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如何将洪水灾害转化为洪水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如何将洪水灾害转化为洪水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土地、水、煤炭、能源等严重短缺,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众多环境问题,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而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最起码的条件,存在着短缺和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如何保护水资源并充分利用水资源是今后人类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当前水资源紧缺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化解洪水灾害和洪水资源的矛盾,并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 城市化; 资源 ;环境 ;水资源; 污染; 洪水灾害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blem in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 serious shortage of land, water, coal, energy and so on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solid waste pollution, to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allenge. While the water resource is the human survival development condition at least, there is a shortage and serious pollution problems, therefore, how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and make ful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key problem which must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hum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alysis of how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of flood disasters and flood resources,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City; resources; environment;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flood disaster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其原因

水是万物之源,是地球的血液。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基础性资源。我国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虽号称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因此,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量的1/4,不到美国的1/5,俄罗斯的1/7,加拿大的1/50;除去一些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更少。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江流域以南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6.5%,耕地占36%,人口占54.7%,而水资源却占了全国的81%。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357立方米。从这些数据上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础上,我国的水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也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对于水污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水资源利用情况,一是工业用水,不重视科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处理设备和技术跟不上更新速度,水资源利用率低;二是农田灌溉,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灌溉技术落后,大水漫灌现象使得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三是城市用水,人们的节水意识还比较单薄,城市用水管理不善,严重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洪水灾害变洪水资源的可行性和前瞻性

长期以来,我国就一直受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威胁,人们也致力于如何做到洪水与人的和谐共处。洪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洪水有提供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属性,但是不具有长期利用的特性,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难度、风险比常规水资源要大。但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洪水资源化的历史。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是洪水资源化的典范,目前我国的在洪水治理上也取得显著成绩。将洪水灾害变为洪水资源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因为,一方面我国降水量较大,这给利用洪水资源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现阶段我国水利建设方面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在设计、规划、管理、理念、技术上都取得一定的进步,国家也有能力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形式就是人们通过修建水库来防范洪水、截留汛期洪水,增加了供水量,使洪水从灾害转化为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这样,一方面做到了防洪减灾,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同时,还增加了我国供水量,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更主要的是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洪水灾害变洪水资源具有科学的可行性,同时,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存的表现,是保证人类能够长久的生存下去的重要措施,具有科学的前瞻性。

三、如何做到将洪水灾害转化为洪水资源

由于我国长期受洪涝灾害的威胁,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政府早在1998年长江、嫩江发生大洪水后,就对防洪工作重新做了战略性的调整,我国的防洪工作逐步从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性的洪水管理转变,以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就针对洪水灾害向洪水资源的转变值得从业者深入研究。

(一)增强水库调蓄洪水能力使工程更具科学性、前瞻性

加快水库和河道等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水库、河道拦蓄总量,提高多年调蓄能力,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工程措施。针对地域的季节降雨特性和分期规律,合理确定水库分期防洪库容,逐步抬高水库汛限水位,提高水库防洪与兴利库荣的结合程度。与此同时,时刻关注可利用的预测预报信息,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水库防洪蓄水实时调度方式,可通过新建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工程,利用工程措施对现有水库进行增容,保证水利工程的蓄调能力,实现安全有效的汛期蓄水。还可通过建立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例如,建立集河道洪水与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型、地表水与地下水回补分析数学模型等,为蓄滞洪区水资源利用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先进的定量分析工具,让水利工程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安全性。

(二)建设洪水灾害转洪水资源的微工程体系

洪水资源化,除了要发展常规水利工程调蓄洪水外,还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的转化利用洪水资源的工程体系。其中包括山地拦截、平原滞留、水窖、水池贮存的洪水资源就地消化的微蓄水工程体系;沟渠、河道、滩地、机井等雨洪水回灌工程体系;强化湖泊调蓄功能的退田还湖、清淤、人工控湖工程体系;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洪水的工程体系;结合易涝易渍耕地改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蓄水改土工程体系等。一方面将洪水灾害有效地转化为洪水资源,并科学地利用洪水资源,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改善了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利用这些工程体系使工程措施的直接拦蓄洪水泥沙功能和植被所具有的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贮水状态得以改善,降水就地就近被拦蓄,最终使水资源环境得以修复。

(三)完善“水网”工程体系加强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所谓“水网”工程建设就是以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以规划工程作依托,修建引、蓄、排全方位工程,构建水利工程的网络化体系,确保各项功能运行自如。通过建设“水网”工程体系,来提高对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洪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本地区现有的水库、河道等工程,进行流域内的“水网”工程建设的科学统一规划,实现“库库相通、沟沟相连”,同时,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工程的分期组织和实施,建成本地区的综合性“水网”体系,为洪水资源的科学统一调度提供可能,让洪水资源充分“为我所用”。

四、结束语:开发利用洪水资源,不仅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还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同时,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洪水资源化必须统筹防洪减灾和兴利,综合运用系统理论、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现论,通过管理方法、科技手段和工程措施,实施洪水有效管理,对洪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时,努力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维系良好生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洪武,浅析我国水资源现状与问题[J]才智,2012(16)

[2] 刘建卫许士国张柏良.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7(04)

[3] 陈巍甘小荣余立.洪水资源利用探讨[J].江苏水利,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