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的市场供给信息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不仅仅简单的表现为供过于求,更表现为人才高消费与人才短缺并存、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大学生教育择业选择与市场需求不符等结构性供需矛盾。高等教育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的信息不完全是导致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和市场调节失灵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此问题,履行公共职责的部门包括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加强作为公共产品的就业市场信息供给。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需;市场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21-05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往往被归结为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但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不是简单的高校毕业生过剩问题,而是供需不能衔接的问题,“不是大学生过多了,而是社会不需求的大学生过多了。”与大量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是许多用人岗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人才信息、供求信息等各种市场信息传递不畅,市场主体享有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无法衔接。因此,加强作为公共产品的信息供给,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出路之一。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的分析
在经济学中,市场供需均衡被称为瓦尔拉斯均衡。简单来说,瓦尔拉斯均衡就是假设存在着完全竞争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通过市场调节使整个市场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然而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常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也表现为供需矛盾,或者供大于需或者供不应求或者供给与需求之间呈现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的状况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教育领域,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产品供求的矛盾表现为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据笔者考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人们常常认为高等教育扩招、毕业生增多带来了普遍就业难问题),更突出地表现为各类教育人才供给、个人就业选择与市场需求结构性的不吻合,这种特殊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与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上的信息获取不足密切相关。
1.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两难的矛盾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但一些就业市场却出现明显的人才过剩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求贤若渴,但应聘者寥寥无几。一些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因为应聘者众多,处于绝对的买方市场。自然可以提高应聘条件,但由于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无从考察,盲目认为学历高就能力强,便不顾用人的实际情况。在各类招聘会现场,招聘单位打出“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条幅再也不会被媒体热“炒”,因为这似乎已成了高校招聘会的第一道门坎。这就是人才过剩情况下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很多用人单位招聘高学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用途并不大。处于绝对买方市场的情形主要见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和行政事业编制单位。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许多私营小企业,尽管急需各类人才,却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光顾。因此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供求矛盾存在于供需两方,在发达地区和城市有人才过剩之虞,在中西部农村则有受教育不足之苦;某些行业和企业正在享受人才高消费,另一些行业和企业则受制于人才短缺。
2.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符的矛盾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没有形成以市场需求信息为导向办教育的局面,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缺少基于就业市场信息分析的科学论证,既不能得到社会和行业的认同,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造成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据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理科偏多,工科较少,农科最少。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文史哲基础学科偏多,经济、金融、贸易、工商管理等应用性学科偏少。但显然一些本身就已经供大于求的专业的学生从拿到入学通知那天起,就面临着失业的命运,而一些市场急需专业如农科、第三产业等,高校的相关学科设置不足,招生规模偏少,需求缺口只能由其他专业毕业生弥补。这决定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就业市场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用非所学”局面。如:一些中文专业的学生最后不得不从事市场营销、服务业等。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中“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调查”得到的结果,医科类院校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最高,达到82%;理工类院校次之。为72%,综合类院校为70%;毕业生工作和专业相关率低于50%的专业有历史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其中哲学类和社会学类只有30%。
3.大学生教育择业选择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矛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普及,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主体身份已从社会“精英”转向“大众”。但我国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就业市场的时代特征和人才需求信息,出现了教育择业上与市场实际需求错位的盲目选择。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都强烈希望自己能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端理论、成为社会精英,虽然名校、重点大学都连续多年扩招,学费一再提高、门槛一再加高,但普通高校招生仍然“门庭若市”,在国内大学无法满足部分人需求的情况下,甚至不惜斥巨资出国留学。毕业后大都倾向于在大城市从事公务员、科研教学等精英性工作,不愿在基层、基础和技能性工作岗位上就业。由于受编制所限,考公务员等就业途径早已拥堵不堪,导致每年大量有此期望的大学生在等待就业。然而,当前就业市场上许多行业高级技术工人奇缺,在市场上花费高薪也无人可聘,大量的高职学校一再降低录取分数,却仍然生源不足。大学生长吁短叹“就业难”,用人单位唉声叹气“招不到人”。大学生的教育择业选择与市场的不相匹配显而易见。
二、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导致市场信息不完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自愿失业,却不愿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域就业:不同用人单位福利(住房、社会保险等)不同,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目前还没有普遍建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使这些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有强烈的需求,大学生也不愿意到这些企业就业。”从经济学的理论看,如果市场是完善的,价格体系是灵敏的,每一个参加市场交易的人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供求的变化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随时进行调整,需求总量必定等于供给总量。然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理论,暗含着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完全信息的假定,即市场参加者在每个时点上都了解当前经济状态、市场环境的全部价格、竞争、供求等信息。这种完全信息假设与真实市场环境相去甚远。不完全信息理论认为,在现实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付出成本,而市场信息传播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因素影响,都严重阻碍市场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共享。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市场信息不可能及时传递,市场供需不可能灵敏调整,市场机制失灵便不可避免。市场机制失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供求无法得到及时合理调节。因信息不完全导致供需失衡的状况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大学生就业市场领域。当前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是就业市场调节失灵的后果,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不可能是完善的,市场供求主体的信息也不可能是完全的,供给和需求往往在不完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呈现出失衡的矛盾局面。在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配置的就业市场上。存在着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信息不完全的现象,影响了教育产品的供求平衡。
1.用人单位的信息不完全
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面对大学毕业生,并不清楚每个毕业生真实、详细的信息(如专业才能、工作水平、是否遵守纪律、是否诚实守信等等),而且获取这些详细信息的成本非常昂贵,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学校、教育文凭、教育程度来筛选应聘者。用人单位只能认为教育水平可以反映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教育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就职,其反映出来的市场信号是社会需要高学历人才,导致整个社会出现过度教育、人才高消费等资源浪费现象。但其实学历不一定能反映个人的工作能力,这种选择的结果很可能是学历高、能力低的人反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与就业市场上真正的需求信息并不相符。
2.高校的信息不完全
许多高校的市场化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作为人才供给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主动去获取、分析市场信息,它的市场信息也是不完善的。一些高校远离市场,对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个人需求信息几乎很少做调研,设置专业时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不够,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就业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高校盲目扩张,但扩招的却不是社会上急需的专业,导致一些用人需求少的过时专业学生无法顺利就业。一方面是教育不断的产业化,要接受就业市场的选择和考验;另一方面是高校专业的设置与人才培养并没有面向市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学生掌握不到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3.大学生的信息不完全
大学生个人在年龄、经验等方面的约束下,在教育和就业市场上信息来源非常有限。比如:大学生在就业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等,往往不可能了解,即便了解也难以做出理性判断,如果大学生优先考虑用人单位而不是学用结合,就会导致盲目就业:如果大学生对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前景不了解,肯定优先选择到大城市寻求就业。而大学毕业生一味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更会继续加剧区域性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又如:对于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市场的变化,“买方市场”中买方的需求。社会上需要何种专业、何种层次的毕业生,应选择何种专业加以深造,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不可能有深入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如技术性岗位的从业前景,他们也不理解,但他们却必须在高考、就业时在有限时间内作出选择。
总之,高等教育人才市场上,作为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的三方都处于信息不完善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市场中的人才高消费、高校不能提供有效人才需求、学非所用等现象。
三、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信息供给的路径设计
解决市场信息不完全问题,只能依靠作为公共产品的信息供给。然而,“市场不会自动提供公共产品,就业信息、人才信息供给等公共服务只能是政府等履行公共事务的部门提供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可能作出盲目的选择,政府则与个体不同,它能掌握最全面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
1.高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信息供给
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用人单位应该处于信息的劣势,因为其不知道求职者真实的个人能力和职业道德等信息,不知道求职者是否具有特定职位所要求的工作才能,而最节省成本和可信度较高的方法是依据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来判断。面对高层次人才供给充足的情况,用人单位自然可以抬高应聘条件即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原本专科生就可以胜任的职位现在可以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形成典型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因此就业市场传达出来的用人信息就是扭曲的,即用人单位需要有更高学历的人才,导致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盲目追求高等教育,而不是学有所用。高等教育可能并没有提高大学生的生产能力,受教育程度反映的只是教育基础、求知欲望等信息。解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这个恶性循环只能依靠有效的信息供给,高校应主动参与大学生人才信息供给。高校要面对市场人才需求,探索建立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把大学生的学业、特长、能力、专业素质、道德等测评情况建立成档案,形成人才信息提供给用人单位,使用人单位可以全面考察毕业生,避免信息不足只能以学历判断能力的无奈选择。高校提供除学历以外的人才信息,可以采取有偿或无偿的方式,但必需创造一个信息充分、公开交易的平台,使有需求的用人单位都可以获得详尽的人才信息。
2.政府对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供给
从客观上讲,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农村就业,是由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由于这些地区户籍、人事、劳动管理等体制的僵化,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有志之士无法发挥真才实学,甚至遭到闲置。在就业市场上,这些地区和单位即便急需大量人才,信息却难以传达出去,准确地说是难以传达到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来。对此,政府要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宏观调控和能动作用,加强发达地区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不发达地区二级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沟通,搭建各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二级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信息进行反馈、传播,比如:为不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建设就业信息网供他们进行信息,减少信息传播成本。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后劲是十分乐观的,政府也要及时进行就业前景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传达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优惠信息和远景职业信息,促进他们选择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发挥自身价值。
3.人才市场对供需匹配的信息供给
我国目前还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社会,从总体上看,社会上大量需要的是较低和中等层次的技术人员,对于高层次精英人才的需求是少量的,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社会管理类人才需求也是少量的。但人才高消费传导出来的信息是只有受更高教育的人才能取得较可靠的职业,社会向大学生传递的是只有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才算就业的压力,这些都误导了学生在高考、就业时的选择。人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人人都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需求是不理性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对此,政府、高校要将市场上真实的就业信息和形势变化进行分析,并提供给学生,把信息供给作为日常工作,进行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经费投入,通过建设大学生就业网等途径。保证就业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此外,教育机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就业选择、行业职业信息供给,给学生传输“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念,将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在选择中盲目跟风。
对于就业市场上不同专业的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政府应有责任定期进行调研,对市场进行分析,根据社会劳动部门所搜集整理的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前景预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政府的偏好对学校的预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还要将市场中的专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信息及调整方案传输给高校等教育机构,促进他们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尽量适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