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软装课程教学体系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软装课程教学体系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近年软硬装市场表现的反差和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为背景,主要分析了国内软装设计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发展以职业教育为指导的软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紧迫性,并通过剖析面临职业化转型的环艺专业的教学现状,摸索出了一条软装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教学体系。并得出结论,向职业化教育转型的环艺专业需走在市场前面,尽快完成“从硬到软”的教学重心转变,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软装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软装教学体系环艺

金融危机后,受我国“四万亿拉内需”政策的影响,室内装饰行业在建筑行业的带动下空前繁荣,然而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激情”过后,这种危机开始逐步显现―――室内硬装市场,尤其是家装市场利润被大大压缩,不够完善的市场又进一步加剧了恶性竞争。在“轻装修重装饰”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后,相对设计含量更高的软装作为新兴市场,其设计附加值令硬装望尘莫及。市场表现的巨大反差以及国内外室内装饰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在整个装饰行业中,软装必将代替硬装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角,而现阶段软装设计市场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就是人才缺口巨大。

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在“轻装修重装饰”的思想以及软硬装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软装设计课程的建设应成为这些院校环艺专业职业化转型的重要环节。

一、软装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1.弥补人才缺口。虽然软装行业需求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行业的不稳定、产品和质量混杂、原创设计的缺乏、软装服务的不如意、绝大部分的软装设计师是由家具设计师、布艺设计师甚至灯具销售员等“半路出家”而来,致使消费者难以找到专业的软装设计师或者设计团队。反观硬装行业,每年全国数万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不断涌入门槛较低却已拥挤不堪环境恶劣的市场,这一切都是由于相当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软装设计课程。

目前,软装网络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相对于硬装,软装设计师属于高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绝非速成式的短期网络培训所能胜任,因此在高校中建立系统的软装设计教育已迫在眉睫。

2.让设计教育走在市场前面。回眸百年前的包豪斯引领设计发展潮流,我国的设计教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能做到“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人,做明天的事”。软装行业的兴起将成为其摆脱这种桎梏的撬点,设计教育应该在软装扩展成为全国性的市场之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软装设计师。

3.完善室内设计教育体系。首先,部分院校虽纷纷开始软装设计课程,但是都将其想当然的置于硬装设计之下,违背了现今专业大融合、大跨界的趋势。软装其本质即是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增长点,但不是建筑、室内的“下游”,其独立性与独特性决定了在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的构筑以及专业课的开发方面应有一套完整的系统。[1]

此外相当一部分院校的环艺专业各种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色彩构成、装饰材料、家具与室内陈设和家居空间设计等等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若建立系统的软装课程教学体系,那么很多其他基础或专业课程都可以将其作为服务目标,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发挥系统培养优势,为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软装课程教学方式分析

1.课程内容设置。根据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软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应分为理论教学、概念设计和实践设计三个主要部分。

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七大元素,风格”,风格与元素之间内容相互交叉。环艺专业中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色彩构成、家具与室内陈设、装饰材料等内容都会涉及到七大元素,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统一,虽然大部分软装设计教材将它们体现于软装设计之中,却又将七大元素分隔为七个章节逐个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留于理论,令学生感到枯燥,又不符合软装设计市场需求。因此软装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应按照不同风格为章节逐个讲解,在每个风格之中介绍属于它们的“七大元素”的配置方法,这样能做到教学与实践中的软装设计步骤相同,让学生在面对真正的概念设计时不知所措。

由于软装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因此该课程设置在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的高年级阶段,并与相关课程充分互动。在概念设计教学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分组,并将其过去优秀的课程作业成果为该阶段的设计方案服务,使过去的学习成果真正“落地”设计方案之中。这样将对其他课程的教学目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容易形成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教学效率,避免了老师“各自为战”,学生学完就忘的结果。

提高学生应对客户的能力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目前软装设计主要针对的高端群体,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软装礼仪内容,美术史、艺术品鉴赏、设计美学等课程应纳入软装教学体系中,以为软装设计课程服务为教学目标;强调“三分方案七分讲解”,增加方案答辩课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面对各种类型客户的信心。

2.产学研结合。软装设计是一门需要讲解、实践、考察、研究相结合的课程。针对软装设计课程“实践设计”阶段的教学,应建构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2]

将校企合作的形式带入课堂―――硬装设计企业将完成后的硬装方案交给学生小组,由其在此基础上针对客户需求完成完整的软装方案,并将软硬装方案打包销售。在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设计成果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潜质;企业同样通过与学校的磨合,确定双赢互利的合作机制,降低设计成本,有效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职场岗位交互的情境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完善、标准、有效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步完善适合软装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使教学内容与后期职业岗位技能高度对接,使项目化教学的实际职业意义得以体现。[3]

3.完善软装课程教学成果体制。目前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成果评价普遍不合理,存在主观性强、片面、引导性差、无时效性等现象,软装设计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又是毕业设计前奏,在前期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巨大压力,其评价体制更被众人所诟病。

探索软装设计教育中学生设计方案的评价,应以毕业设计为目标,以此建立一套作业的测评体系。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成果均应及时作出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测评体系和测评方法要有科学、客观的原则和思想,要用长远的、持续的、全面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测评的时效与空间范围,实行经常性、日常化的可操作测评方式,实行学生与教师讨论式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科学、合理、准确地描述作业中自己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思路,以及最终要营造的设计效果。使评价的过程和评出的结果成为激励学生提高全面综合素质的动因。[4]

结语

软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当年硬装设计的发展一样,受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逐步延伸的局面,造成了软装市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若软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推广,将软装设计人才跟上软装市场发展步伐,甚至造成部分区域教学水平领先市场的局面,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述教学体系中的部分措施已在软装设计课程中初步应用,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已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实践引入课堂,建立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合作模式,推进软装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完成“从硬到软”的教学重心转变。(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周潮,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关于软装设计的认知误区[J],杭州:艺术科技.2014.12:256

[2]蒋波,将软装设计引入课堂[J],深圳:现代装饰理论.2014.05:106

[3]周剑峰,项目化教学在软装陈设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美术教育研究,2015.05:87

[4]蒋波,将软装设计引入课堂[J],深圳:现代装饰理论.2014.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