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肤浅励志的背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肤浅励志的背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学生写作主体缺位已不是一个新鲜问题。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一般有固定的模式:用或叙述或抒情或直接议论的方式点明中心,然后排列两到三个例子,最后重申主旨。满眼都是伟人、古人、名人,唯独不见自己;如果抽去例子,文章内容所剩无几。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省而言,从2006年开始,高考命题组不厌其烦甚至冒着失之罗嗦的危险不断强调“讲述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阐明你的观点”,努力提醒学生要凸显自我;教师也谆谆告诫学生:现在,屈原李白杜甫的事例已经不流行了,要努力写出你自己的感受。几年过去了,情形如何呢?

以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唯一的变化是:屈原李白杜甫的例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感动中国”和各种创业成功的人物事例。任何材料和话题,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有本事写成肤浅励志文章。言其“肤浅”一是因为“我”不在场而使文章没有灵魂;二是因为学生对“成功”的理解世俗而狭隘。这两点互为因果,显示了高中生写作主体缺位背后的深层危机。

危机一:缺乏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意识。

对个体生命意义的省察可以视为衡量学生精神世界丰富、成熟与否的一个标的。我的生命因何而存在?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意义因何而体现……这些围绕“我”而展开的问题应该是十八九岁的孩子思考人生的题中之义。遗憾的是,除少数学生外,在大多数作文中都无法看出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命题形式、写作题材、阅卷方式等等固然都可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不管如何,写作仍然能窥见学生精神世界之一二。

“倘是有一颗朝露抱怨/千百年来我仅仅做一颗朝露/你就回答它/你知否/千百年的光明/不都在你的圆周里闪耀吗?”纪伯伦的这首小诗,思考的正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放在时间长河里,个体生命都是短暂的,绝大多数亦都是渺小而黯淡的,人生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从短暂、渺小与黯淡中寻出价值、肯定自我。如果以此为题材,要求学生以“朝露里的光明”为题写一篇文章,情形会如何呢?我们的学生将怎样来阐释“短暂与永恒”“渺小与伟大”“黯淡与光彩”之类对列词语的辩证关系呢?

实际情形是:仍然是满眼肤浅的励志文章。

主旨大都是正确的:短暂的生命亦可以闪出永恒的光芒,渺小的个体可以生出伟大的力量,黯淡的处境亦可以因为坚强、乐观、自信、善良等等而光彩照人。但细细看去,在貌似“正确”的三观背后,是对个体“光明”的狭隘理解。学生对“光明”的理解大都囿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本分、“无私奉献做好事”的美德尤其是世俗意义上的以财富地位等为标准来衡量的“成功”,鲜有人书写自己,鲜有人从精神层面来分析个体的“光明”,比如坚持、顽强、自信、担当、信义、善良等个体精神世界的逐渐成长与完满。他们理所当然地将“光明”局限于别人外在可见的“成功”“美德”,而忽视了自己内心成长过程中的“光明”。在鼓励他们张扬个性、反观自身的文章里,他们主动放弃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省察。

“认识你自己”是重要的,也是艰难的。但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做的。所谓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学生之所以在文章中写不出自己,固然有各种原因,比如阅读的匮乏,经历的欠缺,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缺乏真正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与内心的意识。这与整个社会的引导有关。如果社会对个体的评判眼光是功利世俗的,那么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去真正关注并认识自我的价值。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告诫我们:“人们应当反对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不幸的是,我们的社会是如此功利世俗,我们对“成功”的界定标准是如此单一庸俗:获取名利。当全社会一起来放大“一夜成名”“财富”等成功“标准”后,我们的学生就慢慢忽视了对自我意义的肯定,他们自然难以认识到自身的许多“光明”:比如在长年累月学习过程中积累起的坚韧、执着,比如逐渐战胜某种恐惧的力量,比如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善良,比如某个时刻对生活灵光一现的美好领悟……他们宁可放弃自己身上最真实的“光明”,而去人云亦云地肤浅地写他人身上的“光明”。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余世存认为:“人的公正、自由、良知,乃是中国现代化的主题。”(《汉语的人心》)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意识都缺乏,那么,何来公正、自由与良知?

危机二:不会真正观察他人,从而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里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命运的打击几乎完全将他击垮。但是他最后在地坛里获得了重生,他靠顽强的毅力熬过了艰难的时光,最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写出了《我与地坛》这样的作品。

霍金全身只有三个手指可以活动,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对话,但他仍然坚持努力,写出了《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著作,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海伦・凯勒生活在黑色的世界里,但她最终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了了不起的作家。

这是在我们学生的文章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这些事例可以用在诸如“坚持”“奋斗”“成功”“理想”“位置”之类的话题里,简直放之四海而皆准。很多学生将这些例子反复使用,从初中用到高中,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过这些人生命中真正值得我们敬畏的东西。我相信,这些例子在不少学生心中其实是高度抽象的,甚至仅仅只有四个字:身残志坚。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关于阅读人物传记”的调查,调查结果大致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还有很多人读人物传记,现在读人物传记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从百度百科去了解一个人物,所有关于人物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被过滤,所有惊心动魄的过程都被略去,凸显的只有外露可见的结果。我们会发现,学生对这些人物的关注点更多落实在“成为了著名的作家”“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成为了了不起的作家”。《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课文,不少学生读到这篇散文时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但在写作时最终的关注点也仍然落在“成为了著名作家”。如果说史铁生最大的“光明”在于他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那么,史铁生与一个选秀歌手或者一个网络红人的区别在哪里?苏轼也是很多学生爱写的,而且必写“乌台诗案”,但最后也就得出“苏轼终于写出了《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至于政治理想的旁落、周遭人心的险恶、人生命运的无常等等这些内心风暴对这位诗人的刺激以及他最终在清风明月中完成精神的涅而实现生命的“突围”,所有这些最应该成为精神营养的东西都被我们的学生所忽视,一位安抚过无数读书人心灵的伟大诗人在我们不少学生心里萎缩成两个名篇的作者,仅此而已!

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观察方式与我们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何其契合,与我们学生“缺乏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的思维状态何其契合!或者可以这样说:因为不懂得、不习惯省察自我生命的意义,也就不会去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也难以从他人身上汲取真正的力量,于是也难以产生对他人真正的敬畏之情。

我告诫学生:史铁生、霍金、海伦・凯勒这样的人物,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把握就不要去写,任何粗糙随意的书写都是对这些生命的大不敬。

危机三:对他人的苦难难以产生真正的同情。

我可以举出很多学生写作的案例来说明这一点,在此仅举两例。

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是以鲁迅《这也是生活》中的一句话作为题材作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个题目意在唤起或者引导学生的担当意识与天下情怀,符合北大这所学校的身份与立场。我连续三年带毕业班,连续两届让所带班级学生写作此文,结果令人失望。最失望的是,不少同学连鲁迅这句话都读不懂。在信息社会里,我们不少学生被捆绑在人人、QQ、MSN、微博各种网络搭成的虚拟世界里,看似“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然而一切又都与自己无关。题目都看不懂,文章写成怎样可想而知。我和学生用了两节课来一起解读这句话,一起阅读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一起理解“疼痛”。如果有人说“这是北大自主招生的题目,拿来给普通学生做,当然有难度”,那么,这些未来的大学生连这句话的意思都读不懂是否可以理直气壮?我们语文教师、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心安理得?此为一例。

他们离开贫瘠的乡村,离开朴素的乡亲,来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为了城市的明天,为了城市里的人们,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体力,从早到晚,流最多的汗,却只求最少的回报。简单的饭菜他们甘之如饴,潮湿的窝棚他们倒头就睡。他们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看到一幢幢高楼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下拔地而起,他们笑了。他们知道,一座城市的崛起有他们的努力。一想到这些,他们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那一刻,他们是幸福的。

这是某位学生的写作片段,是我要举的第二例。写农民工,可以看出学生试图关注外面的世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可是,我从学生作文中不断读到类似于上面这个片段的腔调:“甘愿献出”“露出了欣慰的笑”“他们是幸福的”……我将之称为“感动中国体”。如果仔细去读这些话,我们学生自己也不会相信“只求最少的回报”“简单的饭菜他们甘之如饴”。一方面,他们显然是受了某些特定语境里宣传话语的影响,于是写下这些自己也不相信的话;另一方面当然也可见学生与外面世界的隔膜,这有待于他们自身阅历的丰富。但是,如果从作文教育的层面讲,对这种“腔调”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因为,这种看似温情脉脉叙事宏大的写作腔调下有一种最大的残忍:对他人付出心安理得的享受以及对他人困境的极度冷漠。

现代人的冷漠与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有关。传播速度越快,数据越准确,人心对苦难的“预期”不断垒高――昨天某地暴雨逝去10人,今天某地车祸逝去11人:具体的生命成为数据的比较,人的同情心便日益麻木。这是社会向前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无能为力;但从教育角度来看,也许可以这样认为:因为缺乏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意识和习惯,所以不会真正观察他人;不会真正观察他人,也就难以从他人身上汲取真正的力量,同时也难以体察到他人真正的苦难。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人的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工程。肖雪慧在《公民诞生的条件》中这样表述“公民意识”:“具有公民精神的人首先有着对权力的理性态度、对自身权利的深刻体认以及对民主的深刻认同,还有着对于超出自身之外的事务的关注和必要时积极介入的行动。”可见,除了制度条件外,一个公民社会的形成必须依赖于个体公民的内在精神成长。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省察自身意义,不懂得从他人的世界里汲取力量,对他人的苦难冷漠视之,如何寄望于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公民社会的建设?很多国家都在中小学开设了公民课,苏霍姆林斯基把这一课程称为“公民的诞生”的过程。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这一块是缺失的,语文课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担负着这个任务。从这个层面来讲,对于学生作文中写作主体缺位背后折射出的这些危机,语文教师怎样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