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童真童趣 “玩”出好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习作教学是小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狭窄,语言积累不丰富,很多小学生写作文时不知写什么,该怎样写,感觉动笔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怎样使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识,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并尊重小学生心理。小学生具有一颗童真的心。童心是纯洁的,童趣是快乐的-快乐地“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将“玩”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玩中学作文、写作文,是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写作
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小学生的生活以“玩”为主――“玩”能“玩”出好作文,理由有三。
首先,“玩”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鲁迅说:“作文第一须观察。”没有信息的摄取和储存,就没有信息的输出。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生活越充实,信息的吸收和储存就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笔者还发现,学生参加过一次活动,作文就有材料;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观察有方,作文必有特色。然而,小学生定向、有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薄弱,其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往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教师应指导他们如何细致地观察自然界,观察社会生活,观察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以及形形的艺术品和其他实物。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态度和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比如写煎鸡蛋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有个小学生见妈妈煎鸡蛋,觉得很好玩,顿生兴趣,就玩儿似的从旁仔细加以观察――观察妈妈打蛋时的动作,蛋液倒进油锅,翻动、起锅时的动作,以及鸡蛋在锅中的变化情况……很快,一篇《煎鸡蛋》“大功告成”。
又如一个学生在写《煮水饺》前,也是因为觉得有趣,以“玩”的心态细细观察,使得习作活灵活现:“我端起箅子,把饺子‘扑通扑通’地推下锅,水面溅起朵朵水花。我拿着勺子,轻轻地翻动着,饺子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挤在一起,时而分散开来。正像一群戏水的小白鹅,鼓起了白胖胖的肚皮。”
“玩”(有时“静观其变”也是一种玩儿)与“兴趣”相生相伴,而“观察”如虎添翼,如此“三驾齐驱”,好文易现。
再如在教学描写人物外貌时,笔者让学生互相观察,然后随便选择一位同学描写其外貌,写好后在班上念,让同学们猜猜写的是谁。这样的“玩”,使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大部分同学观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同学由于观察得仔细,所描写的外貌一猜就知道是谁。他们在这次“玩”中,除被激发了对事物的观察兴趣,还懂得了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经常这样让学生满怀兴趣地“玩”,无疑会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写作水平。
其次,“玩”能给学生创设情境。“班上开展活动,大家写的都是同一件事,为什么别人能写好,我却写不好呢?”在谈到写作文的苦恼时有同学如是说。事实上,这类学生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在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体会生活的内在涵义。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这篇作文时,我带领学生们来到操场上,玩起了游戏――老鹰捉小鸡、打鸭子、躲避球等。上课时,给学生创设了回顾游戏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并回忆当时说了什么。顿时教室里欢声笑语,情绪高涨。笔者趁此机会又让学生互谈玩游戏的心情、感受、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文终于在愉快的情境中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玩”能给学生提供写作材料。怎样选择材料是小学生作文的关键。在指导学生写《我和××说心里话》时,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获取鲜活素材,我要求学生写的内容要反映某个问题,随后让学生到街上、市场上……去“玩”一趟。学生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便有了第一手材料,写起来也便得心应手。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跟市长“说”心里话:“我们学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每天我们学校门前的公路却变成了市场,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这不但影响我们的学习,还影响了市容市貌……”一个小学生看问题如此全面,并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实在难得。这样的“玩”使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也认识了社会,学会了做人,可谓相得益彰。
我们知道,同样的题目、素材,写出的文章因人而异。若具体到小学生的一次拔河比赛,学生们“玩”过之后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触,他们就此作文时,既可描写活动场面的激烈、有趣,也可重在揭示“只有绳子拉直,一起用劲才会赢”这一发现,还可以阐发“只有持之以恒,不放弃才能得胜”、“团结就是力量”之类的感悟……这些,都应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一一加以引导。
二、顺应儿童特点组织各类活动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活动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诱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生活中,那些不为成人注意的小东西,往往都会成为小学生爱不释手的玩具。就连一根废弃的绳子在他们手里也可以用来跳绳、拔河。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机会,引导他们走出封闭的空间,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玩耍、嬉戏,玩出童心、玩出童趣,在玩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教师在组织各类“玩”(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结合理论与实践,适合小学生的活动,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游戏类活动。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跳绳、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其独具的趣味性、生动性,可刺激小学生的各种感官。当他们沉浸在自然和谐、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时,大都乐于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想象,并获取各种富有个性特色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形诸文字才易“出彩”。
表演类活动。为了让小学生获得某些更深刻的感受、体验和知识,教师应引导他们开展各种模拟性活动,将生活中的情景尽可能地展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独特的情感和认识,使他们头脑中的相关形象更加清晰、完整、深刻,从而避免习作空洞无物。
探究性活动。要使文章写得深刻并有新意,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特点,布置一些具有调查研究意义的适合于小学生的题目,如让他们调查玩具的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引导他们在调查研究中观察思考,汲取富有生命活力的习作素材。
竞赛类活动。这类活动以其独具的激烈性和刺激性深受小学生喜爱,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广播操比赛、动感韵律操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小小降落伞比赛、个人才艺大赛等。这类比赛,靠的是平时的勤学苦练,而成败却在一瞬间。但这一瞬间,可让小学生尽情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产生无限的感慨,进而生成“动感十足”的文字。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指导时忘却他们小学生的身份――不是让他们表现自己的世界,而是极力牵引他们去表达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语言来表达成人的思想感情。虽然有时表面上看,其作文主题“深刻”了、语言“规范”了,可内容却单调而雷同了,思维却僵死而模式化了,情感也虚假而造作了,也再没有天真烂漫,能感染人、打动人的童真童趣了。
总而言之,将“玩”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玩”中习作,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全方位地去体验和感受,从而写出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让他们“玩”吧――“玩”能“玩”出好作文。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