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仰与拯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仰与拯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克尔凯郭尔说信仰是人类的最高激情。以撒是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老年所得的爱子,他爱以撒。而上帝要求亚伯拉罕杀死以撒作为牺牲献给他,亚伯拉罕面临着伦理和之间艰难的选择,亚伯拉罕陷入了令人恐惧和颤栗的绝境。

关键词:信仰 亚伯拉罕 宗教 人生三阶段

克尔凯郭尔的书《恐惧与战栗》讲了亚伯拉罕愿意奉献儿子以撒给上帝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亚伯拉罕年老时凭上帝的应许生下独生儿子以撒,亚伯拉罕视若珍宝,十分爱惜,然而上帝却让他献出以撒为燔祭。整整三天,他一直三缄其口,没有向他的妻子撒拉、儿子以撒以及仆人说一句话。最后亚伯拉罕听从了上帝的命令,把儿子献到了指定的祭坛上,当他正举起祭刀刺向以撒,千钧一发之际,上帝的使者制止了他,说亚伯拉罕已通过了考验,并允许他用一只公羊代替以撒作为祭品,这样,亚伯拉罕重又得回了儿子。

这个故事是圣经中很著名的一个故事。《恐惧与战栗》中这样记载上帝怎样考验亚伯拉罕:就叫他来说:……带上你唯一的最亲爱的儿子以撒,登上摩利亚山,把他放在我指定的地方,制成熟肉祭物献上。这天早晨起来,亚伯拉罕备好配鞍的毛驴,带着以撒离开居住的帐篷;他们走下山谷,直到踪影消失,撒拉都始终透着窗子注视着他们。他们坐在毛驴上走了三天,未曾说过一句话;到了第四天,亚伯拉罕发现摩利亚山已仰首可见,但仍是一言不发。他示意随从留下,只带着跟在身后的以撒向山上走去。亚伯拉罕心想:‘我决不能在指定的地方把以撒藏起来。’他默默伫立,用手抚摸着以撒的头为他祝福;以撒跪在地上接受了他的祝福。这时亚伯拉罕目光柔和,面带慈祥,似乎用目光和表情嘱咐着什么。但是以撒一无所知,此时他的灵魂不可能升华;他抱着亚伯拉罕的双腿,不停的求情―为了他的年轻生命和美好愿望;同时,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在家乡时的情景,记起了在那里的欢乐与悲伤。这时亚伯拉罕背过身去,俄而,当他发现以撒再次仰头注视自己时,态度便改变了。他面目粗野,神情恐怖,劈胸抓住以撒并将他摔倒在地,说:‘傻孩子,你以为我真是你的父亲吗?我不过是一个上帝的崇拜者,你以为这是上帝的命令吗?不对!这是我自己的意愿’,以撒颤抖着急忙喊道:‘上帝,请可怜可怜我吧!如果地球上没有我的父亲,那么您就是我的父亲。’听着以撒的喘息,亚伯拉罕对自己说:‘天国的上帝,我感谢您,最好让以撒认为我是个恶人,也不要失去我对您的信仰。”他静静地准备好引火的干柴,绑住以撒;静静地拔出刀子。接着,他就看见了上帝为他准备好的公羊。他用公羊代替了肉祭,然后返回家中……自此以后,亚伯拉罕变得更加苍老,他怎么也忘不掉上帝委派的那件事。而以撒仍旧快乐如初:亚伯拉罕眼睛里却充满悲伤,再也看不到欢乐了。”克尔凯郭尔通过对上述亚伯拉罕故事的分析来说明信仰与伦理的矛盾,以及最后的拯救

克尔凯郭尔说信仰是人类的最高激情。以撒是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老年所得的爱子,他爱以撒。而上帝要求亚伯拉罕杀死以撒作为牺牲献给他,亚伯拉罕面临着伦理和之间艰难的选择,亚伯拉罕陷入了令人恐惧和颤栗的绝境。最后他痛苦地执行上帝的指令,放弃了儿子,忠于他的信仰。在克尔凯郭尔眼中,真正的信仰者是孤独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孤立无援的,他总是无声无息,与世隔绝,独立肩负着恐惧的责任,在信仰的精神征途上踽踽独行。信仰的主体是一个没有任何牵连与纠葛的绝对个体,任何企图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成为信仰义士的想法,都是懦弱的表现,也是于个人信仰无所裨益的。他说,信仰的义士作为个体不能帮助他人,也不能与圈子以外的人结成合作伙伴,接受他人的帮助,“有些人如此懦弱、卑下,以至于打算依靠其他人的责任而成为信仰义士。尽管如此,他也不会成为信仰义士,因为作为单独个体,只有靠单独个体才能成为信仰义士,这就是义士的伟大之处。”通过信仰的个体性,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信仰在内心深通过信仰的个体性,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信仰在内心深处同上帝进行直接沟通,上帝所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群众,而是一个个信仰着的个体。“在上帝的眼里、在无限的灵魂的眼里,那些曾经生活着的和正在生活着的千千万万人并不构成一个群体,他看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个体的存在是孤独的,每个人孤独的面对世界,每一步的选择都要自己做出。

面对伦理与信仰的矛盾我们如何来理解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这可以从克尔凯郭尔提出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来探讨这个问题。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可能要经历三个认识自己的阶段, 审美阶段, 伦理阶段,宗教阶段。其中审美阶段是追求感官享受的阶段,伦理阶段是追求理性和道德的阶段,宗教阶段则是个体摆脱罪感,体验自身真正存在的阶段。

第一阶段审美阶段,其特点是人生活在追求感官快乐的感性生活之中,把感官的享乐作为生活的最高目的,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乐,甚至是粗野的之中,充满了杂乱无章、腐化堕落和厚颜的行径。生活在这一阶段的人,没有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不敢正视生活,极力回避生活中的厌烦、无聊、忧郁和痛苦,更不愿对生活做出积极的选择。在这种生活中,一切都是偶然的和暂时的,感性的欲望被满足后,立即又陷入空虚、无聊、厌烦、痛苦、乃至绝望,如此反复,以至无穷。这就迫使人们去追求另一种较高的生活方式,即伦理阶段。在此阶段中,克尔凯郭尔通过对莫扎特的音乐喜剧《唐璜》的分析,详细说明了审美阶段中生存个体的特征。唐璜仪表堂堂,出身名门,最大的乐事就是去勾引良家妇女,他的生活就是由诱惑一个个少女构成的。“他对欲望的满足感到高兴;一旦他对此感到高兴,他就寻求一个新的目标,情况就这样无限继续下去”克尔凯郭尔认为审美阶段是一个感性、世俗的阶段,但他不可能满足于瞬间的快乐,他要追求永恒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不可能在感官中找到,在搜寻新欢中他最终会厌倦这样的生活。而当片刻的快乐消失后,处于审美阶段的个体会陷入厌烦、怀疑甚至是绝望中。

第二阶段是伦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放弃了感性的生活方式,由享乐主义者变成了禁欲主义者,他处处倾听理性的声音,时时接受道德的呼唤,并用理性、道德约束和限制自己的。在这一阶段,人们强调的是心灵的陶冶和追求,注重的是善良、正直、节制和正义等普遍的道德准则。人们严守善恶之间的区别,努力做到趋善避恶,甚至会为了某种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克尔凯郭尔认为,尽管这种生活方式远远高于审美阶段,但人们仍然无法摆脱痛苦。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常常会同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和义务发生矛盾和冲突。人们会由于经受不住感性生活的诱惑而背弃道德准则, 伦理阶段是一个理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个体追求的是道德、责任和义务。在他们脑中,善恶之分根深蒂固,他们总是按一般的道德原则趋善避恶。在伦理观者看来,只有道德的生活,人生才会真实。但是克尔凯郭尔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并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生活在伦理阶段的个体总是受审美生活的引诱,不能完全脱离感性的世俗生活。而且,伦理关注的是普遍性的原则,因而趋向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关注生存着的具体的个人。此外,伦理的准则太过于理想化,无视现实生活中的罪恶。因此,克尔凯郭尔并不赞同大多数的伦理学理论,也不赞同伦理的生活方式。

第三阶段是宗教阶段。在宗教阶段,人的所有行为应服从于信仰,服从于上帝。人抛弃了审美阶段的享受,抛弃了伦理阶段的所崇尚的理性。宗教对于人有绝对性,处于宗教阶段的个体是真正的“存在”。孤独、痛苦和绝望的个体面对无限永恒的上帝时,他发现了自身的有限和脆弱,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存在”。信仰的个体生活在永远的孤独和罪感中,“罪就是绝望和处于上帝之前”。克尔凯郭尔认为,绝望是一种个体企图使自身不成为自身、脱离自身的倾向和感情。绝望是致死的疾病,人自身无力治愈这种病。而要无罪,要摆脱绝望,就必须完全彻底地依靠上帝。惟有皈依上帝,人才能被宽恕,惟有在宗教中,人才能摆脱绝望的折磨。宗教阶段的个体是非理性的、荒谬的个体,他的整个身心都与上帝在一起,在对上帝的依赖中终其一生。上帝是人的最终归宿和信仰对象。克尔凯郭尔的宗教信念这样,他认为人应当像亚伯拉罕一样,听从上帝的召唤,舍弃尘世中心爱的东西,在虔诚的信仰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人生三阶段中审美阶段是最低级阶段,宗教阶段才是最高级阶段。人只有在宗教阶段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人生的道路是走向上帝的过程。只有尊崇信仰,服从上帝,人们才可能在尘世获得拯救,这正是克尔凯郭尔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克尔凯郭尔著《恐惧与战栗》华夏出版社,1998年.

[2]克尔凯郭尔著《基督教的激情》,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

[3]克尔凯郭尔著《克尔凯郭尔日记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