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 观察组给予健脾化湿祛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 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6个月, 并在服药期间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疗效评价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关键词】 健脾化湿;祛瘀法;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48

中医理论中, 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属于“黄疸”范畴, 病机为脾失健运、脾肾虚寒、胆汁郁结、外渍肌肤等[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胆红素代谢及黄疸发生机制, 临床上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西医治疗主要治标, 可短期缓解黄疸症状, 但对胆红素作用不明显, 疗效欠佳[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 采用温阳健脾、活血化湿、利胆退黄为主要治疗原则, 标本兼治, 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疗效良好。本次研究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患者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残留黄疸的诊断标准[3], 患者黄疸持续时间>3个月, 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1~3倍, 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脾胃气虚、湿热郁结、血气瘀阻的病症, 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经超声检查发现肝内或胆管内存在阻塞的患者, 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严重过敏的患者, 合并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异常、肝性脑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55.6±8.4)岁, 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9.6±3.3)年, 深度黄疸患者14例, 轻度黄疸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53.6±8.3)岁, 病程3~12年, 平均病程(9.5±3.5)年, 深度黄疸患者15例, 轻度黄疸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黄疸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299)口服治疗, 35 mg/粒, 3粒/次, 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化湿祛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 组方包括:党参、白术、炙黄芪、茵陈、葛根、丹参各12 g, 溪黄草、金钱草15 g, 桃仁9 g, 红花6 g, 水煎煮, 早晚各1次。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检查肝功能指标, 包括:TBil、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

1. 4 疗效判定标准[5] 根据患者染黄、疼痛、乏力等临床症状填写症候积分评价表, 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总胆红素恢复正常范围, 症候积分降幅>70%;有效:总胆红素下降幅度30%~70%, 症候积分降幅30%~70%;无效:总胆红素和症候积分的降幅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发生与肝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机体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输、排泄均发生障碍, 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升高, 对人体器官造成一定损害, 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6]。祖国中医理论将该病归属于“黄疸”范畴, 病因为湿热郁结, 病在百脉, 治疗以凉血活血、通络血脉为主[7]。作者认为“黄疸”也因慢性乙肝患者久用清利药物或用药过猛致元气损伤、脾失运化, 正虚邪恋导致黄疸迟迟不退, 应采用健脾化湿、活血祛瘀的方剂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采用健脾化湿祛瘀汤进行治疗, 组方中茵陈、溪黄草、金钱草可保肝利胆;丹参、红花、葛根、桃仁可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自由基;白术、党参、黄芪可健脾益气、提升免疫力。整个组方有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祛湿化瘀的作用, 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提高自身免疫防御功能, 改善能量代谢的作用, 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参考文献

[1] 房英杰.自拟沙石退黄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后残留黄疸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4):670-671.

[2] 莫冰泉, 阮永队, 谢炎烽, 等.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难治性黄疸疗效观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6):88-90.

[3] 黎彦君, 玉艳红, 苏芮, 等.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环球中医药, 2012, 5(5):375-377.

[4] 倪新元. 清热利湿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3):489-490.

[5] 许志雄. 以扶正祛邪治则指导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与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6] 黄文光.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病毒性肝炎难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4, 31(1):101-102.

[7] 虞胜, 祝峻峰, 陈建杰.清化凉血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肝脏病杂志, 2016, 8(22):52-53.

[8] 齐艳艳, 张盛杰, 陈建杰.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3, 23(5): 262-264.

[收稿日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