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想象能力是人的重要素养,是需要加以培养才能获得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深挖美文、补续文章、结合实践等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感受鉴赏”方面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亚里士多德曾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了想象,也就很难会有什么发明创造。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它能够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补充作品的“言外之意”,创造出广阔的艺术空间。同时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深挖美文,把握细节

再优美的文章,它的每句每字,对学生而言,如果不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进行再创造,那它就只是词汇的简单堆积,学生根本不会形成生动、深刻的理解,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也就难以有自我的感悟和升华。因此,想象是一种及其重要的思维品质。因而,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曾感慨地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

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教师可带领学生想象诗人所创造的诗境。诗人先写了山峦连绵起伏,高耸入天,通过“不盈尺”这个极致的夸张,由此可以想见山的“高险”。之后写枯松倒挂于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让人不禁想象枯松在烈烈山风中摇摇欲坠、森严欲扑之态。然后诗人由静到动,写出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飞湍”、“瀑流”、“悬崖”、“转石”在“万壑雷”的音响背景之下,惊险万分,震人心魄,排山倒海般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使蜀道之难的“险”的描写,形神具备,意蕴悠长。李白的诗歌素有“惊天地,泣鬼神”之称,要准确理解,就要能理解其浪漫主义的手法,就要能理解其想象的大胆丰富。

文章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和学生在一个水平上,此时,就需要在阅读中运用想象架设二者心灵的桥梁,以领悟文章内涵。

如阅读青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个观点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失去,二是必须失去的是双臂。学生初读的时候不理解两个“必须”的原因。所以先让学生想象:“如果给维纳斯补上双臂,那她的双臂应该是什么姿势呢?”通过对手臂的种种姿势想象的完成,而又难以达成一致的结论中,学生逐渐明白正是因为“无”,才能让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有着如此丰富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另外,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失去的不是双臂,而是身体的其他部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学生想象比较之后就懂得只有手的变化是最丰富的,留给每一个欣赏者的空间是最大的,这也就使维纳斯成为真正的艺术瑰宝。由此,学生就能准确地明白作者的美学观点,从而提高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美学观。

2.补续文章,展开想象

作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由于阐发主题的需要或者受表达手段的限制,常常在作品里省略一些内容,留下了“空白”,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完整,而这种“补白”能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借助想象,用笔去补充作品的空白,使他们切实体味到文章的精彩所在。

有的佳作,原文里有许多略写的部分或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没写的内容,如鲁迅的《祝福》,文中对祥林嫂的改嫁后短暂的“交了好运”的生活是通过卫老婆子的简单叙述得知的,不够详细。而祥林嫂在祝福的年夜中死去是通过四叔的痛骂“谬种”,“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揭示的。这里没有正面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加以合理想象,补充完整,让学生理解其“幸福”的短暂,其离开人世时的凄凉,懂得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更能明白作品的主旨所在。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在情节的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其丰富的文意尽在不言之中,让人生发出许多想象来。这时,指导学生遵循小说的发展的脉络,按照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续写它往后发展的情节,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想象潜能。如在阅读莫泊桑的《项链》这篇小说时,它最后讲路瓦栽夫人丢失钻石项链后,为了赔偿,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地干了十年。可是当她终于还清债务之后,好友佛来思节夫人却告诉她借给她的那挂项链是假的,小说在此突然收笔。我组织学生续写《项链》,学生的续写各有不同,有的同学认为主人公用十年的辛苦劳动去还借来的项链,可见其诚信的美好品性,所以给她设计了“一笑抿十年”的结局。还有的同学就想象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后,把好友告上了法庭,最后争到了项链,得到了利益,却失去了友情。种种不同的想象,只要能够言之有理,就是对想象能力的成功培养。

3.结合实践,理解内涵

《辞海》给“想象”下的定义是:“心理学名词。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结合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透过每篇文章的文字,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就像美国的安东尼・罗宾斯所说:“想象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

在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有一个细节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什么。……’”学生初读时对其妙处容易忽视而过。此时教师提问:李小二老婆在阁子背后,听了“一个时辰”,那么长的时间,却是“不听得说什么”,为什么呢?学生从作者情节安排的要求上能很快理解:如果此时听清了谋害林冲的奸计,那后面情节就无法展开了。但是,客观原因却很少有人想到。所以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去饭店的单间吃饭时,是否能听清听全别间客人的对话?学生立刻领悟:在酒店阁子外,墙壁厚度的客观情况使得她听不清。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师要以阅读教学为园地,利用一切合理手段,使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翱翔,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让他们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