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科幻电影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科幻电影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加上多年的入侵战争,科技文化逐渐落后。而西方对科技文化研究的时间长、理论基础扎实。这样的差距在科幻电影的制作效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键词:科幻;中国传统文化;电影特技;西方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48-1

一、中国为什么缺少优秀的科幻电影?

(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根深蒂固

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和谐的中和理念、以民为本的的政治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支撑了封建文明的长期繁荣。但这样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亚方各国。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而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它主要是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封建社会对待科技发展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而在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学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中国人自古对科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就不够,让整个民族失去了对科学的渴望。自然科技、创新思想没有西方人来的开放。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战乱不断的国家,统治者不断进行的战争,加上外来侵略,还有各种自然灾害对家园的摧残,人们更加渴望和平、安逸是生活。而且中国人民本和善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自然不会想突然来了一场“2012”,让地球毁灭。

(二)当代电影特技上的局限

好莱坞电影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的,比如里面第一等的技术、深渊、水下呼吸,美国军方都是经过试验的。而国内别说科学,连技术的传统都没有。美国对于科学的研究一直在世界遥遥领先,各种各样新颖可行的试想都被付诸试验。通过精确实验研究出来的精准理论和数据为他们的科幻电影铺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基础上发挥的恣意想象就变得可行。

一位研究美国电影的学者说道:“高科技应用在美国最受到鼓舞的是两大部门:军事和电影。而电影对于科技的采纳比军事领域还早还快。”幻想产自人的头脑,如何把这些科幻形象具体逼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关系到一部科幻电影成功与否的问题。得力于计算机高端科技的发展,好莱坞在电脑特效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其科幻电影从一开始就站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而我们在这方面处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我们缺乏好莱坞那种走在世界前沿的技术和人才。

(三)中国当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中国科幻电影生存的大环境有这样的问题。王小波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里是这样描述的:“假设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这样一想,结论就出来了:当初我就不该给自己找这份麻烦。”中国的电影审查体制和机构对科幻电影的态度始终是不够宽容的,这一点其实不仅仅表现在科幻这一题材上,在对待某些题材时也是如此,这就直接导致了影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迎合规定而不得不隐去一些“敏感”的因素,这样一来,那些富有灵性、新奇的东西可能就没法呈现在影片中,“科幻”的意味也会大打折扣。

二、西方科幻电影里的设计元素与现实设计的关系

《变形金刚3》中“钻孔机”由70051个部件构成,复杂程度是“擎天柱”的七倍,反派“震荡波”的宠物“钻孔机”就是那个像蛇一样的东西,它是由70051个部件构成的,而擎天柱只有10108个部件,上一集的“大力神”曾是工业光魔30年来碰到的最复杂的CG角色也只有52632个部件。由此可见其复杂程度,每次导入它摧毁芝加哥大楼的镜头要花近一个小时。为“钻孔机”摧毁摩天楼这场戏作渲染需要电脑惊人的计算能力,渲染一帧画面的时间达到了288小时。由于《变形金刚3》是一部3D影片,所以电脑CG要和实拍镜头吻合,也就是说CG也要模拟两个镜头拍摄所产生的视差,所以工业光魔每个镜头都要做两幅画面,一个是左眼、另一个是右眼,无形中加大了难度和工作量。影片完工前最后一周,工业光魔“渲染农场”所有机器都拿来做《变形金刚3》。

三、结论

科幻电影始终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然后以对未来的各种猜测和对现代科技的怀疑,甚至利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制造出一系列虚幻的故事,来表现一种艺术效果。无论是科幻史诗片还是科幻灾难片都脱离不了生活,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是又超越现实生活,用夸张的手法和表现形式表达出对未来世界的假想。在影片中,假想出来的东西也是依靠现实存在的,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变形金刚3》中的变形金刚,事实上就是对未来机器人的大胆猜想,但是,它的身上有和现代机器人很多相似的地方。最早的机器人就是很多零件还有很多线路构成,这是人们对机器人这个事物很深的印象,那么,要是在电影里可以给人最直观的印象的话,就需要这些零件、部件来表现“变形金刚”。这些设计元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但是要想表现一个未来机器人,又不可以完全和现代机器人一样,那么这时候设计者就可以加入各种夸张、另类的设计进去,加上各种给人科技感的色泽在里面。与电脑特技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幻”的感觉,让人感觉分不清现实与未来,加上各种新型高科技书,更会迷惑人,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未来的世界,达到了这种效果,自然就有了“科幻片”的感觉。

作者简介:

李婷,女,安徽合肥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