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是在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也强调了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强调了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主体精神从而得以发展。
一、联系现实生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是:首先应该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从而确定教学内容。这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2008年春节前,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五十年一遇的严重冰雪灾害,致使交通瘫痪。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高速路上堵车排起的长龙。笔者觉得今年的这场春运大战,起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的空间:家在每个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中国的传统节日怎样过好,怎样既延续传统又革新传统;怎样在危急时刻做出理性选择;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道德的力量等等。通过视频画面,学生能够感觉到人们冲破任何艰难险阻也要奔家而去的决心,在直观感受之余又可以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训练。
再如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感动中国的十位母亲的颁奖典礼等,笔者认为都是生动感人的好教材。历年来考场作文的话题其实都离不开真善美的主题,而这些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是真善美的典范,不管是为积累写作素材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这些材料都不容错过。
二、以教材为辐射点,设计生活化专题活动
苏教版语文试验教科书从多方面设计了通向课外生活和平行学科的联系点、扩展点,为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创设了条件。如,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习田小菲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所写的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会领略到北大师生不凡的精神气质,还会受到作者创造激情的强烈感染。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北大,认识这一无数学子所向往的知识殿堂,了解北大在历史上曾有过的先驱作用和特殊历史地位,对学生进行一次立志成才的理想教育,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可布置如下任务:(1)课下收集有关北大的图片与影像资料,了解历史上的北大;(2)收集著名的北大教授如蔡元培、胡适等对北大历史贡献的资料;(3)收集有关北大的散文、回忆录等文字资料,增强对北大精神风貌的理解。在收集、整理、形成感悟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我所认识的北大”或“北大在我心中”的主题交流会,让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激情在交流中升华为对北大的美丽憧憬和向往,甚至成为学生心中追求的美好理想。
《名著推荐和阅读》是教材为建立开放的语文教学新体系而设计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在综合的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落实对名著进行整本阅读的计划,真正使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并做到读写结合,于交流中形成丰富的阅读感受,受到有益的人生启迪和教育。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实际生活中,学生平时课上课下的交流交往、校内校外的人际沟通,都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日常所处的环境氛围中,发现可供训练的具体的交际场景,并按口语交际的文明得体原则,训练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恰如其分地表达的能力,在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三、学以致用,记录生活,表达生活
例如,每到作文课时,给学生一道文题,提些写记叙文的要求,规定写够600字,便让学生动手写。久而久之,学生作文写得越来越粗糙,越来越敷衍了事,只为了凑够字数,不注重生活的实际,不注重语言的表达与修饰。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生活最贴近的。为了培养学生忠实地记录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新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还可通过观察寻访、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这样做既可通过收集来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可扩大知识面。同时,收集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提高的过程。
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周围,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如课外阅读、看电视、听广播、参加社会活动、旅游等,还可以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流中获取知识。当然,应提示学生要善于倾听、观察、动脑筋,要善于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有用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可以不拘形式,怎样记都可以。这是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实践是分不开的,因为在吸收的过程中,一是要运用已有的能力、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归纳等;二是要与已有知识相融合。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目的,同时也指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实践。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回归,是新的教育的希望所在。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并以之来指导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不能被教材缚住了思想和手脚,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还语文以本来的天真面目,还语文以本来的万种风情,让自己也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语文、热爱语文。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中(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