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梁章钜著述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近代著名的经世名臣和著名学者,梁章钜著述繁富,在清代中晚期的学者中,可谓是成就卓著。他所著的《称谓录》、《楹联丛话》、《枢垣记略》等著作都堪称是各自领域的创新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梁章钜的著述成就,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在近代文化史上,梁章钜是一位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文化人物。
关键词:梁章钜;著述;创新;成就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38-05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清初徙居福州。梁章钜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先后任职于湖北、江苏、甘肃、广西等地,曾两次兼署两江总督。梁章钜于鸦片战争期间率兵驻防广西东大门梧州,积极防堵英军进犯。作为近代享誉盛名的经世名臣和学者,梁章钜为官清正严谨,颇有建树,他在立言的著述事业上,更是成就卓著。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达70多种,可谓著述等身。梁章钜的挚友林则徐是这样评价他的:“自弱冠至今手不释卷,盖勤勤于铅椠者五十余年矣,”认为他是清代督抚中著述之最丰者,“仕宦中著撰之丰无出其右。”[1](P1)梁章钜一生的著述极为丰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许多著述在多个学术领域都有创见,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其所著笔记类和楹联类著作尤为如此。朱士彦在为梁章钜《枢垣记略》所写的序中称赞梁章钜及其著述是“辟前修所未开之境”,是“前无所承而创为之”。[2](P3-4)陈继昌在序《楹联丛话》时也说此书“一为创局,顿成巨观。”[3](P3)梁章钜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文化人物。
一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梁章钜由广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甫抵任,即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抵抗英军入侵的防务,次年正月,以疾辞江苏巡抚,本拟引疾告归,回老家福建福州养老。此时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战火波及江浙粤闽沿海诸省,路途阻塞,无法回到福州,只得以老迈之身携家在福建的北部山城浦城暂住栖身。在浦城的日子里,梁章钜除了偶尔出游外,便是潜心著述。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梁章钜以74岁的高龄,在浦城完成了一部酝酿多年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称谓录》,但未及付梓,便于次年去世。
梁章钜在《称谓录》一书中,收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称谓,将其归类立目,并加以逐条解释,该书共计有32卷,类目738个,词目达5424条,总字数达30万字。
中国古代人们对称谓非常重视,因其能够标明人与人之间的长幼、尊卑、亲疏的关系,称谓还是维持封建宗法制与等级制度的必要手段,它能体现人际交往的礼节,达到调整人际关系的目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对称谓进行评述、研究和归纳,早的如《礼记·曲礼》、《尔雅·释亲》等,北周的卢辨《称谓》五卷可能是有一定系统性的专书,但此书早佚。此后的各类的著述中,对称谓的研究也有涉及,梁章钜在《称谓录序》中言:“厥后世代愈积,称谓愈繁,如孔鲋之《小尔雅》、扬雄之《方言》、刘熙之《释名》、张揖之《广雅》,各有增益。而杂见于前后史书及各家著述尤伙。”但上述各类著作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梁章钜自己所说的:“惜无分门别类、荟萃成编者。”[4](P2)因此,梁章钜《称谓录》的最大意义是在继承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保存和整理了中国自古以来浩如烟海的称谓,并搭建了至当时为止最完善、最细致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体系,可以说是一部称谓学的划时代著作。
梁章钜在《称谓录》中梳理出了一个庞大而近乎完善的称谓体系,在这个大的体系之中,包含了三十二个分支小系,大致又可以归结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是有血缘亲属和婚姻亲属这两大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这一大类主要包含了七个小系,一是由远祖到祖父母、父母;二是父党;三是母党;四是兄弟;五是姐妹党;六是夫、妻、妾系;七是子女孙党暨姻亲。这一类的称谓,反映了这些人际关系中的长幼、亲疏等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庶关系。第二大类主要是归结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称谓,也就是整个社会和组织间按当时的制度所规定的每个人的定位,以及相互间所形成的关系。这一大类有五个小系,一是天子并天子父母以下至皇子、孙;二是宗室、公主、驸马、外戚等宫内职官;三是朝廷文武职官;四是地方文武职官、佐杂、甲第;五是官眷、绅幕、仆婢、书役、兵勇等。这种相互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称谓,反映了封建时代人与人之间尊卑与森严的等级制度。这类称谓还包含了根据不同对象和场合所使用的别称、尊称、谦称。第三大类是社会行业的各种称谓。这些五光十色的称谓,折射出社会各个层面的各色人等尊卑各异的社会地位和他们所凭借的各种谋生手段,是一幅鲜活的社会众生相。如厨舆各项并琴棋书画、歌射拳赌、匪类并优妓、九流三教并三姑六婆等等。第四大类是各种杂称。如自称、谦称、尊称、美称、泛称、贱称等。这类称谓体现了它们在调整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梁章钜在《称谓录》一书中,梳理、构建了如此丰富、复杂且严密有序的称谓体系,他对各类称谓的分析与组合,先后的排序,是相当有见地的。上述四类中,第一大类是亲属的称谓,是整个体系的核心,也是所有人际关系的核心,而且每一个的社会成员都与它有关;第二类、第三类分别是职官称谓体系和各类职业,虽然这两类称谓体系也与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有关,但重要性则不如第一类的亲属称谓体系。
《称谓录》一书,收集例证详尽,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历史语言资料,且便于查考,诚如林则徐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所称赞的:“甫卒读,如入郇厨,别类分门,无珍不备,心目为之炫耀,”是一部“稽古征今之作,诚非其人莫之为者。”[4](P1)而且就一个称谓来说,梁章钜也是尽其所能予以收集,有些称谓收录多达六七十种之多。此外,《称谓录》的释义书证较为准确、全面,凡条目都有列举书证,辅助释义,有的还引用注疏旁证,加以训释考证,甚至还加上了按语,对称谓演变作了较为全面的历史介绍,还有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实,以增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