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孕期多牙病防治要小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中那些事儿
牙周病、龋病(即蛀牙),是臭名昭著的口腔惯犯。而对准妈妈,它们更是肆无忌惮,活动猖獗,毫不手软。
是谁动了准妈妈的牙齿?
毕竟。多种因素可导致准妈妈的口腔出现以上麻烦事儿。不过,医生还是找到了重要的线索。激素、饮食、孕吐反应,成了口腔疾病的催化剂。
下列因素导致孕妇口腔疾病更容易发生:
激素水平的改变――怀孕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上升,使牙龈血管增生,牙龈处于充血状态,对外来刺激非常敏感,容易诱发牙龈炎、牙周炎。
饮食结构改变,进食次数增多――准妈妈在孕期往往少量多餐,喜欢吃零食,喜好酸甜食物,使大量的食物残渣存留在口腔中,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
孕吐反应――怀孕早期,孕吐反应使唾液酸度下降,引起牙齿酸蚀与脱矿,反流的胃酸也可腐蚀牙齿表面。增加牙齿龋坏的机会。
其实,怀孕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牙周病和其他口腔问题。很多孕前口腔状况良好的妇女,怀孕后并不出现问题。只是,怀孕造成的生理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确实会增加孕妇患口腔疾病的可能。
如此看来,怀孕可能为“犯人作案”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但只要口腔“治安保卫工作”做得好。还是可以减少很多“犯罪活动”发生的。
也就是说,不注意口腔清洁或对口腔清洁得不够,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牙龈炎,小问题还是大麻烦
最近,怀孕四个月的王女士因口腔出血不止,匆匆来到医院就诊。医生给她检查,发现其左下唇侧和舌侧牙龈红肿已盖住三颗牙齿,呈瘤状突起,血液不断渗出。
王女士患的是妊娠期牙龈瘤。由于王女士的牙龈瘤程度较重,医生为其进行了手术。所幸,牙龈瘤顺利被切除,也没有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妇女在怀孕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牙龈炎,这被称做“妊娠期牙龈炎”。大多数准妈妈出现的牙龈出血就是这种。除非伴有急性感染、溃疡或假膜形成,一般并无痛感。
像王女士这样,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妇女。怀孕后炎症往往会更加严重,牙龈会出现增生、肿胀、出血显著,个别牙龈还会增生成肿瘤状,称为“妊娠期牙龈瘤”。易出血,严重时还会妨碍进食。
妊娠初期,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加,可影响牙龈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妊娠后期,激素水平达到最高。因此,妊娠性牙龈炎一般以妊娠第2~3个月及分娩前最为严重。
至于预防的方法,首先还是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产酸。
牙龃有急性炎症或症状明显的准妈妈,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要随意服用消炎药,以免造成胎儿畸形。
另外,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进行自我保健,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和产前检查也是很重要的。专家强调:对于有可能在孕期出现的问题,包括牙龈炎、牙周炎,要及时解决。
不敢刷牙
准妈妈小慧怀孕后,先是频繁呕吐、泛酸、不思饮食、疲惫不堪。后来,小慧出现了牙龈红肿,刷牙出血,还有口臭。她以为这还是怀孕所致。“每次刷牙都有血,因此我都不敢刷牙了。”
她的口臭越来越重,最后甚至不刷牙也会出血,牙龈肿得连吃东西都受到了影响。医生说她患上了严重的妊娠性牙龈炎,还有牙龈瘤和轻微牙周炎。
另一位准妈妈小娜则是根本“刷不了”。
怀孕开始两个月,小娜呕吐非常严重。“一刷牙,吃的东西就全都吐出来了。我想,这样下去不是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吗,吃的东西都吐光了!”于是,有一段时间她几乎都不刷牙。结果,牙龈开始流血了……
不要以为以上说的都是特殊例子,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对于这样的“不敢”和“不能”,专家强调只要出血不太严重,就可以放心地刷牙。事实上,出一点血并不用担心,相反,不刷牙可能造成的危害比出血大得多。
要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准妈妈,更应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内的酸性物质。可常用2%的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
想拔牙,还得看时机
两个月前,刘女士正在生长的一颖智齿经常发炎。虽然时而疼痛,但忍忍也就过去了,所以,她一拖再拖,一直没去治疗。
当她怀孕两个月后,这颗智齿痛得愈来愈严重,甚至让她难以入眠。
刘女土把心一横,决定将智齿拔掉。可医生却告诉她:孕期拔牙存在很大风险,必须等到产后才能进行创伤性手术。这,却是她始料未及的。
为了减缓刘女士的疼痛,医生给她作了局部处理。而要进行彻底的治疗,还得等她分娩之后。
在这期间,刘女士必须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早晚刷牙后,必须认真冲洗阻生智齿的牙龈,餐后要及时漱口,饮食上还要少吃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为了不让疼痛复发,刘女土要做的功课比口腔正常的准妈妈多得多,这让她又后悔又苦恼。
若不幸在孕期“中招”,准妈妈难道只能坐以待毙?
答案是否定的。
非但不应坐以待毙,一拖再拖,相反,应该积极治疗。而治疗的关键,在于时机。
具体地说,怀孕1―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怀孕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口腔治疗最好在此阶段完成,因为在此期间,胎儿各方面已较稳定、体积亦较细小,而孕妇的孕吐情况通常亦已减轻。怀孕7―9个月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
也就是说,口腔治疗最好在怀孕中期进行。而孕前和孕后期,一般只宜作暂时性的对症处理,拔牙或任何侵入性治疗都应延至产后进行。
怀孕期间,尽量避免对牙齿“大动干戈”。因为拔牙或动牙齿手术,不但会从生理上对准妈妈和胎儿造成影响,还会引发准妈妈的焦躁情绪。专家认为,手术及麻醉本身可能对胎儿并无伤害,早产或流产与病人的紧张情绪有更大关系。
当然。如准妈妈实在有无法忍受的持续牙痛或特别严重的状况,还是应该及时拔牙或手术的。只是,这时需要冒的风险会大一些。
除了手术,在用药上,准妈妈要谨遵医嘱,权衡使用。牙齿疼痛应该寻找它的病理源头,对症下药,不可随意服用止痛药。
除了治疗,专家认为,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仍须去见牙科医生,作定期的口腔检查。准妈妈应向牙科医生说明自己已经怀孕。以便医生能在检查和治疗时作适当安排。
如有需要,牙科医生会以X光来辅助诊断牙病。对于X光照射,准妈妈大可放心,因为诊断牙病所需的X光剂量一般是很低的。而且,牙科医生也会为准妈妈作好一切预防措施,比如拍片之前让病人穿上防护铅衣,以确保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