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 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及心电图的变化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45-01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共收集冠心病患者150例, 随机分成两组,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 例,男58例,女17例,年龄38~72 岁,平均52.7岁;对照组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39~70岁,平均53.2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冠心病方法用药: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者,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药6g,柴胡g,甘草6g,桔梗5g,川芎5g,怀牛膝9g。加减气虚者,加黄芪15~30g,气滞者,加木香12g,痰盛者,加贝母10g。心阳不振加桂枝6g;胸痛加郁金12 g,气虚加太子参15g、党参30g;心悸加五味子9g,麦冬12g;用法:每日1剂,连续水煎两次,每次取200ml,混合,早、晚各温服200ml。若遇急性发作者,立即服下复方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8~10粒,连续治疗60d。

1.3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制定。中医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标准筛选,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等症候。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主要观察两组每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绞痛程度,持续时间,心率、血压以及舌苔、脉象等。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进行三大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血脂检查,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标准[2]: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或持续时间有所减少或缩短;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4]规定。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按照α=0.05检验水准,P

2 治疗结果

冠心病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65%);对照组(73.9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 结论

本研究显示,中药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的方案对于冠心病更加有效,提示血府逐瘀汤不仅能够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有效干预,还能够有效提升西医常规基础治疗的疗效。血府逐瘀汤由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制,记载于《医林改错》一书中,主要体现了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开胸止痛的中医治疗原则。该方由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具体的配伍规律是: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而通血脉;柴胡能解肝郁,升达清阳;桔梗和枳壳一升一降,行气行血;生地黄凉血清热,并助当归的理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剂最大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现代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在改善冠心病患者气滞血瘀证候的同时,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和减少斑块的破裂,因而可以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相关动物实验也证明血府逐瘀汤通过干预脂代谢,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损伤内皮修复等多个环节,实现稳定斑块的目的,从而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有效,较单独应用西药疗效要好。值得临床上长期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仲宇,卢海涛,卢晓峰.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浅探[C].2008,02:89-91

[2]谷瑞华.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2011,3(16):24-25

[3]祝源隆.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思路[J].2010,19(7):25-26

[4]蒋红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近况[J].2010(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