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知、民族评价、社会参与实践和民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普遍较高。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也有弱化倾向,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提出必须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认同;全球化;研究

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探求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祖国统一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沈阳工业大学学生为重点,在辽宁省部分高校通过发放问卷、走访谈话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进行了研究。

一、民族认同概念的界定

对于民族认同,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相对合理解释。根据本文内容要求,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群体在情感和态度上的认知,以及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成熟度的标志之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总称,所提及的民族认同特指中华民族认同。

二、民族认同的调查

1.问卷的编制。本研究借鉴Phinney的研究成果,依据民族认同的四维结构编制了《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访谈提纲》。在《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的内容上,第一部分设计主要考虑对大学生民族身份的认同调查,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认知成分、评价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承诺成分四个维度进行调查设计。同时在问卷的设计上还考虑到大学生对民族认同的途径、方式,对中华民族整体认识、对发达国家的看法及是否形成开放融合的民族观等问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作调查问卷。

2.调查对象。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总共抽取来自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有效试卷),其中理工类高校学生175名,文史类高校学生150名;大一学生106名,大二学生77名,大三学生78名,大四学生64名;男生196名,女生129名。研究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学生中选取20名进行深度访谈。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

1.民族认同感较高。大学生深受学校教育影响和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能够正确清晰辨别身份及种族特征,能够基本把握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国家修改法定假日,突出本民族传统节日十分认可,并且愿意接受成为一个生活习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基本认识,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知道四大名著等文学常识,赞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并愿意接受,努力实践。在民族认知与评价方面,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82.9%),觉得中国当今社会保留民族特色很有必要(65.1%),由此可以看出近七成的当代大学生都以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在社会参与与实践方面,通过走访发现,中华民族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顺利完成出仓)都让当代大学生激动不已;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铜兽首、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受到一些阻碍会通过理性地方法表示强烈不满与谴责(71.8%);汶川发生地震时,大学生会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80.4%)。

2.民族观念有弱化倾向。在调查中明显呈现两个特点:文化认可程度高,政治经济认可程度低,对传统民族特征认同度高,对当代民族认同度低,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大致吻合,说明大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对我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很自豪。对与发达国家明显差距的现实,一时还难于接受,表现出一定的反差。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个别大学生的畸形思维方式和批判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

有关“针对于眼下流行的‘哈日’、‘哈韩’一族,有人认为应该做出一定的干涉,你的态度是”这一问题,有43.6%的人认为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有27.7%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有24.4%的人认为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又有3.5%的人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调查中还发现,有54.7%的大学生更喜欢美国大片;有62.6%更愿意购买进口的数码产品。这些都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3.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在问卷中,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兔首、鼠首一事有94.3%反对,有59.7%认为应该抵制法国日本,说明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形成开放融合民族认同观,这也是非主流民族主义存在的土壤。

4.民族认同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调查数据对比看,民族认同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大四的学生民族认同感普遍高于大一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接触民族的信息量增多,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从而对民族文化发生兴趣,开始探索自己的民族认同。可见大学生随着年龄增加,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民族认同相对概念更广泛,对本民族认同由表象到本质逐渐深入。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特征

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而且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在民族认同感上,充分体现此点。访谈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认同的不同见解,调查问卷答案选择的离散趋势也十分明显。

二是行为选择多样化。大学生在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很少考虑国家,民族等因素,而是以个性喜好为主导。他们向往外国留学,喜欢国外时尚产品,并能理解新新人类们“崇洋”行为。这些可能无法简单用“民族气节”的眼光来看待,应当视同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

三是富有公平正义感。在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亦包涵着公平正义因素。如在调查汶川地震的态度,大学生都愿意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失学儿童和欠发达地区的民众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有90%以上的人表示有机会将捐助失学儿童,有78%的人认为欠发达地区民众是自己同胞,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四是理性认知代替了极端民族主义。在民族认同上,当代大学生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多了理性的思考,他们能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盲目自大;他们大部分认为中华民族只是世界民族的一支,并不比外国民族优秀;他们愿意去国外学习和工作,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他们认同并尊重中华民族内部各分支民族,也愿意与世界各民族友好相处。

五、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的途径

(一)利用“两课”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两课”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建构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平台,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在走访中获悉,有超过3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这一方面反映了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的传统项目在弘扬民族精神上的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高校中的以“两课”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形式是持基本认同的态度。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块主渠道、主阵地,不断探索与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思路与方法,在大学生中培育,弘扬和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能力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国树立很好的典范,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增强大学生文化选择能力的关键。学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区别地设置相关历史文化课程,并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三)借助重大传统节日及典型社会事件,开展民族教育实践

通过调查发现,凡是有全国性、全民族性大事件发生,如汶川地震、问题、航天载人飞船飞天等,都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一方面需要帮助大学生广泛开展或积极参与各类民族特色的活动,如祭典祖先、旅游寻根、识读家谱、节日庆贺等,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亲身体验并强化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利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既可以强化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提高其民族认同感,还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摒弃民族极端主义等不良影响。

(四)增强全球化素质,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全球化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所引起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转型,对于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能在与外来异文化的参照、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也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会有一种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紧迫感、使命感,全球化的这种激励机制无疑给我们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面前,应把民族认同和全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全球意识,增强全球化素质,摒弃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总之,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

[2]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3]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1)

[4]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