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苏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2011年,江苏省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措施,其对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战略,赋予学生入学选择权以及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注册入学还面临社会各界存有疑虑,招生存在不正当竞争,注册入学方案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注册入学实施效果,只有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保障注册入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关键词 江苏;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71-04
2011年,江苏改革传统高考招生模式,对部分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制度,不再设置省控线,由校方自行设定录取要求,通过一档多投和多轮注册,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共26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23所,最终有2.56万考生通过注册入学。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江苏省所有公办高职院校将纳入“注册入学”的行列。
一、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背景
(一)注册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1]。江苏省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40%,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阶段。这一阶段,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其中,高职教育资源已相当充裕,完全能满足一般社会大众的需求。这种情况下,高考的选拔新生功能在高职教育层次已基本丧失,宜简化入学手续,降低入学门槛。因此,由考试入学向注册入学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二)注册入学是高职生源萎缩困境的应对策略
据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数据,从2009年开始,江苏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以18~22岁的学龄人口计算,2008年达到最高峰617万人,到2015年将降为390万人,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与此相对应,江苏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也逐年递减,2009年为54.6万,2010年降为52.7万,2011年又降为49.98万人,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高中毕业生数将每年减少2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江苏高校招生人数还在以每年3%~4%的幅度进行扩招。不断减少的生源和不断扩张的招生计划两相叠加,使处于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招生陷入尴尬境地。据了解,2009年,江苏省专二批次高职院校实际录取4万多人,超出原计划6000人。到了2010年,招生形势急转直下,实际录取不到3.2万人,比原计划少了近5000人,报考人数首次少于招生计划。面对生源日渐萎缩的困境,抛开原有高考选拔方式,实行注册入学,成为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发展的应对策略。
(三)注册入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2]。2010年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逐步把测试评价结果作为不同层次高校的入学资格。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3]。根据上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探索高职(专科)院校自主录取办法,经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2011年2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了《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决定从2011年起,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中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入学的录取模式。同时,加快完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等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在高职(专科)院校全面实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以中等教育阶段在校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等直接申请注册入学的招生录取模式[4]。
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意义
(一)创新招生模式,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
长期实行的普通高考模式,考试标准严格,难度系数过大,着重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忽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及专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实行注册入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结构和特点挑选学生,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柔性的招生政策和个性化措施,还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因此,注册入学制度在创新高校招生模式和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方面,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二)降低入学门槛,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当前,生源不足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在以往统一考试招生模式下,由于高职招生有省控分数线的限制,使得每年总有部分希望读高职的低分考生不能如愿。此外,以前中职毕业生主要通过“对口单招”到高校继续读书,但全省每年有几十万中职毕业生,“对口单招”计划却只有1万多人,使许多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通过注册上高职,高职生源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善。
(三)强化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战略
据统计,参加2011年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职院校中,有11所全部完成计划,有12所完成招生计划的50%至99%,还有3所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50%。与部分院校生源火爆相反,有些试点学校则在注册入学登记中遭遇生源“寒流”。注册入学在给高职院校提供更多招生自的同时,更将其推到了竞争的前沿。为了生存,提高办学质量是唯一的竞争法宝,这将极大地促进有关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逼使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而给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推力[5]。
(四)实行双向选择,赋予学生入学选择权
在统一考试录取模式下,即使考生符合多个院校的投档条件,考生档案也只能被投放到一所院校,由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所录取的专业。而注册入学的录取方式则是学生和院校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同时申请注册多所院校(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两所),由多所院校同时审核学生档案,决定录取与否。同时,注册入学可分多轮进行(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三轮),第一轮注册中未被学校录取的学生可以再进行第二轮注册,直至最后一轮注册,可注册轮数越多,学生的机会就越多,被录取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注册入学不仅使一部分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高考之外多了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径,而且使学生有了入学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五)减轻学生负担,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
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惧怕、厌恶考试。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差,学习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分展现,他们很难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因此失去信心。注册入学只将高考成绩作为一种参考,使这部分学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参加社会实践上。因此,注册入学将使一部分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属性:为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保障[6]。
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社会各界对注册入学的疑虑及其对策
由于注册入学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一些家长对这类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学校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等表示担忧;一些中学校长认为,这类学校都是学生和家长“看不上”的学校,如果再降低门槛,对学生和家长就更难有吸引力;相关高职院校也有顾虑,没有分数线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校本身;更有激烈的批评者认为,高职注册入学是一剂毒药,零门槛入学机制,无异于毁人,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7]。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除了加强政策宣传,澄清错误认识及偏见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注册入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实行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在注册入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招生不必过多强调对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但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制定入学标准,采取不同形式的入学测试。如组织综合测试、面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以多元化方式考查学生。
二是执行宽进严出的策略。注册入学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培养标准,入学后可按照适当的比率实行淘汰制,学业不合格或技能不达标或品德不好的学生不可毕业。只有保证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注册入学高职院校毕业文凭的含金量。
三是实施教育质量监督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注册入学院校的教育质量应采用教育评估的宏观管理手段进行外部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实施稳定的评估计划,给高职院校以动力和压力,促使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完善校内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育质量的内部控制。
(二)注册入学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及其对策
在注册入学过程中,一些院校为了争抢生源,实施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有的试点院校为了抢生源,打起了“价格战”,靠“降学费”招揽学生;有的试点院校为了吸引考生填报,给中学教师提成。上述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既有主管部门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学校发展策略上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注册管理。招生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注册入学各环节的指导和监督,规范高职院校的招生行为。具体途径包括:加强注册入学章程的审核,确保院校依法实施招生行为;加强注册入学平台的管理,确保注册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对注册入学过程的监督,建立招生问责制,做到赏罚分明。二是指引竞争取向。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学校发展策略是部分高职院校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应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办出特色。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培养模式,与公办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三)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不完善及其对策
由于是首次试点,加上一些条件还不具备,江苏2011年的注册入学方案,仅仅是一个过渡方案,总体上还不够完善,需在总结、研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改进:
一是注册入学的条件。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或对口单独招生考试),院校可对申请注册本校的考生提出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或技能和相关考试成绩的要求)。这表明,现行注册入学方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入学。作为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高等教育入学模式,注册入学应使考生不需参加高考,凭借手中的高中毕业证书、中职毕业证书即可向高校申请入学。同时,为了充分体现注册入学制度的开放性,注册入学不应仅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也应列入注册入学对象。当然,从江苏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操作还有待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进一步完善,以提供统一的毕业认定。
二是注册入学的时间。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时间设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招生对象只能是未被录取的考生,使注册入学院校的生源受到限制,也给注册入学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今后无需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注册入学完全可以放在高考前进行,这样既可以使有关学生提前“解放”,也可避免注册入学者以“高考失败者”的身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还可避免部分注册生源的流失。
三是注册入学的院校范围。目前参加注册入学的试点院校绝大多数是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院校很少,而且试点高校都是处在传统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的高职学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影响范围也比较有限,应逐步扩大注册入学院校的范围,最终过渡到所有高职院校都实行注册入学。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孔祥博.高校注册入学值得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20(10).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29.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8-30.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通知[Z].苏教考[2011]2号,2011-02-01.
[5]刘尧.注册入学:高职改革进入新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1-09-28(6).
[6]陈国祥.注册入学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1-06-13(2).
[7]经贵宝,戴勇,王伯庆.高职注册入学:是催化剂还是毒药[N].中国青年报,2011-02-21(11).
Analysis on the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GUO Guang-ming
(Jiangsu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Academy, Nanjing Jiangsu 210024,China)
Abstract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2011 is the inner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s well as the reform measures proposed in the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xpanding enrollment autonomy, easing enrollment cri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romot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o change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giving students the right to choose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return to its essential function.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uch as the communities misgiving, illicit competition in recruiting students, imperfect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cheme, which impair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experiments. Therefor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ust be adopted to guarantee the steady promo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Key words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registration enrollment; enrollment system
收稿日期:2012-02-02
作者简介:郭光明(1967- ),男,江苏如皋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