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教材辅助内容 打造思品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教材辅助内容 打造思品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将教科书编著者的理念和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融合,实现思想品德课程蕴涵的外现以及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渗透,由此体现高效课堂在思想品德学科上的建构。因此,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来阐述如何巧用教材辅助内容打造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关 键 词】教材辅助内容;思品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67-02

一、教材辅助内容与思品高效课堂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在教学精确和学习有效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理解初中高效思品课堂,即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能较好地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由此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所以,打造思品高效课堂的关键,应该是教师有效引领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笔者把思品教材辅助内容理解为出现在教科书上的非正文部分内容。以现行苏人版思品教材为例,非正文部分包括:单元标题下的引言,课题下面的生活在线,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名人名言,生动形象的插图,内涵丰富的阅读感悟材料等。这些辅助内容使思品课本在丰富多彩的素材烘托下,大大增强了文本可读性、情意感染性和生活贴近性,这就渐渐让学生更乐意去接受思品课。

思想品德课程原本应该始终以动态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为素材来源,去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身边事和天下事。不过由于时间、精力、标准所限,完全让课堂浸润在动态生活时空虽然可以尝试,毕竟可操作性不强,实际上很难收放自如地做到。因此,教材辅助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实用,它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以及跨课程知识的整合与浓缩,于是,教材辅助内容就因其开放性、广泛性和丰富性而成为引领学生据以解读事实、现象或观点的有效载体,从而能帮助学生实现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性情感的树立与培养,而这就是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基石所在。

二、巧用教材辅助内容,打造思品高效课堂

1. 巧用引言,营造新课学习氛围。引言就是对每单元主要内容的掬英掠影,是单元内容的引导性材料。翻开思品课本,每单元都有以不同的语言风格所展开的引言,它时常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从学生的视角表达,带来一种亲切感,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七年级“自尊自信”单元有这样一段引言:当我们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样陌生、朦胧,又令人感到那样的新奇、兴奋:“我是中学生了”。这为导入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提供了很好的导入范本。

引言还用连串的设问方式循循善诱。如,七年级“学会学习”的引言: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那么,我们会学习吗?我们怎样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要求,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学得更多、更好、更活,也更轻松、更快乐呢?如果用此导入新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巧用插图,活跃学生观点感悟力。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悟出插图的丰富内涵,读出自己对插图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巧妙灵活运用插图,使思品教育融形象、生动、趣味为一体,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运用插图进行导入。伴随新课改而来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我们在导入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但是我们不应忽略就地取材,直接利用教材上的插图来导入,这可是一种最直接、简单的方法。教材上很多插图寓意简单明了,运用这样的插图导入,开门见山,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开了方便之门。如,八年级《追求公平》一课,就在课题那一页有一个天平的插图,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打开书本看插图,并提问“同学们能说说你们所看到的天平有什么比喻意义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几乎能异口同声说出“公平”,于是,我便接着说“是啊,这就是本堂课老师要来跟大家共同探讨的主题”,然后展示课题。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自然,教学很快进入正题。

运用插图帮助学生进行新课学习。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记忆信息8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或4%靠触觉和嗅觉,而视觉、听觉协同起来作用则是听觉的10倍多。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光是老师讲学生能记住的信息量很少,而教材中的大量插图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甚至是学生的表达欲、课堂参与积极性。

如,八年级《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一课中的插图,都是紧扣高雅生活情趣这一主题的。首页的背景便是一幅彩色中国画,紧接着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中外名胜古迹图、青少年在吹拉弹跳唱的画面、插花艺术等,可以说打开这一课,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些插图不仅能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这一课让学生说说我们可以培养哪些高雅生活情趣时,就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了。我通过“看图说话”活动来对学生因势利导:请同学们去寻找隐藏在课本里的高雅情趣,比一比,看谁找得快?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都积极投入,并且兴致勃勃,争先恐后举手回答他们找到的绘画、旅游、弹琴、跳舞、插花等答案。这样巧妙运用插图,不仅让思品课堂灵动活跃,富有趣味性,而且也让学生加深了对高雅情趣的印象。

3. 巧用故事,激发学生文本解读力。思品教材上还有各种各样吸引学生眼球的故事。无论是哪一种,对学生而言都极具吸引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把教材上的故事先睹为快,这就说明故事很能吸引学生。

教材上各种故事的突出特点就是能把深刻的道理通过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来,能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非常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教材的编写者也正是从此角度出发,一般在每个论点的前面都会安排一个故事,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结论的理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七年级《做人从知耻开始》一课,教材为了说明耻辱感并非都是催人奋进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它,先讲了“耻辱戒指”的故事,然后又在正文里出现对待耻辱感的正确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上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分析“耻辱戒指”故事中加拿大工学院的做法对自己有何启发,从而得出课本结论中的正确做法,如果凭空问学生“当我们感到耻辱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可能会让学生一时不知从何谈起,还可能会让课堂冷场。

初中生需要一个同成年人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反感成人时时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思品教材上出现的各种故事,可供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感悟,为师生平等交流情感提供了一个极佳平台,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独立地位得到承认,人格受到尊重,因而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4. 巧用名人名言,渗透课堂感悟。无论是在七年级教材的页脚处,还是在八、九年级教材的左侧处,我们都会发现有很多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言简意赅,具有警戒、忠告、规劝等教育意义,且短小精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又一学习资源。对思品教师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资源。对名人名言的合理利用不仅会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而且还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我们可以巧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先声夺人。既引出了课题,又快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抑或可以借助名人之口说出教材上的原理、道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或者在一堂课的结束时,以教师寄语的形式送给学生,以达到既总结课堂,又勉励学生的效果。

如,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课结尾时,我这样运用教材上萨特的名言:老师在本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萨特的一句名言:“人从他被投进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师生共读),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既巧妙总结了课堂教学,又寄语了学生希望。

5. 巧用诗歌散文,升华课堂体验。现行的思品教材中还有一些富有哲理的诗歌散文,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来服务教学,我们的思品课堂不仅会摆脱传统眼光中说教的特点,而且还会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诗歌散文中去感悟道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散文来将道德观念升华为一种道德情感。

八年级《好习惯受用一生》一课中的阅读感悟其实就是一篇赞美好习惯的极美散文,文中这样歌唱好习惯: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激越高亢的乐章,那么,好习惯就是这部乐章中用不断地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着这首歌,内心就会涌动着一种催促着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多美的语言,多富有感召力!有时候我们不妨让学生换个口味,也不一定总是让学生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什么事例来悟出道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诗歌散文中,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道理。

只要教材上有这样的美文,我都会让学生以不同形式来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听中悟,悟后说,说出他们的收获。一般来说,学生读得越有感情,听得越投入,他们的体会就会越深,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心灵深处,学生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书本上的见解,老师灌输的见解。这样学的东西才会内化为自己的收获。所以,我们不能让教材上数量并不多的诗歌散文成为点缀,而要巧妙运用,或者在新课学习中,或者在新课结尾时,前者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独特材料,后者作为学生道德升华的绝好催化剂。

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材上的辅助内容,毕竟教材上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教材上的哲理故事、诗歌散文等资源相对较少,教师还可适当补充教材之外这方面的教学资源,使思品课堂更丰满、更生动,更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愿学、乐学的动感课堂上汲取思维的养分、情感的源泉和行动的意志。

作者简介:杨春(1981-),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教师,中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