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浅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浅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语言不但反映了性别歧视的现实,而且强化了性别歧视。翻译不是机械的语言转换。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中汲取了很多养料,在翻译理论方面,她们将来自现论的影响带入了对翻译的探索中,最终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女性主义翻译观。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6-01

一、女性主义的起源

女性主义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义,它以社会性别差异论为基础,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女性主义也被称作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以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对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和议题。

女性主义发展历程主要分两次思潮。第一次思潮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思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后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原作与译作,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地位遭到了质疑与动摇。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由最初的反抗男权发展为反对一切文化霸权,怎样对待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也被提上了日程。对于语言中存在的显性或隐性的歧视女性成分,西方女性主义者再也不能容忍。

二、女性主义如何延伸到翻译领域

首先,从中世纪开始,女性进入文学世界的有效途径是翻译,女性长期在男权的统治压迫下,生活在社会文化的底层,被排斥在公共社会和学术领域之外,女性发表不了自己的意见。第二,女性与翻译在各自的等级结构中都处于从属地位。在西方《圣经》故事里,上帝先是创造了男人然后才有女人,属于从属地位。在翻译领域里也是先有原作再有译作,原作有相对等级上的权威。无论翻译过程中,如何的接近原文原作都会被看作是派生的。作品的成就在很多程度上都归于原作者,而译者在作品传播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女性与翻译之间这种同病相怜的关系使得二者的联系紧密起来。

三、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理论基础

1、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在德里达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因为我们只有通过符号系统才能达到它,理解和认识都是严格地由符号来传递的,而符号只有在其所指的出场遭到“推迟”或拖延。如果这些符号之间的关系变化了,对象就不再被看做在场的了,其结果是在场被不在场所规定和说明,在场被不在场所替代。他把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主张原文和译文,作者与译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他的理论超越了对微观翻译技巧的探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翻译观念。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出发,借用德里达对翻译理论的解构,否认原文意义的单一性和绝对性。女性主义者肯定翻译中存在的差异,认为翻译的“忠实”背后隐藏的是性别隐喻和男权的意识形态。

2、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驳,拓展出了多维的研究空间,走向更为开阔的跨学科研究。女性主义翻译观借鉴新历史主义关于文学研究的观点否定男性权威,认为原文与译文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不是绝对的,文本是随着时间,地点等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3、读者反映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为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它跳过了语言形式和译文效果之间的矛盾,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从而解决了翻译界历来无法解决的矛盾。读者反映论重视原文信息的传达,坚持文本因读者的阅读而存在。认为文本如果没有读者,文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译者的阅读和阐释过程同其他读者一样,是具有创造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非常重视女性译者对原作的反映,更看重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的程度,这与读者反映论是十分相似的。

四、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作为解构主义之后新兴的理论范式,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是必然的。科学的发展就是范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在传统翻译研究基础上的进步,指出译者通过翻译活动为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不懈地努力。但由于女性主义流派众多,观点太过激进,并且把颠覆传统译论作为目的,过于强调翻译中对语言的操纵和译者的干预,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至歪曲了翻译活动的本质。

首先,女性主义流派众多,大家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女性主义阵营内的纷争。女性主义内部的批评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认为女性主义译论本身具有自我颠覆性。二是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存在新殖民主义倾向。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对第三世界女性作品的翻译,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过多的挪用和干预抹煞了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其实质是对非西方世界新殖民主义构建。三是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通常女性主义的翻译在同一文本中掺杂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文字游戏。而这类译文很少考虑广大女性的阅读能力,一定要精通双语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才能读懂。

其次,女性主义理论论点过于情绪化、宗派化和主观化,因此不能成为真正的学术研究。强调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学者们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一样,过于强调译者对文本的干预和重写。坚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译者,忠实的对象是作者和译者都参与的写作方案。如果把这样的翻译标准运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可能会助长滥译之风。此外,很多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不必要强调对语言的操纵,因为把性别歧视归因于语言是缺乏理论根据的。

总之,女性主义理论介入翻译领域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在接受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时候,首要是学习它的批判精神,需要抓住它的创造性实质而不是否定性和颠覆性等表面特征。我们的翻译研究不能是颠覆和破坏,因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它本身所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和缺点,过于强调对文本的干预,只会把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引向极端。

参考文献:

[1] 张景华.(2004)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 《中国翻译》,25(4)23-24.

[2] 郑钰洁.(2011)浅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传统译论《大众文艺》,(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