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与借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的教育实践。它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提供完善服务为宗旨,通过校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的参与与配合广泛开展有益新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活动,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设计等方面对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启示;借鉴
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的教育实践。首先,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新生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其次,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从新生做入学准备(甚至更早)便开始,一直到大学一年级结束,是一个持续影响的过程。再次,新生入学教育涵盖新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并由多部门配合完成,具有高效、实用、整体性等特点。
美国对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关注和实践活动开始较早,十六世纪时,哈佛校长亨利·邓斯特就曾安排辅导员或研究生协助新来报到的大一新生。但真正开始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1972年,南卡罗莱那大学在加德纳的带领下,创办了“大学101”这个研讨课程。1984年,美国国家教育机构题为《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高度,强调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把重点聚焦到本科新生身上。之后,各种各样的新生教育研究机构开始成立,并不断发挥作用。
一、学习与服务
二战后的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近二十五年的黄金期,以昌盛、名望以及良好声誉见称。但好景不长,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持续下降,美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开始由卖方市场——以大学为主体,转向买方市场——以家长及学生为主体。大学之间相互竞争,以争取更多学生入学。在竞争过程中,大学新生是否能完全修完学业,顺利毕业,也成为大学间较量的重要参数。美国大学考试机构(ACT)机构的统计报告表明,“2007年,四年制公立大学的新生升学率(继续在原来的大学升上大二就读)为67.6%,而私立大学则为70.2%;两年制州立学院的新生升学率为51.4%,而私立学院则为57.4%”。大学新生升学率如此之低,当然有社会、经济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但更多的问题出自学生本身。排除个别学生已经完成当初进入大学时所希望达到的水平和能力外,更多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无法完成学业而被迫离开。因此,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展,首先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业成绩为出发点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迫使大学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当时形成的“学生消费者第一的管理哲学也导致了学生权利的膨胀。”“1970年4月美国教育理事会关于校园动乱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在出现骚乱的高校中,学生权力等校园内问题成为争端的约占65%……1969年对875所高校的一项调查发现,88.3%,院校允许学生代表至少参加学校的一个管理决策机构的工作。”与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同时发生、发展起来的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自然而然就是为学生服务。
二、参与与配合
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提供完善服务为宗旨。在高校日常工作中,促进学生学习和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活动常常由学术事务部门和学生事务部门两个机构分别完成。这种分工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既有促进,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一方面,两个部门的投入,能给学生带来更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协调和配合问题。
2000年,美国大学第一年政策中心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有42.5%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新生体验计划课堂内课程和活动部分的负责人是学术事务主管:有48%的被调查对象均表示,新生体验计划课堂外活动设有指定的负责人或部门,即学生事务主管或学生事务部门;只6%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大学有特别委任一位领导专门负责指导和管理新生体验计划课堂外活动。”但正是这“6%”——由唯一的专门领导来负责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却是被更多专家认可和推崇的。
另外,像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也会加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来。大学的图书馆为提高学生到图书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设施和舒适度,如设立咖啡厅,提供无线网络支持,甚至24小时对学生开放。此外,他们还通过各种活动和通识类课程提高新生的个人信息素养,使新生准确掌握大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和手段,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
三、对象与内容
在美国,高校实施第一阶段新生入学教育的对象是那些“准新生”。准新生既包括已经接到录取通知的“准大一新生”,也包括中学里那些潜在的报考者。大学首先要通过图册和网络等形式为所有准新生提供关于大学的相关信息介绍,如:院系设置、专业介绍、课程安排、特色活动、住宿须知等。使准新生间接了解自己将要进入的大学,为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准备。之后,大学要为准新生提供如招生管理、宿舍安排、夏季阅读计划、定向辅导等活动。
第二阶段的教育,以大一新生为实施对象,涵盖整个大一生活。包括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学术辅导和个人咨询服务;课堂外的课程和活动;以及社区服务学习、俱乐部或协会等团体活动。各个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穿,既有校方的设计与安排,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与自由,使学校的目标与学生的目的实现统一,帮助大一新生全方位的适应大学生活。
四、启示与借鉴
我国对大学新生教育的关注主要是从90年代开始的。2011年9月15日至24日,我国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微博)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899名2011级大学新生中,仅有40%对学校的入学教育表示满意。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和九十年代后,新生儿数量的相对减少,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临转向的局面。和美国高等教育在七十年代所经历的一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临由独坐卖方市场向服务买方市场的转向过程。如何做到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家长期望,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
1.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小宇宙”
美国高校中新生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成为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中国大学在校生退学现象也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接近3%。”高效、合理的新生入学教育势在必行。
在六十年代的美国,曾经出现过“小宇宙”和“大宇宙”两种哲学观点,影响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与实施模式:“第一种是“小宇宙”观点,也就是比较狭义的观点,着重强调测验、校园参观和访问、资讯性集会和注册前的活动;第二种是“大宇宙”观点,也就是比较宏观的的观点,着重强调学生生活、认知发展、智能性挑战等相关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任务”。在我国新生入学教育更多的关注的是“大宇宙”的概念,军训、开学典礼、组织参观的活动多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形式上偏重“小宇宙”观点的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也以宏观思想疏导为主要内容,偏重校风、学风建设,而详细的学习方法、校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却很少被提及,或是被讲解人再次上升到思想认识上去。形成新生不想听,老生不愿讲的尴尬局面。我国高校在设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时,可借鉴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采纳的一些实用且可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帮助学生熟悉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
2.调动各方力量,设立奖励机制
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在实施时,充分调动校内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新生入学教育的顺利实施。另外,许多慈善组织也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1987年卡内基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所发表了《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报告,论述了对大学新生的关注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1999年,皮尔慈善信托企业的赞助拨款为北卡罗莱那大学成立了“大学新生政策中心”提供了帮助。
另外,美国高校还对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或实践的教授及相关人员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宽松的学术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中来,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在我国,新生入学教育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参与完成,参与人员也十分有限,加强校内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校外资源的投入和帮助,势在必行。
3.扩大实施范围,实现角色转换
在美国,新生入学教育的服务对象包括中学里潜在的报考者、接到录取通知的“准新生”和在校大一新生。这种范围设定从纵向上延长了教育服务的时间性,使新生入学教育成为一项长期进行的活动,使教育的开展可以做到循序渐进。
另外,大学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还会以学科、宿舍、俱乐部或协会等形式将新生结成学习共同体或活动团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学生之间的影响,从横向上放大教育影响,为帮助新生适应各种关系,融入大学生活服务。
在我国,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面向大一新生,以班级为基本的实施单位,并以军训结束为时间结点。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无法保障新生入学教育的全面实施和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新生涌入大学校园,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实现智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倩仪.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4.
[2]尹冬梅,丁力主编.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69.
[3]巴巴拉·伯恩.九国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77.
[4]林倩仪.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7.
[5]黄晓琴.当新生遭遇“大学冷漠症”[N].北京日报,2011-10-12(19).
[6]林倩仪.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8.