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藏汇于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藏汇于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央行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从2月1日起,我国居民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年度总额正式提高到5万美元。此举不仅满足境内个人的用汇需求,同时也是实现藏汇于民的重要一步。

不过用汇额度放开之后,据了解,近来虽然到银行咨询购汇的人不少,但大都是出国旅游探亲、留学等消费,对于一度热炒的外汇理财产品则很少有人问津。不少居民都表示,购汇主要还是出于实际需要,从投资角度来看,不会选择外汇产品。显然,国家提高个人年度购汇额度的初衷与居民的现实想法,存在不小的差距。

虽然说对个人用汇实施额度管理.是走向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但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果不加速开放金融市场,“藏汇于民”就会成为一句空对空的口号。目前外汇与国内股票和基金市场的火热相比,无论产品如何花样翻新,其投资收益率都因为渠道受限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加上近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居民普遍存在“持有人民币而不愿意持有外币”的心理,在中国的外国人也要求用人民币支付薪水,一些企业也纷纷采用“负债外币化,资产本币化”来规避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买现“藏汇于民”,根本没有可能性。

笔者曾在一个研讨会上向外管局官员调研,外管局官员称,现在放宽企业用汇管理后,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并无任何加速,连原有用汇额度都用不了,更不用说新增用汇额度了。这种现象表明,大部分企业对于对外投资仍表现冷淡。显然,鼓励企业“走出去”仍旧是一个长远之计,对于缓解目前庞大的外汇储备压力而言,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种现象暴露出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度不够、投资品种不足等问题。当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的交易量超过3万亿美元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市场则基本是几家大银行在做交易,处在一种无人参与的境地,市场上基本是央行的独角戏。这种金融管制,使得银行能够向企业提供的外汇金融产品,极为匮乏。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虽然监管部门指出要大力推动外汇衍生品下场改革,但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国内很多企业仍旧无法通过银行服务进行套期保值。在浙江,不少纺织和服装企业都反映,一方面是油价高企导致原料成本急剧上升,另一个原因则是人民币升值,而企业的纯利润也就5%,结果银行提供的用以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服务,其成本和升值损失相差无几。结果这些企业只能通过提高价格和改进付款方式等简单的办法降低汇率损失,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品仿佛“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而国内银行由于缺乏投资经验,大量的资金滞留在固定收益产品上,国家对浮动收益产品的创新则管制严厉,结果是越管越没有经验,越没有经验,越要严厉管制。这种情况下,2006年不少中资银行推出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是抓不住市场时机,就是市场方向判断失误。

笔者认为,在人民币将会较长时期升值的背景下,政府有必要大力推动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以便于银行向企业和居民提供更高收益的外汇金融产品,这样才能真正走向“藏汇于民”的道路,否则,庞大的外储压力几乎不可能得到多大程度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