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致命阴霾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PM2.5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何会形成危害公共安全的阴霾?究竟是谁制造了越来越多的阴霾天?阴霾能从我们的头顶散去吗?
近来,大部分中国人都熟知了一个冷僻的专业词汇:PM2.5。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中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词汇:阴霾,包括灰霾和雾霾。阴霾还会导致大气的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正因为PM2.5导致的阴霾可能危及我们的生命,它才引发了观众如此广泛和强烈的关注。
显形的阴霾与隐形的PM2.5
在山清水秀的乡村和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人们感受到的空气要比都市清新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乡野空气中的浮尘要比都市少得多。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浮尘,也就是英文中所说的Particulate Matter,意思是颗粒物,英文简称为PM。
空气中所有的颗粒物在英文中被称为Total Suspended Particle,简称TSP,意思是总的悬浮颗粒,其中包括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的PM10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中的浮尘,因为它的直径只有2.5微米,大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以至于我们肉眼看不到它。
既然我们看不到PM2.5,为何它会影响大气的通透度呢?这是因为PM2.5是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可以充当大气物理学中所说的“凝结核”,吸附更多周围的气体、水汽和有机物。当PM2.5吸附气体、固体和少量水汽时,就形成令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当它们吸附大量的水汽时,就形成白茫茫一片的雾霾。无论是灰霾还是雾霾,我们都看得见。这就如同单个水分子是不可见的,但是若干水分中形成云团或水流时,我们就能看见了。
2010年6月1日,中国气象局的《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正式实施,其中详细规定了阴霾的标准,即能见度低于10公里、相对湿度小于95%时,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就可判断为阴霾。一般来说,能见度在5~8公里属于中度阴霾,3~5公里属于重度阴霾,小于3公里则是严重阴霾。
阴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连续数日,英国伦敦的市民几乎感觉不到空气的流动,也就是没有风。此时,冬天供暖燃料排出的烟气全都蓄积在城市的低空中。两天后,严重的雾霾出现了,能见度下降到五米以下。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雾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中有52头严重中毒,一头当场死亡,14头奄奄一息。大雾甚至弥漫到室内,莎士比亚剧场中一片黑暗,正上演的歌剧《茶花女》只演了一幕就被迫中止。大雾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在短短四天内就死亡了4000多人。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也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阴霾灾害,至少1.2万人在这次灾害中死亡。
伦敦的阴霾灾害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空气污染的高度重视,研究阴霾危害健康的论文不断涌现。我国也十分重视阴霾的监测和控制,在各地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已经有PM10的相关数据。既然PM10和PM2.5都是肉眼看不见的浮尘,而且PM10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PM2.5,为何我们现在特别关注PM2.5呢?这是因为区分大气中颗粒物杀伤力的主要依据是直径,直径越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大于2.5微米的PM10,只能进入肺部的气管和支气管,而且其中一部分可以随着呼吸作用被呼出,剩下的一部分被支气管和肺部组织吸附,也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和吐痰等方式排出;而PM2.5会直接进入肺部的气体交换区肺泡,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可能引发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曾经对50万人追踪了长达16年后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之下,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增加8%。研究人员推测, PM2.5作为载体将有毒物带入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和肺上皮细胞突变而产生癌细胞;另外,PM2.5容易引起不良的免疫反应,增加人群对肺癌的易感性。
广州气象专家吴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阴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阴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吴兑甚至说:“阴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肺癌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上升了许多,但同时和肺癌密切相关的吸烟率却在下降。
研究显示,PM2.5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因为PM2.5实在太细小了,它们不但会堆积在肺泡内,甚至可能穿过肺泡上的血管进入血液,造成心血管出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随后又可能会引发机体潜在的系统危害,包括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这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及中风。
由于PM2.5中还含有重金属、无机盐、芳香族化合物等多种有毒污染物,它们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到人体各处的组织和器官,给人们带来全身性的健康伤害。PM2.5对幼儿的伤害很大,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
PM2.5导致的阴霾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如不及时调节,很容易失控。古谚云:“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霾天气时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阴霾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更令人担忧的是,阴霾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现象。
有关医学专家提醒城市居民,阴霾天气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多喝汤水,保持呼吸道有一定的湿润度。此外,干燥天气使病菌容易聚集,因此还要保持房间通风。有晨练习惯的市民最好暂停,或选择在下午和黄昏时分做户外锻炼。
阴霾影响交通和供电安全
近年来,阴霾已经成为我国中东部乃至西部大多数城市经常出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的天气现象,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少。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集中区域的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苏州、天津等大城市的阴霾天数已占全年的30%~5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阴霾对交通的影响显而易见。在阴霾尤其是雾霾严重时,能见度最低可以小于10米,就是人的正常行走都会受到影响。雾霾发生时,飞机难以正常起降,高速公路如果不及时封闭可能发生“连环撞”的悲惨车祸,水上运输也受到影响。翻阅新闻,冬季里几乎每天都有因为阴霾天能见度低而发生的车祸事故。上海历史上也曾因雾霾出现过几次重大的交通事故。比如,1987年12月10日早晨,上海出现大雾,轮渡停航。待轮渡恢复航运后,人们急于上船发生了踩踏事件,导致16人死亡、70人受伤。
雾霾还会影响供电安全,这是因为雾霾会导致污闪现象。雾霾中的PM2.5包含不少可溶于水且可导电的盐类化合物,它们附着在输电线路的绝缘层表面上时会形成一层导电膜,在强电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这也是冬季电力系统电能损耗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污闪还会导致高压输电线路短路,从而引发变压站跳闸而导致大面积停电,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用电安全。1990年2月10日-21日,华北平原北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一带出现严重雾霾,华北电网发生大面积“污闪”灾害,京津唐电网掉闸147次,北京200家工业大户限电停产两天,628列火车未能正常运行。
有效监控和治理阴霾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的阴霾灾害发生后,英国政府展开调查和研究,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洁净法案》。依据这部法案,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所有家庭必须把传统的取暖炉灶更换成环保炉灶,伦敦的火力发电厂搬迁到远离市区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PM2.5在内的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搬迁了一些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居民生活和交通采用了更加洁净的燃料,如今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洁净的城市。
1971年,美国首次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颗粒物标准监控的是TSP。1987年,美国废除TSP空气质量标准,制定实施 PM10空气质量标准。1997年,美国环保局制定PM2.5空气质量标准,但是由于许多组织发出反对声音,认为实施成本过高,因此并未得到顺利实施。直到2006年,美国环保局才完全实施PM2.5每天35微克/立方米的最高限值。除了英国和美国已经有成熟的PM2.5监控体系外,日本、德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已经陆续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最新版空气质量准则中,对PM10和PM2.5的达标值规定如下:PM2.5的年均浓度为10 微克每立方米,日均浓度为25 微克每立方米;PM10的年均浓度为20 微克每立方米,日均浓度为50 微克每立方米。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有部分城市对PM2.5进行“研究性监测”。也就是说,这些监测结果不能作为环保执法的依据。当时对广州、武汉、兰州、重庆的监测结果显示,四城市的PM2.5年均值为46~160微克每立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达标值的4~16倍。2010年10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2001年至2006年PM2.5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华北、华东地区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年均浓度都在60~80微克/立方米,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达标值的6~8倍。
中国目前使用的空气质量标准还是199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只将TSP和PM10列入“强制性”监测项目并予以公开。明明天空灰蒙蒙的,但是环保监测数据却显示空气质量优良。有关环保专家认为,出现这样矛盾的情况,问题在于我国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完整,缺乏对因PM2.5引发的阴霾天气的评估。数据表明,在不包括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下,中国7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可以达标;如果将PM2.5纳入修订中的新国标,城市空气质量的合格率可能会下降到20%。显然,如果不将PM2.5纳入,所谓空气质量达标是没有价值的,是脱离公众主观感受的。
究竟是谁制造了阴霾呢?不要一味地指责别人,因为制造阴霾的人中有你也有我。形成阴霾的PM2.5主要来自人为活动,主要是工业和交通。复旦大学的庄国顺教授研究发现,上海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中细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在全国最高,交通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上海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很快,机动车排放的PM2.5也随之增多。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机动车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在城市里行驶速度很低,而且时开时停,这导致汽车发动机不能完全燃烧汽油,进入空气中的PM2.5就更多了。研究显示,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汽车的PM2.5排放量是正常行驶时的4~6倍。因此,香港规定,司机停车三分钟不熄火将罚320港元。
以往,我们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主要从工业污染和工地浮尘入手,而新的研究表明,我们还需要特别重视减少汽车的排放量。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一些经验和技术手段,避免走很多弯路。比如,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PM2.省略
环境监测显示,2009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空气质量不达标。为什么城市的天空比乡野更容易形成阴霾呢?这是因为阴霾的形成是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