有更多的学生就小声议论了。我妈妈说过的,我那次买东西……后来又有一位学生说:“我妈妈教过我要看成30算!因为要4舍5入!”最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对,按照人们的习惯是“四舍五入”,一般就看成 30来计算。通过学生自己质疑,互相启发与争辩,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同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激励思考探究,提高解疑能力
疑问只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问就得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运用不同的形式去启发学生解疑。通过造悬念设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我想学”和“想弄明白”的求知欲望。 如:在学完《通分》后,我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道题:1/6+1/12+1/20+1/30+1/42,让学生试算。有很多学生感到麻烦了,用通分的方法很吃力,数字太大了,失去了解题信心。这时,我就问:“这道题用通分的方法找出公分母,显然不合适,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接着,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想:1/2-1/3=?,1/3-1/4=?,1/4-1/5=?……,通过这样,先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再启发他们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思路,重新点燃了欲望之火。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同学们就积极思考,找到了简便的解题策略,大部分学生能写出下面的过程:
1/6+1/12+1/20+1/30+1/42
=(1/2-1/3)+(1/3-1/4)+(1/4-1/5)+(1/5-1/6)+(1/6-1/7)
=1/2-1/7
=5/14
可见,在教学中巧设一些问题,为学生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能使学生引起共鸣,并且将其转化为求知欲,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秒所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并非枯燥、乏味,而是感觉其乐无穷,进而提高积极主动性和解疑能力。
当然,教师还要保护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鼓励挑战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如在复习“立体图形体积”时,师生共同得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都能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计算体积”后,有一学生问道:“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否也能找到同一个计算公式呢?”这时,我马上请这位学生说说想法: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面积=底×高÷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呢?经过师生共同探究验证,学生的提问其实已创造出一种新的法则:这些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
再如,在复习“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猜出老师的电话号码:第一位号码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二位号码是最小的合数,第三位号码是最小的偶数,第四位号码是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第五位号码是4和8的最小公倍数,第六位是最小的整数,第七位号码是能被3整除最小的一位数。学生猜完后,我又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模仿出题,同学互猜。可见,教师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发问,勇于思索,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百问》胡光锑著
[2]《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