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匮要略方论》治呕吐方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匮要略方论》治呕吐方及其临床应用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呕吐 金匮要略方论 方剂 文献综述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医病证的病名。有物有声渭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本病名之源,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土郁发之……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金匮要略方论》阐述了各种呕吐,并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这些方剂组方严谨,用药贴切,对后世治疗消化系统等疾病仍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1 小半夏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痰饮咳嗽病篇》云:“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其病机属寒饮停胃,胃失和降的实证。症见呕吐清稀痰涎、不渴、头眩、舌淡、脉缓滑等。

组成和方义:半夏一升,生姜半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姜温中止呕,共奏散寒蠲饮、降逆止呕之功。

小半夏汤适用于寒饮上逆之呕吐,本方可根据不同病机、兼证化裁,或加入其他方中治呕,均有良效,被誉为止呕圣方。可用于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功能性胃潴留、神经性呕吐等。

2 生姜半夏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其病机属寒饮搏结胸中,阴气闭郁之证。

组成和方义:半夏半升,生姜一斤。方中生姜散饮去结,半夏降逆止呕,共奏辛散寒饮、降逆和胃之功。

生姜半夏汤重用生姜取其汁,主要在于散饮去结;小半夏汤重用半夏,主要在于降逆化饮。

3 半夏干姜散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其病机属中阳不足,寒饮上逆的虚实夹杂证。症为干呕、吐逆、吐涎沫、胄脘冷痛、得热痛减、倦怠、畏寒、舌质胖淡等。

组成和方义:半夏、干姜等分。方中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气,浆水甘酸,调中止呕,共奏温巾散寒、降逆止呕之功。

半夏干姜散以干姜温阳,守而不走,治疗中阳不足,寒饮呕逆之证;小半夏汤以生姜散寒。走而不守,主治饮盛抑阳之呕吐。

4 吴茱萸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病机属胃虚寒凝、肝气上逆之证。

组成和方义: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方中吴茱萸苦温,降肝胃寒逆;生姜辛温,散胃中寒饮水气;人参、大枣补中益气,共奏散寒降逆、温中补虚之功。

吴茱萸汤是胃寒挟肝气上逆,故肝胃同治;半夏干姜散是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故治在胃。吴茱萸汤临床应用较广泛,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胆囊炎、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等。

5 大黄甘草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其病机属胃肠实热呕吐之证。

组成和方义:大黄四两,甘草一两。方中大黄荡涤胃肠实热,甘草缓急和胃,两药同用,使积热从大便而去,胃气得以通降,则呕吐自愈。

大黄甘草汤临床应用亦较广,可用于冶疗糖尿病胃轻瘫、小儿急性肠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6 大半夏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其病机属中焦虚寒,脾胃功能失职,不能腐熟运化食物之证。

组成和方义: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方中半夏开结降逆而止吐,人参益气养胃以生津,白蜜补虚润燥,共奏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大半夏汤与大黄甘草汤都有呕吐而食谷不下之症,前者为脾胃虚寒,不能消谷,故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病情严重可见心下痞硬,大便燥结如羊屎状等,治以补虚降逆;后者为实热中阻,故证虽能食,但食入即吐,治以通腑泄热。

7 茯苓泽泻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其病机属胃有停饮,中阳不运之证。

组方和方义: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方中茯苓、泽泻淡渗利水为君,协以桂枝通阳,生姜和胃,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中,诸药合用,使水气得行,则呕渴可止。

本证首冠胃反,乃反复呕吐之谓,与大半夏汤证的胃反呕吐是名同而实异。临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高脂蛋白血症等。

8 半夏泻心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其病机属中焦气机痞塞,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证。

组成和方义: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方中半夏、干姜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降清热,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苦降辛开、调和肠胃之功。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疣状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等。

9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其病机属邪热下迫,干呕热利并见之证。

组成和方义: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芩汤清热止痢为主,辅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共奏清热和胃之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候以下利腹痛为主,干呕次之,方药主治肠,兼和胃,凡干呕而暴注下迫的热泻,或干呕而下利脓血的热痢,均可用本方治疗。而半夏泻心汤证候为呕而心下痞为主,肠鸣下利次之,方药主治胃,兼治肠。

10 小半夏加茯苓汤

《痰饮咳嗽病篇》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其病机属饮停于胃,水上凌心之证。

组成和方义:半夏半斤、生姜半斤、茯苓三两。方中半夏、生姜和胃止呕,散饮降逆,茯苓导水下行,共奏和胃止呕,引水下行。

小半夏加茯苓汤临床应用较广泛,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艾滋病HAART疗法致消化道反应、眩晕、右心衰竭等。

11 小柴胡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其病机属少阳枢机不利,郁热犯胃致呕之证。

组成和方义: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方中柴胡、黄芩解表清热,半夏、生姜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补虚安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解清热,和胃降逆之功。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妊娠剧吐,梅尼埃病及防治肝癌等。

12 四逆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而脉弱,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其病机属少阳阳虚,阴寒内盛,阴盛格阳所致呕吐之证。

组成和方义:附子(生用)一枚,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方中附子、干姜辛温,助阳祛寒,甘草甘平,温养阳气。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救逆。

四逆汤症见呕而身微热、口淡、舌苔白、脉沉细而弱,其功效重在回阳救逆,通阳和胃;小柴胡汤症见呕而发热,兼口苦、脉弦,其功效为和解少阳,清胆和胃。四逆汤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炎、小儿秋季腹泻等。

13 橘皮汤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其病机属胃寒气逆而干呕、哕之证。

组成和方义:橘皮四两,生姜半斤。橘皮理气和胃,生姜散寒止呕,合而用之,使阳通寒去,胃气和降,则干呕、哕与厥冷自愈。

本证手足厥冷与阴盛阳衰的四逆汤证,在程度上有明显区别,仅表现为轻度的寒冷感。临床用于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等。

14 大建中汤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其病机属脾胃阳衰,中焦寒甚之证。

组成和方义:蜀椒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饴糖一升。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止痛,与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合用,大建中气,使中阳得运,则阴寒自散,诸症悉愈。

大建中汤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慢性表浅性胃炎、肠梗阻、缺血性结肠炎等。

15 猪苓散

《呕吐哕下利病篇》云:“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此为脾虚停饮致呕的调治方法。

组成和方义: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方中猪苓、茯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以运湿。配制散剂,是取其“散者散也”之意,使水饮得散,中阳复运,气化水行,则思水呕吐自除。

16 结语

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的证候,其病因病机虽有虚寒、实热、虚热、寒热错杂以及水饮停蓄等不同,治疗大法则以和胃降逆为主。《金匮要略方论》治呕吐方辨证确切,施治灵活,显示其功效多面的特点与疗效机制丰厚的内涵,体现了张仲景所云:“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原则。今后要应用现代技术,从分子水平、免疫学、毒理学、成分分析等多领域、多层次对其加以研究,对经方的基本规律、疗效原则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使经方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