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农之王:荷兰农业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农之王:荷兰农业奇迹是怎样炼成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荷兰有一句民谚:“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上帝造海,荷兰人造岸。”在“坚持不懈(荷兰国徽上有此话)”的精神鼓励下,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后,荷兰人有理由如此骄傲。

多年以来,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可与美国和法国等传统农业强国匹敌。按农业就业人口计算,荷兰平均每个“农民”的年出口额将近百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顷土地净出口额则惊人地超过10万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除了享誉全球的鲜花和观赏植物等产品居世界市场份额首位之外,荷兰的蛋制品、啤酒、番茄和奶酪等农副产品的净出口额均名列世界第一。

戏剧性的是:荷兰仅仅是欧洲的―个弹丸小国,人口约为1600万,与广州市的人口相当,而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国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广东省面积的1/4,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多。就是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不足世界0.02%、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0.07%、1/4国土面积在海平面以下、受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国家,出口了全世界9%的农产品,这些还不包括花卉在内。

“上帝造海,荷兰人造岸”

上帝对荷兰这片土地其实并不仁慈。一方面,浩瀚的北海是风暴之源,每个世纪,总会有一两次特大风暴潮袭击荷兰,酿成重灾,莱茵河、马斯河等几条河流也常常泛滥,保持“脚下一块干燥的土地”是荷兰许多代人的夙愿。

与此同时,荷兰地势过于低平,东南部海拔一两百米的地方就能算是“高原”。海水内侵的记载常现于历史文献中,特别是1282年,海水破堤使北海与内湖连成一片,形成了巨大的须德海,千里沃野变成泽国。据统计,从13世纪至今,荷兰的国土被北海侵吞的达到56万多公顷。

1667年,荷兰人开始反击,工程师Hendfick Steven设想排干须德海,他的梦想在两个半世纪以后得以实现。1927年,须德海拦海堤坝开始动工,5年之后,一条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堤的拦海大堤建成,堤坝全长30公里,宽90米,高出海平面7米多。它不仅足以抵挡凶狂海浪的肆虐和风暴的袭击,而且把须德海重新变成了大片的良田和一个大淡水湖。

从13世纪以来,荷兰通过规模宏大的“三角洲工程”和“主要河流治理工程”等水利工程,围海造田,共修建了总长达2400公里的拦海大堤,围垦了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1/5的土地,全国江河防洪堤坝的标准也一跃成为千年一遇,排水风车更是成为了荷兰的标志性建筑。

祸兮福之所倚,虽然凶猛的海洋和密布全境的河流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却给荷兰农业提供了转机,甚至构成了荷兰外向型农业的基础。总长800公里的河流和3750公里的运河,与许多湖泊一道,为千吨轮船提供了2500多公里的河道。这些河道不仅通到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还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互联结,形成网络,直抵全国每一家零散的农户家门口。

在荷兰有一句民谚:“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上帝造海,荷兰人造岸。”在“坚持不懈(荷兰国徽上有此话)”的精神鼓励下,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建立起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后,荷兰人有理由如此骄傲。

奇特的产业格局

在很多荷兰的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温室花卉和蔬菜是荷兰园艺业的支柱,温室面积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技术水平更是世界领先。

荷兰温室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不少花农专门只生产一种花,甚至仅生产一种花的某个品种。他们认为,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独具一格的产品,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温室花卉生产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极其严格,产值的核算单位按“每平方米”进行,因为管理上的微小差池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生产为例,从土地翻耕、熏蒸、消毒到的收获和分装,从不同品种和不同颜色的幼苗的供应、切花运送直到拍卖行,都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劳动力安排、种苗和肥料的供应也都是一天不差。

畜牧业是另外一个高回报率的产业,一度也是荷兰最重要的农业种类,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远大于种植业,其中奶牛业又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园艺业的迅速发展和畜禽饲养业高密度的生产方式,牛和猪排泄物中的氨和磷酸盐对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降低了很多。

大田作物投入成本相对较高,质量受环境影响严重,此外欧盟农业政策中谷物、糖料和马铃薯淀粉等的保护价格逐步取消,荷兰的大田作物生产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有的转向园艺业、畜牧业或有机农业,有的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加效益,有的则从事观光农业等。

渔业虽然在荷兰历史悠久,荷兰也是世界重要的渔业国,但由于渔业对于荷兰来说,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渔业在荷兰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算重要,每年有比较大的出超。

另外,荷兰森林面积较小,林业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国家一方面控制采伐量,一方面营造人工林。国内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满足。

在这样一种奇特的生产结构下,荷兰农业交出的成绩单是:每年农业总产值至少4000亿元人民币。虽然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4%,然而农业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24%,农业外汇收入占国家外汇总收入的1/4。

农场进化论

上世纪50年代初,荷兰全国大约有40万个农场,到2000年则首次跌破10万,半个世纪里,荷兰农场的总数只剩下1/4。

这场农场兼并大战,实质就是生产率的竞争,对此,荷兰农民很早就有一种信念:专业化可以提高效率。

荷兰的农业统计对农场分类做得非常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场的专业化和深度的分工。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园艺业,它从种植的地点被分为温室园艺业和露地园艺业;然后又进一步划分为花卉业、蔬菜业、盆栽植物和苗圃植物等。

大田作物农场是比较多样化的,这是因为土地需要轮作。荷兰缺乏比较优势的大田作物(如小麦),基本上只是耕作换茬作物。即使这样,其中的专业化也非常明显,比如马铃薯,有的农场专门生产直接供消费的“食用土豆”,有的农场则只生产技术要求更高,售价也更高的种用土豆。

另外,农场的专业化需要有专门机构为各个生产环节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这样,农场主们才能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技术咨询、金融支持、法律保护,以及开展国际营销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也促成了荷兰农业一项世界性的制度创新――专业合作社。

农业的世界工厂

如果把历史往回翻几页,可以看到荷兰农业“江湖地位”的确立实属不易。虽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社会发展使荷兰的现代农业有了较早的繁荣,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但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荷兰农业在内的世界农业进入了严重的衰退期。

到20世纪初,随着经济周期的好转,荷兰农业才最终从复兴走向了繁荣,并由此奠定了之后几十年的农业发展基调。

对于不利的农业生产条件,曾有人断言,荷兰农业生产不够养活自己1/10的人口。意外的是,“荷兰人发现了另一种出路,即建立集约型市场经济,从事贸易、创新和发展”,这就是荷兰的立国之本。

荷兰农业是真正的“创汇农业”。在国际市场上,荷兰出口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共同特点是:大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有高效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工增值;农场主们也都明白自己提供的产品将出口到哪个国家,因此一开始就能够按照国外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

当然,出口依存度高,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更是如此。一直以来,遍布世界各国的荷兰大使馆农业处兢兢业业地为国内的农场、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农工商企业对参加世界各地的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也特别踊跃。另外,荷兰温室园艺业的生产周期非常短,对市场的变化能较机动地进行调整。这些或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荷兰出口依存度那么高,但它出口的增长却比许多大国还更加稳定。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荷兰其实也是许多农产品和农业原料的进口大国,荷兰进口的农产品包括:“土地密集型”产品,如谷物和豆类等,特别是为了畜牧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饲料;本国不能生产或产量极少的产品,特别是咖啡、茶叶、热带水果、烟草和啤酒花等;还有就是本国能够大量生产,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而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的原料产品,包括牛奶和肉类等。

大量的进口帮助农业突破了最大的限制因素――人均土地面积太小的束缚,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源。某种程度上,荷兰农产品的巨额出口得益于巨额的进口。

“进”与“出”之间的联系在各国很不相同,有的国家大量地“进”,却并没有很大地“出”;而“出”来源于大量地生产剩余产品,但若盲目扩张生产,不考虑出口市场的容量,也可能吃亏。荷兰人以一种商人的敏锐,把握着“进”与“出”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