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教师的心目中,教室里有什么?有位专家请教师在一张纸上用简笔画画出“我的教室”,在100多名教师中,多数人画的是教室的黑板、讲台、学生桌椅和墙壁,只有少数人画出了教室中的学生。教师对“教室里有什么”回答的差别在于对课堂生命意义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常说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事实上,教师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一、传统课堂对生命意义的忽视

传统课堂对生命意义的忽视,主要表现在课堂的被动性、接受性和封闭性,从而影响课堂的活力

1.被动

长期以来,这种以被动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忆,而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就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是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因此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从产生学习的主动性,陷于消极接受的境地。

2.接受性

接受性的学习是很有必要性的。特定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采用讲授法教学方式更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理解性的学习,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新学习的知识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单纯的接受性的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好奇新和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不再积极探究,而是“逆来顺受”,扭曲了学习的价值,丧失了创造力。

3.封闭性

封闭性,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是缺少合作。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精英主义的教育倾向严重,追求学业成绩突出,压倒学习同伴。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缺少讨论与合作。封闭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不愿意与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不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课堂生命意义的表现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课堂的生命意义呢?我们还是先看一个新课堂的新例,然后再作探讨。

某实验区一优秀教师,刚一上课,就列出讨论的问题:

今有两人进行射击比赛,成绩(命中环数)按先后次序记录如下:

赛后,甲乙两人都说自己是胜者,争执不下。如果要你来评判和裁决这次比赛的结果,那么你将如何给出评判的结果?

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

生1:我认为是甲。因为我通过计算得出甲乙的平均数一样,但甲的方差比乙的方差小,也就是说甲组数据更稳定些。

生2:我认为是乙。因为我通过计算得出甲乙的平均环数一样,但乙的中位数比甲更大些。

生3:我认为也是乙。虽然第一次他命中的环数最差,但最后一次他命中了10环,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师:刚才大家讲出了许多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若有所思地点头)通过这个例子,你们有什么总结的话要说吗?

大家略一沉思,又纷纷举起了手。

生1:考虑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生2:想问题不能光凭一些数据,而应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考虑,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生3:我认为面对问题时,只要我们善于开拓我们的思维,就能想出各种方法来。

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通过体验认识事物,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课堂是教师生长的地方。教师在其推进的多种可能性过程中要能体现对教学过程的高超把握,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发展。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含义。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热爱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而应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在促使学生实现价值的同时,同样也对自己具有生命教育价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意义。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许多教师认为,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

在谈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时,几乎无人会不顾及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但在学校教育的实施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又常常把某一类活动,或以某种内容为主的活动,视作只为某一方面发展服务的。如班级团、队活动是服务于德育的,以学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则是为智育服务的。人们忽视的恰恰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的。因此,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成更应关注这一点。

最后,问题进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常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三、给知识注入生命

教师的职责就是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绝不能把学生教成做题的机器,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手里有一支粉笔,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

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学生的字典里,“没有我们没学过,老师没讲过”这句话,而只有“我试试”三个字。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的自学是真正的自学,学生的讨论是自发的讨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